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漢出發,4個小時動車、2個小時大巴,一路盤旋。
湖北鶴峰,這座隱匿於武陵山腹地、鄂西山區的小縣,一幅山水畫卷精心鋪展。
綠色、生態、有機、富硒……這些極為珍貴的自然元素,濃縮於鶴峰的一方好山水中。
這片土地上,茶香四溢,箬葉翠綠。
作為“萬里茶道茶源地”,早在清代,一代代茶商牽着騾馬,從這裡出發,背負着一袋袋精緻的鶴峰茶,硬生生地踏出一條通往歐亞諸國的茶馬古道。
而今,鶴峰當地企業在拓展國際市場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外貿出口業務表現強勁:2023年全縣出口總額6008萬美元,較上一年度同期增長超四成。這個數據中,還不包括經委託出口、代理出口漂洋過海的鶴峰優品。
“立足縣域特色資源優勢,推動優質農産品走出大山、賣向全球,帶動鄉村産業和企業發展。”鶴峰縣委書記彭元洪説。
山區小縣如何做好大外貿?夏至,筆者深入養生福地·詩畫鶴峰,探尋發展密碼。
茶香四溢 村口成為“出海口”
茶之故鄉,鶴峰。
這裡的每一座山都長滿了茶的故事,每一道水都流淌着茶的傳説。
雨後,走馬鎮陽河村凱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自動化制茶設備加速運轉,工人們有序作業。
“幾天前,我們剛出口了一批茶葉到馬裏,一共3個集裝箱,每個重20噸。”凱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銀火介紹説,作為鶴峰縣重點招商引資企業和浙茶入鄂最大投資企業,凱榮實業2019年10月成立,2023年5月正式投産。投産當年便出口茶葉6600余噸,創匯超3200萬美元,産品賣到北非、西非、西歐等國家,是湖北省最大的茶葉出口企業。
外貿大企業緣何落戶鶴峰?茶葉品質好、産量大,合作基礎牢,營商環境好。朱銀火坦言,做茶葉出口,必須要靠近基地,保障原料。鶴峰的茶葉資源優勢遠遠超過其地理區位劣勢,且政府的營商環境和當地的人文優勢,更讓他堅定於此。
2024年1月19日,隨着一聲汽笛長鳴,一列滿載312噸恩施硒茶的貨運列車緩緩駛出恩施站。3天后運抵浙江寧波舟山港,再乘坐海船發往非洲摩洛哥、塞內加爾等地。
讓朱銀火驕傲的是,此次運載的茶葉全部來自凱榮實業。“按照目前的進度,2024年公司出口創匯可達5000萬美元。”
過去,恩施茶葉出口需用散貨車運送到宜昌、武漢、寧波等地中轉,進行二次裝箱出口。如今,在各方協力下,“恩施—寧波”鐵海聯運專線開通,保證了貨物的完整性與安全性,節省了運輸成本和時間。
大宗茶直接在鶴峰就能出口,老百姓種茶的幹勁更足了。凱榮實業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車間前移”,在村裏建設初制加工廠,解決了茶農賣茶難、賣茶遠、價格低等問題。
在太平工業園,湖北省青翠源茶業有限公司的出口訂單也源源不斷。作為全縣第一個率先走出去的本地出口茶企,2016年青翠源公司在摩洛哥投資設廠。經過多年發展,其在摩洛哥的生産線已擴大至5條,工人70多名,帶動鶴峰茶葉出口創匯600多萬美元。
“鶴峰茶,世界品。”鶴峰縣茶産業發展促進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陳昌鴻介紹説,近年來,鶴峰縣多舉措助推茶葉“出海”,把龍頭茶企作為出口茶産業發展的主引擎,整合力量、扶大扶強,將一片片浸潤鶴峰山水之秀的茶葉,銷售到1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鶴峰縣規上茶企26家,其中産值過億元的6家。
山珍走俏 外貿訂單節節高
清晨5時,太平鎮龍潭村村民王德雙出門採摘箬葉。他説:“要走個把小時山路,才能採到野生箬葉。”
採滿一整袋箬葉後,一天的勞作才算結束。“雖是簡單的採摘,其中也有竅門。”王德雙透露,新葉子長了兩片以上才能採摘,寬度超過8厘米,長度超過35厘米的箬葉更值錢。
下午4時,公路沿線的箬葉收購點,早早在此等候的龍潭村箬葉收購商覃章德,收下箬葉,支付現金,王德雙臉上溢出笑容。
晚上8時,覃章德來到湖北長友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將當天收購來的箬葉全部轉賣。“有多少收多少,根本不愁賣。”覃章德説,一把箬葉100張,每天可以賣五六千把。
