近年來,圍繞“土、硒、茶、涼、綠”特色資源,湖北省恩施州聚力發展大旅游,做強生態旅游康養産業,已建成恩施大峽谷等3家5A級景區、恩施地心谷等23家4A級景區、6家省級旅游度假區,全域避暑度假人數過百萬。
時值三伏天,前往恩施咸豐縣坪壩營森林公園避暑的游客逐漸增多,景區內的“土苗醫藥體驗館”受到了大量游客歡迎。“邊玩邊養生”的旅游模式,成為坪壩營景區的亮點之一。咸豐縣中醫醫院派出中醫推拿專家陳沛敏在這個體驗中心坐診,優化醫療環境為游客及附近群眾開展推拿、拔罐、艾灸等中醫理療服務。不少游客體驗後&&,通過調理,身心得到放鬆,是當之無愧的健康之旅。
圖為游客接受中醫理療服務。新華網發 吳歡 攝
咸豐縣中醫醫院相關負責人説,土苗醫藥體驗中心在坪壩營景區開診,是咸豐將中醫藥健康服務與旅游發展深度融合的有效載體,既傳承和發揚中醫藥傳統文化,又貼心服務避暑康養的游客,反響良好。
“‘三伏貼’以前敷了幾年,不過曾間斷過,我發現這兩年抵抗力變差了。沒想到恩施利川這邊的中醫院也可以貼,這樣避暑與理療兩不誤。”來自武漢市武昌區的李婆婆説。
利川市民族中醫院每年都會在“三伏天”期間推出“三伏貼”服務,前來敷貼的不僅有本地市民,還有眾多休閒避暑的“候鳥”人群。為更好地服務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醫院持續加強醫護人員培訓,確保“新”市民都能了解並受益於這一中醫傳統療法,享受到最適合自己的中醫調理方案。
針對避暑人群中老人、小孩比例較高的特點,利川市人民醫院還為前來看病的“候鳥”建立健康檔案,科普中醫藥知識,推薦土苗傳統中醫藥治療。同時,醫院逐步優化醫療環境,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業務全覆蓋。如今,外地“候鳥”憑社保卡、醫保電子憑證即可享受住院、普通門診、慢特病費用直接報銷結算,告別異地看病手續辦理難題。
圖為工作人員幫助老人貼“三伏貼”。新華網發 朱玉鳳 攝
素有“華中藥庫”之稱的恩施,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中藥材主産區之一。統計數據顯示,恩施州擁有藥用植物資源202科、881屬、2258種,藥用植物數佔湖北省植物藥資源的76%,佔全國的18%。
7月初,恩施州政府與湖北中醫藥大學達成戰略合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共同推進恩施中醫藥及康養産業穩健發展。隨後,恩施又與武漢大學續簽武漢大學臨床學院合作協議,以滿足武陵山區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衞生需求。
恩施州衛健委負責人介紹,恩施各醫院在弘揚中醫藥文化、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倡導健康生活理念方面都做出了積極貢獻,正在不斷探索服務避暑康養産業新路徑,彰顯醫衛擔當。(譚晴、李向陽、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