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東古縣,數千年鍾情“一棵草”-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4 06/09 18:50:54
來源:新華網

鄂東古縣,數千年鍾情“一棵草”

字體:

  新華社武漢6月9日電(記者宋立崑)8日中午,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席盤石村40歲的村民王芳元來到自家田地邊,揮刀割下今年的第一把艾草。相傳端午時節,艾草吸收的“陽氣”最足,此時的艾用來煮艾草雞蛋,吃了可求一年健康平安。

  蘄春縣是明代名醫李時珍的故鄉,被稱為醫聖故里。蘄春縣文化和旅游局資料顯示,“蘄艾”一詞最早出現在東漢末年名醫華佗所著《神醫秘傳》中,至今已有1800餘年歷史。千百年來,種艾用艾傳統在蘄春衍生出多種民俗習慣,是當地保健養生文化的載體,有着顯著的文化特色。

  蘄春人把農曆五月稱作“毒月”,這時蛇蝎蟲蟻等病蟲害開始增多。當地人點燃艾條熏屋,用來驅散蟲害,同時挂上艾草和菖蒲,以求驅邪消災。

  在席盤石村村口,村民們正在石臼上搗艾葉糊,將其與糯米攪拌製作“艾粑”,一些人家門口的空地上鋪滿艾草。村裏人介紹,他們會將艾草曬乾後裝入小布袋做成香囊,用五彩線係着挂在身上,以求健康。

席盤石村村民正在搗碎艾草 新華社記者 宋立崑 攝

  每逢端午,當地人還會把艾草編織成虎形,或用彩布扎成虎形,這樣做出的物件被稱為“艾虎”。婦女們在端午節這一天把“艾虎”別在髮際,男人則將“艾虎”佩戴在胸前或挂在腰間,以圖“鎮住”病痛。

  “艾草在當地人心中地位很高,每逢‘人生大事’從不缺席。”李時珍科技文化研究院院長張梁森説,當地人一生要洗三次艾水澡,一次是出生第三天,一次是結婚,一次是離世。

  蘄春當地健康文化氛圍濃厚,有“為人子女,以不懂醫疾者為不孝;為人父母,以不懂醫疾者為不慈”的説法。

  王芳元告訴記者,在她小時候,農村醫療條件有限,每家都會留下一小塊地種艾草,家裏若有人風寒感冒,就用艾葉煮水服下,並燒艾水洗澡,症狀多能緩解。“如今我在縣城定居,家裏仍有一個櫃子用來儲存艾草用品。”她説,“祖祖輩輩種艾用艾,從未間斷。”

  艾灸是一門古老的醫術。自端午時節到立秋,氣候溫熱,易補“陽氣”,是最適合做艾灸的時節。在蘄春縣第三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從清晨七點半起,來做艾灸的患者絡繹不絕。

  理療室裏煙霧繚繞,草本香氣充盈其中。康復理療師周暢把點着的艾條塞進艾灸盒,對着患者需要熱灸的穴位固定好。木盒的底部墊着紗網,確保艾灸過程中不會掉下草灰燙傷患者。“最高峰時,我們一天要接診100多名患者。”周暢説。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蘄春艾灸療法傳承人韓善明正在坐診 新華社記者 宋立崑 攝

  “艾灸是中醫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灸治方法因病而異,也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蘄春艾灸療法傳承人韓善明是蘄春人,1984年從湖北中醫藥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行醫。他説,“蘄春中醫技藝流傳數千年,不少良方散落鄉間不得人知,我們需要向老百姓不斷學習。”他這些年時常下鄉求方問藥,查閱資料反復考證後記錄在冊,至今已積累近180種艾灸法和近50萬字的中醫學資料。

  蘄艾似紐帶,一頭連着健康中國,一頭連着鄉村振興。“現在我們村的土地,都流轉給企業種艾草了,每畝流轉價為400元。”席盤石村黨支部書記宋連雲説,“村民可以到企業去務工增收,村集體也可以將村裏閒置房屋租給企業。”

圖為蘄春縣席盤石村的艾草種植基地 新華社記者宋立崑攝

  中國國家品牌網總編輯張鐵柱介紹,蘄艾品牌價值從2015年的35.62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130.30億元,9年時間增長了3.66倍。蘄艾招牌越擦越亮,艾灸走上“技術輸出”路子。目前,蘄春縣艾灸培訓機構達22家,累計培訓艾灸師7.3萬人,第一批標準化“蘄春艾灸館”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落地開花。

  “蘄,本身就是一種藥草的名稱。”蘄春縣委書記胡安元説,“中醫內含哲學思想,精神內核是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和諧統一。”

【糾錯】 【責任編輯:吳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