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改良田,迎來豐收年。2024年,湖北省恩施州鶴峰縣下坪鄉開墾荒地,種上箬葉、青錢柳、水果玉米等經濟作物,將荒地變成了希望的田野。
“這種‘太陽花’水果玉米,吃起來清香甜蜜,我們將玉米整個掰下來走冷藏物流到武漢,吃的就是個新鮮。”7月11日,筆者來到種植大戶黃吉勝和王情武的水果玉米基地,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水果玉米。黃吉勝介紹説,它植株不高、壯實,抗倒伏性強,近段時間是雨季,狂風暴雨下,水果玉米也沒有倒伏情況。
“水果玉米成熟需要3個多月,期間沒有打過農藥,地裏的草都是人工薅鋤。移栽、除草、施肥大概就請了500多名工。”黃吉勝介紹説,前期管理,後期采收,給周邊的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150元一天。
水果玉米基地坐落在鶴峰縣下坪鄉堰坪村,是由湖北省林業局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建立起來的。原來這片“青紗帳”所在的地方是一片荒山,2023年11月份,村裏用了大半個月的時間將荒山變農田,種下了“野轉家”箬葉並套種青錢柳,2024年又由王情武和黃吉勝兩人以每畝200元的價格全部租下來種植水果玉米。
“除了箬葉、青錢柳,我們套種了玉米,還有一些黃豆,這樣套種既節約土地,而且能産生更大的經濟價值。”王情武算了一筆賬,水果玉米每畝可産生4000元左右的效益,箬葉2025年可收,每畝産生5000元的收益,還有青錢柳,兩三年後每株可産生40元的收益。
作為退役軍人創業,黃吉勝得到了大家的幫助和支持。為了租地,尖刀班和村支兩委協調多次,希望水果玉米産業成功以後能帶領大家一起發展。“到時候我們提供種子、肥料和技術,群眾只負責種,簽合同後我們負責銷售,實現雙贏。”黃吉勝説。
“原來這裡是荒地,現在變成了綠野。現在這種水果玉米市場價在4塊錢左右,發展成熟後還可以開展採摘游,很有發展潛力。”湖北省林業局駐村工作隊隊長余遨洋介紹。
近年來,下坪鄉堰坪村大力發展以葡萄、水蜜桃、“野轉家”箬葉、青錢柳等多種特色産業,還探索野茶樹林下種植箬葉、箬葉套種青錢柳、箬葉套種玉米等特色種植業,均取得不錯的效果和效益。
下一步,堰坪村將把特色産業和鄉村游結合起來,探索多季節水果採摘游+特色農業研學游+“下坪燒烤”品嘗游的鄉村游新型模式,實現農旅融合走出鄉村游新路子。(伍洋、陳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