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鶴峰:一片茶葉帶富一方百姓-新華網
新華湖北 > 信息 > 正文
2024 05/13 17:47:35
來源:新華網

湖北鶴峰:一片茶葉帶富一方百姓

字體:

  湖北省恩施州鶴峰縣森林覆蓋率80.11%,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穩居全省縣市第一,良好的自然條件涵養了鶴峰茶優異的品質。

  目前,鶴峰縣茶園面積達到39.5萬畝,其中90%的村莊和70%的農戶種植茶葉。此外,茶葉市場主體達到1100余家,是有名的産茶大縣。

  雨後初霽,鶴峰縣鄔陽鄉金陽農特産品有限責任公司有機茶基地內,茶農趙遠軍在採茶。只見他用手指捏住嫩芽,輕輕一掐,便放進肩上的茶簍裏。

  “第一批茶選一芽一葉的,收購價錢高。今年好的一批收到80元一斤,比去年價格高。”趙遠軍介紹説,他種了7畝茶,看著茶葉價格越來越好,還想著要再發展幾畝。

  以往,鶴峰茶葉品質不高,難以賣出好價錢。從畝均收入不足1000元到畝均收入超過5000元,鶴峰經歷了十餘年的“有機”探索之路。

  2013年,鶴峰縣在生態基礎較好的鄔陽鄉開展有機茶試點。發展有機茶,需連續3年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不打除草劑等,通過相關認證,才能拿到有機茶入場券。這意味着前3年茶葉産量會降低,茶園管理工作量會上升。因此,一開始推廣有機茶,茶農心裏就有些打鼓,議論紛紛。

  “3年不打農藥,茶園怕是要被害蟲啃光嘍。”

  為推進有機茶園試點工作,鶴峰縣各級幹部下沉一線,入戶宣傳,打開茶農思想上的癥結;請專家現場授課,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同時,鶴峰縣財政每年拿出4000萬元獎補資金,鼓勵茶農開展有機茶基地建設。這一系列舉措,讓茶農動心了。

  鄔陽鄉小園村村民蔡宏召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有6畝茶園,但年收入只有4000多元。在他的精心管護下,3年後,6畝茶園完成有機茶園轉換認證,鮮葉價格翻番。目前,蔡宏召已發展30余畝有機茶,年收入超15萬元。

  2017年8月,鶴峰縣號召全縣學習鄔陽經驗,明確提出“全域有機”目標,隨後推廣“企業+加工廠+農戶+基地”模式,龍頭企業認領茶園基地10萬畝,統一質量標準、提供指導服務、落實管控措施,輻射帶動茶農2萬餘戶。同時,鶴峰縣強化監督機制,確保茶農不使用化肥、農藥等有害物質。

  圖為鶴峰縣萬畝茶園——木耳山。新華網發 楊順丕 攝

  2020年10月,鶴峰捧回全國首個“茶葉全域有機示範縣”金字招牌。

  如今,鶴峰縣有機茶基地的認證面積達10.9萬畝,規模居全國第一。

  作為中俄萬里茶道茶源地之一的鶴峰,借助共建“一帶一路”機遇,讓鶴峰茶在推動經貿合作、促進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重煥新機。

  5月初,走進鶴峰縣走馬鎮凱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車間,陣陣茶香撲鼻,數&自動化茶葉加工設備整齊排列,工人們操作設備,將印有三國語言包裝袋的茶葉打包裝箱。

  2019年,凱榮公司在鶴峰縣落地生根,是鶴峰重點招商引資企業、浙茶入鄂最大投資企業,也是湖北省出口創匯最大的茶葉企業。2023年,這家公司實現出口創匯3200萬美元,居恩施州首位、湖北省前列。

  “顧客滿意度高,銷量也在增加。目前,公司已接到海外市場3500萬美元訂單。”凱榮公司董事長朱銀火介紹説,預計2024年公司可實現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

  鶴峰茶不斷受到國際市場認可,訂單量也持續增加。據統計,2023年鶴峰縣累計生産幹茶4.067萬噸,茶葉出口9076噸、創匯3960萬美元,出口總量、創匯分別佔湖北省37.8%和19.8%。今年一季度,鶴峰縣茶葉出口額已超1500萬美元。

  離凱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11公里的木耳山茶園,白霧似輕紗,一望無際的茶園一座挨着一座。山頂上,幾位游客以漫山茶田為背景,拍照留影。茶園小道間,一撥游客在體驗採茶的樂趣。

  木耳山因入選“中國三十座最美茶園”而聲名鵲起,在山丘形成的“茶海”中,建設了觀景&&和游步道,栽種了紫薇、櫻花等觀賞花木,將茶園與林、花融合,是攝影愛好者和游客的熱門打卡地。

  為不斷延伸産業鏈,鶴峰縣從頂層設計到産業布局,緊抓茶旅融合關鍵點,堅持農業、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堅持“以茶促旅、以旅興茶”提升茶旅融合效益,把茶園打造成“一山一處景,一村一幅畫”的靚麗畫卷,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同時,鶴峰縣着力培育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游、生態康養、民宿度假等新業態,闖出一片三産融合發展的新天地。

  “現在到木耳山來玩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的房間常常供不應求,今年在旁邊又新建了套房。”走馬鎮卉茗苑民宿負責人説。

  一葉好茶,綠了千千嶺,富了萬萬家。鶴峰茶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成為鶴峰縣的支柱性産業。這片因茶而興的土地,也正在一片片茶葉的醇香中,續寫産業鏈綠色發展新篇章。(廖原)

【糾錯】 【責任編輯: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