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時節,湖北省棗陽市王城鎮董樓村田壟間,自動插秧機來回穿梭,一排排秧苗立在水田中微微搖曳。79歲的劉文豹照例來到農田查看秧苗長勢,兒子劉斌、劉傑兩兄弟正操作機器,抓緊移栽今年最後一批晚稻。
6月5日,在湖北省棗陽市王城鎮董樓村,劉文豹(左一)與兩個兒子在田間交流。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過去二三十人的工作量,現在兩個人就能搞定。”劉斌説,即使是最忙碌的夏收夏播,流轉的2000畝土地上依然忙中有序。
烈日下,父子三人黝黑的皮膚、粗糙的雙手,讓記者感受到種糧的辛苦。而他們臉上不時揚起的笑容,又讓記者理解了對種糧的熱愛和執着可抵歲月漫長。
劉文豹曾是有名的“糧王”。時間回溯到40多年前,劉文豹還在襄北國營農場當農機員。隨着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推開,農村裏的新氣息讓劉文豹放棄了“鐵飯碗”。
“1982年我從農場離職,自籌資金買了4&‘東方紅’拖拉機,為周邊農民代耕代收,掙到第一桶金。”劉文豹回憶,1984年時,他便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古驛鎮承包了1070畝荒地,開始搞規模化經營。
種糧,是劉文豹最樸素的執念。以古驛鎮為起點,此後40年時間裏,從漢江上的襄陽魚梁洲,到黃河邊的寧夏銀川和石嘴山,再到鄂北崗地上的湖北棗陽,劉文豹父子累計開荒改良土地2萬多畝,生産7800多萬斤糧食。
這是6月5日拍攝的劉文豹父子農場倉庫堆放的小麥。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種糧路上並不順利,每一次輾轉背後都有些許無奈和挫敗,但劉文豹始終沒有遠離這個行當。他曾在襄陽城裏買了房,嘗試着享享福,可在家裏待了幾個月,總感覺渾身不舒服。
“他就是離不開田。”家人都知道劉文豹的“病根”。2001年,劉文豹再一次出發,歷時兩個月行程3萬多公里,到陜西、甘肅、新疆、寧夏等地尋找合適的土地,最終在寧夏銀川的黃河邊,承包了黃河灘塗6000畝。
奔波中,種糧的接力棒完成了交接。1984年出生的劉傑,自初中畢業就跟着父母走南闖北。1980年出生的劉斌從華中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畢業後,來到寧夏,與父親和弟弟一起平整土地、開溝挖渠、修建泵站、改良土壤……戈壁灘上留下父子三人20年的時光和汗水,也留下了數千萬斤糧食。
2021年,劉文豹全家回到湖北,在棗陽承包2000畝地,成立家庭農場。如今,劉文豹“退居二線”,農場交由兄弟倆打理。倆人分工明確,哥哥劉斌負責農田規劃和農業技術,弟弟劉傑負責農機操作和維修。
這是位於湖北省棗陽市王城鎮董樓村的劉文豹父子的家庭農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杜子璇 攝
“老把式”搭檔“新農人”,農場的生産經營水平也提升了。劉斌説,這幾年農場新添置了7&拖拉機、2&&型收割機和新型自動插秧機。“現在種糧條件在變好,科技水平在提高,比如打藥用無人機,一天就能作業600多畝。2023年收了近300萬斤糧食,掙了30多萬元,基本又投到了今年的生産中。”
從傳統農業到機械化生産再向智慧農業轉型,從取消農業稅到實施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兩代人跨越40年,在劉斌看來,多種糧,靠的是不變的初心;種好糧,靠的是國家好政策和不斷進步的科技。
“國家重視,我們種糧的底氣也越來越足。”父子三人走在田埂上,身邊嫩綠的秧苗整齊有序,展露勃勃生機。(記者侯文坤、熊翔鶴、宋立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