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是武漢“東湖茶敘”活動6周年紀念日。“恩施硒茶”旗下核心品牌“恩施玉露”“利川紅”迎來恩施茶産業發展極佳機遇。
6年彈指一揮間,恩施硒茶基地從140萬畝躍升至182萬畝,年産值從100億元增至248億元,均佔到湖北省份額的三分之一。前不久,湖北推出“楚天好茶”公共品牌,恩施玉露、利川紅雙雙問鼎,成為“楚茶”的佼佼者。
圖為連綿起伏的“恩施硒茶”基地。新華網發
從紅茶綠茶引領,到品類齊全“出圈 ”
地處武陵山腹地的恩施,坐擁“世界硒都”“鄂西林海”,自帶綠色基因、富貴氣質,是湖北乃至全國茶葉優勢産區。
恩施州硒資源保護與開發中心數據表明,恩施茶天然含硒,含硒均值達到0.21毫克/千克;高硒區含硒均值達到6.42毫克/千克,最高值達到66.66毫克/千克,是全國最大的天然富硒茶基地。恩施硒茶,被國際茶業委員會授予“世界富硒養生茶”稱號。
圖為針形綠茶“恩施玉露”。新華網發
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恩施玉露”,是經特定工藝加工而成“形似松針、清香持久”的綠茶,是中國蒸青針形綠茶典型代表、中國優秀區域公用品牌;“利川紅”紅茶制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榮膺過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特等金獎。
“咸豐白茶”生長在平均海拔800米高山,具有“高氨低酚”特點,經沖泡後猶如一朵朵爭相盛開、翩翩起舞的蘭花,兼具高價值與高顏值。咸豐縣被評為中國白茶産業發展示範縣、中國富硒白茶縣。
如今,恩施硒茶産業入選首批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形成以綠茶、紅茶為主,青茶、黑茶、白茶為輔,藤茶、絞股藍等特種茶為補充的多種類、多檔次格局。
從“單打獨鬥”,到抱團出山越海
早些年,恩施茶企、茶作坊小且分散,單打獨鬥,茶品質參差不齊。2019年起,恩施州委、州政府從政策、法規、金融和品牌等層面着手,拉開企業抱團、品牌共享、共同締造茶産業發展序幕。
恩施玉露、利川紅,種植、生産、加工等制定統一標準,在州內相繼穩步擴權,讓各自“朋友圈”越來越廣,其中冠名恩施玉露的企業109家、利川紅的176家。目前,恩施玉露、利川紅和恩施硒茶三大茶産業集團相繼成立,還先後涌現出潤邦、藍焙、星斗山和鑫農、昌臣等一批省級與國家級茶葉龍頭企業。
圖為土家幺妹採摘春茶。新華網發
如何讓全國第四,全省第一的茶園基地面積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近幾年,恩施州政府將恩施茶定位“中國茶谷”“中國優質茶原料基地”,招商引進中茶集團、省茶集團、正山堂等一批優質茶企入駐,共拓茶業。
過去沿着茶馬古道遠銷歐美,恩施硒茶目前沿着“一帶一路”香飄世界。恩施州茶産業協會負責人介紹説,恩施硒茶十年間,外貿出口量增長了7倍,去年被列為“全國茶産品出口成功案例”進行推介。截至目前,恩施有17家茶企獲得直接出口經營權,在國外建辦事處或分裝廠企業有3家,茶葉年出口量4萬餘噸,佔恩施茶年産量三成。
向“新”出發,進軍新茶飲市場
“在中國綠茶的炒青、曬青、烘青、蒸青四種典型工藝中,恩施玉露作為蒸青綠茶的代表,具備與‘西湖龍井’比肩的特殊定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深加工團隊首席科學家尹軍峰説。
4月3日,新茶飲品牌“吾飲良品”在湖北省650多家門店上架“恩施玉綠”系列,這個新品以恩施玉露為茶底,也是恩施玉露首次進入新茶飲領域。4月25日,又一武漢本土新茶飲品牌“爺爺不泡茶”,推出以恩施玉露拼配其他綠茶為茶底的新品。時下,恩施玉露作為新茶飲江湖中新手,或將迎來自己在現制新茶飲市場春季。
恩施玉露頭部企業近幾年也探索自主研發新茶飲。藍焙茶業推出茶花玉露、桂花玉露兩種袋泡茶,潤邦茶業推出恩施玉露冷泡茶。去年12月,恩施引進湖北恩施三品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市“恩施玉露茶”“利川紅茶”“來鳳藤茶”3款原葉茶飲以及“玉露箬葉”“桂花紅茶”兩款蘇打氣泡水飲料。
無獨有偶,今年2月,網紅茶飲品牌“茶顏悅色”推出2024年新年第一杯限量稀缺——不識廬山真面目,而這款産品中所用紅茶茶底便是“利川紅”。
恩施州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坦言,隨着“茶顏悅色”“吾飲良品”“爺爺不泡茶”等新茶飲品牌驅動,恩施硒茶既能夠推動茶文化傳承與發揚,也可以讓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楊嵐、劉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