長友公司的箬葉加工車間內,燈火通明,箬香四溢,工人們在挑選、清洗箬葉。“當天收購,當天加工,冷庫保存,最大程度保障箬葉的新鮮度。”長友公司總經理羅國鑫説。
鶴峰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年武介紹説,鶴峰有着“中國箬葉之鄉”的美譽,是全國最大的箬葉産區,擁有野生箬葉資源80余萬畝,分佈在全縣9個鄉鎮。野生箬葉自然生長,無需管護,是天然的綠色“金庫”。去年,鶴峰縣箬葉産業産值達5.1億元,出口創匯超千萬美元。
“本地箬葉品質好、清香味濃、柔軟度高、韌性強,不僅暢銷國內,國外客商也很青睞。”羅國鑫介紹説,除了包粽子,箬葉還可用作日韓料理的食材包裝,其獨有的香氣能夠滲透到食物中,增添風味。
“今年已經接到900萬元的訂單,7到10月是箬葉出口高峰期,我們將鉚足幹勁做外貿。”擁有了自營進出口權,長友公司的外貿訂單量與日俱增。
立足箬葉産地優勢,鶴峰縣不斷延鏈補鏈,形成採摘、加工、銷售、箬葉食品生産等産業鏈條。全縣有箬葉加工、購銷企業及專業合作社48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今年4月,“鶴峰箬葉”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成功註冊。
“我們將與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開發箬葉深加工産品,做大做強這一特色産業,力爭到2025年,箬葉綜合産值達到10億元以上。”鶴峰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兵信心滿滿。
全流程護航 鶴峰好物揚帆出海
“一天能刮四五十斤,掙80塊錢。”在容美鎮新莊村拾月農業鶴峰有限公司的廠房內,10余位村民在刮黃柏皮。
今年71歲的村民向貴凡,雖已年過古稀,但依然能自食其力。“這裡離家近,走路過來5分鐘,活也很輕鬆,附近村民都樂意到這裡來幫忙。”
鶴峰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涂正剛介紹説,拾月農業成立於2023年5月,作為恩施州第一傢具備自營出口資質的中藥材企業,去年6月率先在全州實現中藥材出口“第一單”。
“我們的産品主要出口到東南亞,今年中藥材出口額已超過400萬美元。”拾月農業負責人姜遠麗介紹。
出口創匯的背後,離不開鶴峰縣外貿綜合服務中心的助力。
2022年,鶴峰縣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公開招標廣州市誼僑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成立鶴峰誼僑國際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經省、州商務部門審批備案,成立鶴峰縣外貿綜合服務中心。
資質代辦、通關物流、市場開拓、結匯退稅……鶴峰縣外貿綜合服務中心可為全縣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外貿全流程服務,解決企業缺乏專業外貿人才、不會出口、不會操作退稅等困難。
“過去,鶴峰的很多企業沒有資源、缺少資質,做外貿無從下手,且整套備案資質辦下來,至少需要花費4萬元。現在一站式全流程服務,不需要任何開銷。”鶴峰縣外貿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自明介紹説,在中心的幫助下,今年湖北容陽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鶴峰縣發林箬葉有限公司成功將自家的茶葉和箬葉出口到國外。
“我們將以控製成本為核心,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本地進出口企業開拓市場,同時打造供應鏈,暢通出口渠道,把鶴峰的好産品賣到世界各地。”鶴峰縣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田洪波説。(萬可慶、劉麗華、劉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