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7月2日電(劉生輝、馮思文)在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宜來高速鶴峰東段項目全面建成前夕,湖北交投鄂西建設公司黨委書記張孝倫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説,鄂西高速公路建設過程是一份“天塹變通途”的答卷。
新華網:請您談一談的鄂西高速公路建設過程,遇到了哪些挑戰?
張孝倫:天賜恩施,山清水秀,人文多彩,但對交通而言,山高路險、溝壑縱橫,猶如天塹。隨着經濟發展,為適應西部大開發和鄉村振興的需要,“天塹變通途”是擺在交通人面前的試卷。
首先,地質地形條件極其複雜。各種不良地質廣泛分佈,岩溶、暗涌、突水突泥、還有隨時發生的山洪、泥石流、風暴、雪災等氣象災害各種風險隱患。高海拔山峰、深切溝谷、大跨度峽谷,造成通行不便,需要布設深埋長大隧道、高墩大跨橋梁、高填深切的路堤。從生態上看,鄂西山清水秀、物種豐富,建設與保護必須有機統一起來。
鶴峰東高速王家隧道,是鄂西項目群地質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的高風險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約230米,沿線大小溶洞、裂隙、溶腔多達100多個,其中最大溶洞縱向長約85米,寬約16米,高約11米。施工過程中,曾接連發生突水突泥、地表塌陷等地質災害。我們採用地質雷達、超前水平鑽、超前炮孔等多種手段來進行富水岩溶的探測,部分地段還運用了高密度電法、複合式激發極化法,施工過程未發生一起人員傷亡事故。
其次,工程體量大,技術難度大。
宜來高速鶴峰東段38.62公里,概算投資達到67.32億元,全線共設橋梁27座、隧道6座,橋隧佔路線總長69.9%。其中有全球第四、湖北第一,主跨150+280+150m的空腹式連續剛構的雲南莊特大橋。因其結構形式新穎,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要求高,施工控制難度大。其扣索挂籃懸澆施工、體外預應力施工、上下弦主梁施工、主梁線型控制等工序均是施工難點。
其三,優良的生態環境,對高速公路建設提出了很高的環保要求、技術要求。地質選線,要避開滑坡體。生態選線,要避讓森林、景區。地形選線,要做到宜橋則橋、宜隧則隧、宜路則路。安全選線,要避開危岩體,把地質、生態情況搞明白,避開農田、村莊,橋隧布設合理。
新華網:鄂西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你們採取哪些新技術?
張孝倫:技術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過去修路是人定勝天、人海戰術、不畏艱險,現在隨着科技進步,我們在工藝、工法、工裝、材料、設備、監控、測量上有了翻天覆地變化,經濟實力、技術能力、建造水平大幅提升。工藝上,我們採用焊接機器人。工法上,我們採用三台階異步功法、反壓、零開挖進洞等技術。工裝上,採用了鑿岩&車、造橋機、挂籃施工等技術。
新華網:請您談談參與建設鄂西高速公路的感受。
張孝倫:修路我們要講奉獻精神,修路我們要講國民經濟效益,就是對地方的帶動作用,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對鄉村振興的帶動作用,對安全生産的保障作用。
修路人就要講對社會的貢獻,做一個有情懷的修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