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清水平如鏡,一葉飛來浪細生”。這是湖北省利川市團堡鎮小溪河美景如畫的真實寫照。“過去的小溪河,河水又臟又臭,還有很多垃圾漂浮河面。”硃砂屯村村民朱學武目睹了小溪河的蝶變,今昔真是“兩重天”。
自利川市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以來,團堡鎮黨委圍繞“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目標,通過“共同締造”推動小溪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黨建引領“大合唱”
小溪河為清江一級支流,全長35.17公里,流經團堡鎮的黃泥坡村、硃砂屯村等7個村和社區。
在不改變村民自治主體、惠民政策和考核管理的前提下,團堡鎮黨委按照“地域相鄰、産業相近、資源共享、發展互促”原則,聯合黃泥坡村、野貓水村等7個村和社區成立小溪河流域聯村黨委,着力化解産業規劃、項目布局、集體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諸多難題。
圖為潔凈的小溪河。新華網發
同時,團堡鎮黨委推動村以自然院落、塆組為單位,完善“村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建立黨組織居中引領,群團、經濟、社會、自治組織聚合環繞的治理格局。
截至目前,團堡鎮7個村和社區已劃分70個院落,建立黨小組21個,評選黨員中心戶66戶;打造“小院説事”示範點7個,組織開展各類活動46次,參與群眾2734人次,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籌資打造新岸線
依託小流域綜合治理,團堡鎮以“水”為抓手,打造集旅游、觀光、休閒為一體的小溪河新岸線,搭建休閒親水&&,形成“景觀+休閒+水美+旅游”的發展模式。
去年以來,團堡鎮黨委、政府引導流域周邊農戶進行特色民居改造、增加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現在村裏環境越來越美,游客也越來越多。等我們把特色民居改造完成後,游客感受會更好。”硃砂屯村黨支部書記張冬艷介紹説,目前村裏已完成20多家農戶的民居改造。
圖為村民自發改造民宿。新華網發
“我家房頂面積有285平方米,按照市場價需要4萬多元。現在政府補貼之後,我自己只需出資8000元。”黃泥坡村二組村民丁易剛説。
在硃砂屯村六組,鎮政府在組織修建停車場。項目負責人張用洪介紹説,停車場建成後有26個小車位和兩個大巴車位。據統計,團堡鎮已籌資1000萬餘元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治理河堤6.6公里,疏挖河道5.2公里,修建游步道3.5公里,改造風雨橋1座;升級10多處小型污水處理設備與設施。
聚力發展新業態
小溪河流域環境變好,當地産業也迅速發展。“目前環境好了,體驗採摘的游客也越來越多,銷量也供不應求。下一步我們準備擴大種植面積,提高産量。” 在生態果園大棚裏忙碌的團堡鎮金藤專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郭志平説。
依託流域內智能蔬菜大棚、水果採摘基地等資源,團堡鎮打造民俗體驗游、生態賞花游、農業科普游等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團堡鎮野貓水村依託宜影湖,以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目標,打造集避暑、休閒、康養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圖為流域沿線興起産業基地。新華網發
如今,團堡鎮堅持在小流域綜合治理中變“政府主導”為“政府牽頭、多方參與、共同治理”,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實現農旅融合發展,繪就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新畫卷。
團堡鎮黨委負責人&&,將繼續推動小溪河硃砂屯段、野貓水段、大壩段沿線綜合治理工程,以河川為主線、生態為底色、田園為主體,助力建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美鄉村。(程楠、譚小兵、靳鵬程、李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