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胃癌一發現就是晚期?提醒:腸胃出現這些異常,留心腫瘤“敲門”-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4 05/06 10:38:59
來源:新華網

為何胃癌一發現就是晚期?提醒:腸胃出現這些異常,留心腫瘤“敲門”

字體:

  消化不良,胃部不適,胃痛胃脹,是人們經常遇到的問題。不少人認為“忍忍就好,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殊不知胃癌已經悄然來臨。數據顯示,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居全球惡性腫瘤的第5位以及第4位,2020年新發病例高達109萬之多。

  近年來,胃癌似乎越來越“偏愛”年輕人,令人痛心的數字還在不斷增加。那麼究竟從胃炎到胃癌的距離有多遠呢?為什麼多數胃癌一經發現已變晚期?我們的腸胃釋放出什麼信號時需要引起重視呢?

  “它”易和胃炎混淆,長期胃不適需引起重視

  據世界衞生組織發布的《全球癌症負擔》,我國是胃癌大國,胃癌的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佔全世界的44%和50%。此外,我國胃癌患者還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流行病學統計顯示,與30年前相比,19—35歲的胃癌患者整整翻了一番。

  其實,從胃炎走到胃癌一般只有5步: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其中,前4步可以是無症狀,即使是有症狀也不明顯,容易被忽視,從而導致誤診或漏診。在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治率比較低,只有5%~10%,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經屬於中晚期。

  為什麼胃癌一經發現就常是晚期了呢?其實,在早期超過70%的胃癌患者都是沒有什麼表現的。主要由於我們的胃分為四層,分別是粘膜層、粘膜下層、肌肉層和漿膜層。胃癌最先起源於胃的粘膜層,早期癌灶很表淺,對粘膜的損傷也不大,不會出血,也很難影響到消化功能。感受不到任何症狀也是正常的。

  部分患者會出現一些與胃炎很相似的症狀,比如上腹疼痛、消化不良、腹脹。除此之外,還會出現食欲減退、噁心、消瘦等症狀。但以上症狀往往被誤以為是胃炎,沒有進行下一步就醫治療,從而耽誤了病情,這一“拖”讓大多胃癌患者一經發現便進展到令人惋惜的中晚期。

  出現這些信號請就醫,5大高危因素請遠離

  上文已經提到,胃癌早期症狀非常隱匿,大多與普通胃病極為相似。但它也並非完全無跡可尋,如果常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是你的腸胃已經在“提示”腫瘤的侵襲。

  早期可能有:上腹飽脹不適或隱痛,以飯後為重;食欲減退、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等。進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體重減輕、貧血、乏力;胃部疼痛;噁心、嘔吐;出血和黑便,出現消化道出血;其他症狀如腹瀉(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

  那麼,究竟哪些因素會導致我們的“腸胃”受損和胃癌的發生呢?

  危險因素一:不良生活習慣。説到胃癌,與之關聯的高頻詞一定是“不良生活習慣”。不吃晚飯,但要吃夜宵;吃垃圾食品,但很少吃水果…以上這些“危險”行為精準擊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生活習慣。

  確實,長期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而“重口”的高鹽飲食對胃黏膜會造成較強的刺激,“無肉不歡”高脂肪飲食會引起肥胖,使胃酸分泌增多,增加胃癌的發病風險。香腸、鹹菜等腌制食品和煙熏食品中的亞硝胺和多環芳烴等致癌物質也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除了吃,不健康的作息,如熬夜、精神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等也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因為熬夜會影響胃腸道黏膜的修復,同時也會造成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紊亂,給健康埋下隱患。

  再加上很多人熬夜時喜歡吃夜宵,這些食物在胃裏停滯,會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容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等,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危險因素二: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可明顯增加患胃癌的風險,可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長期慢性炎症會導致胃黏膜出現異常細胞增殖,從而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危險因素三:慢性胃病及癌前病變。數據顯示,65%的胃癌患者都曾經得過胃病。容易發展為胃癌的胃部疾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

  危險因素四:飲酒與吸煙。其實吸煙不僅傷害“肺”,對於胃的不良影響也不容小覷。研究表明,吸煙者患胃癌的風險比非吸煙者高2倍以上。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會導致胃部組織發生異常細胞增殖,從而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危險因素五:肥胖和缺乏運動。最新研究顯示,肥胖和缺乏運動與胃癌的發病率升高有關。因為肥胖會導致慢性炎症和胃黏膜受損,增加胃癌的風險。缺乏運動則會導致身體代謝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危險因素六:遺傳。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患者,那麼親屬應定期進行胃癌的篩查和監測,以早期發現和治療胃癌。

  善用“胃鏡”早篩查!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助你遠離“胃癌”

  其實,防治“胃癌”並不是非常困難的事。胃鏡下病理活檢是診斷胃癌的“金標準”。胃鏡檢查是將帶攝像頭的管子從口腔伸入胃部,觀察胃的形態,還可抓取組織進行病理化驗。

  與此同時,胃鏡遠遠不止看胃。它能從口腔、食管,一路看到胃、十二指腸,在看到可疑病變的時候,醫生還可以通過胃鏡取一些細胞,在顯微鏡下化驗,明確地先告訴你,病變是良性,還是惡性。

  因此,“胃”了你好,如果有年齡≥ 40歲且符合以下5條中任一條者,建議作為胃癌高危人群篩查對象:胃癌高發地區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胃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級親屬、存在胃癌其它高危因素(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其中,高危人群和中老年人群需養成將胃鏡納入健康體檢的習慣。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鏡檢查,非高危人群建議3-5年做一次胃鏡。

  除了定期體檢、胃鏡檢查,預防胃癌還要從平時抓起,盡量保持低鹽飲食,少吃重口味,使用公筷公勺,多吃新鮮蔬果,攝入足夠的膳食纖維。

  對於“辦公族”而言,請戒煙限酒,少坐多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強度運動,或者至少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如果已有胃炎、胃息肉、胃潰瘍等疾病的患者,要及時規範治療,防止病情惡化。

  最後,請時刻牢記這句話——早檢查勝過晚發現,共同守“胃”健康。

  作者: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胃腸腫瘤中心 陳秀峰

【糾錯】 【責任編輯:趙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