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破産重整讓文化龍頭企業“復活”-新華網
新華湖北 > 信息 > 正文
2024 04/18 07:19:27
來源:新華網

湖北大冶:破産重整讓文化龍頭企業“復活”

字體:

  近日,湖北省大冶市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大冶石開工藝青銅鑄造公司(簡稱石開工藝)重整計劃草案,順利終結企業破産重整程序。在歷經7年“生死渡劫”後,石開工藝與一墻之隔的中強包裝公司融合重生。

  石開工藝成立於2003年12月,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授權文物複製生産廠家、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生産基地,主要從事青銅鑄造、青銅器國寶倣(復)制、石雕工藝、青銅文化和雕塑藝術品創意、製作、傳播和開發等。依託大冶“青銅故里”“古建之鄉”之美譽及企業精湛工藝、深厚文化底蘊,石開工藝的産品遍及全國,並出口美國、日本、尼泊爾、馬來西亞等國家,被省、市級政府授予“十大文化産業”品牌、十大地方特色品牌。

  2017年7月,石開工藝因快速擴張導致資源分散、管理難度加大、資金鏈斷裂,爆發2.1億余元債務危機。企業被迫停止營業,關聯涉訴和仲裁案件80余件,涉執案件38件……一時間,石開工藝如大廈將傾,産生一系列“蝴蝶效應”。

  鋻於石開工藝不能清償到期債務,2022年4月,大冶法院將石開工藝執行案件移送黃石中院進行破産清算審查。同年5月, 黃石中院裁定受理石開工藝破産清算申請,6月,裁定該案移送大冶法院審理。

  一旦進行破産清算,曾經輝煌一時、承載和傳播燦爛青銅文化的龍頭企業,便會消失。“案件涉及債權人197人,職工49人,事關大冶青銅文化、營商環境和民生保障。”大冶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陳敬濤多次召開研判會,提出全力挽救頻危企業,最大限度安置職工,不能讓有價值的企業就這樣“死”了。

  考慮石開工藝具有一定的運營價值,有挽救、重整的可能,2023年7月,大冶法院召集部分債權人舉行聽證會,之後裁定對石開工藝進行重整,成立工作專班,指定破産管理人,選派辦案經驗豐富的破産審判團隊負責人郭剛帶領團隊辦理案件。辦案人員進駐石開工藝,指導破産管理人核查資産、審核債權,完成資産債務清理,為招商引資做足準備。

  不過資金問題成為企業重整“攔路虎”,幾家戰略投資人都打了退堂鼓。正在一籌莫展之際,一位特殊債權人引起審判團隊注意。這家債權人是中強包裝公司實際控制人,該公司與石開工藝僅一墻之隔,主要從事木材加工、木雕銷售等,與石雕、銅雕等屬同類産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補性。何不引導債權人轉變為參與自救的投資人?審判團隊將目光投給了中強包裝公司。

  然而,中強包裝公司也對石開工藝未來發展缺乏信心,審判團隊多次上門溝通均無功而返。重整工作再度陷入僵局。大冶法院通過府院聯動機制,報請大冶市委、市政府支持,大冶市政府、經信局、優化辦針對石開工藝重整給予精準和專項激勵政策加持。中強包裝公司實際控制人最終同意出資收購石開工藝,很快將重整投資第一期資金1000萬元匯入管理人賬戶。

  2023年12月,大冶法院再次召開債權人會議, 除普通債權組未表決通過重整計劃外,其他債權組均高票通過重整計劃草案。按照重整計劃債務清償方案,有特定財産擔保的債權、職工債權、稅收債權、社保債權均將得以全額清償;197戶普通債權人受償率將大幅提升,38起涉訴涉執案件得到及時化解。

  此後,破産審判團隊持續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一方面聯合政府職能部門合力推動“放水養魚”、信用修復、稅費繳納、權屬登記等柔性措施落地,為企業“回血”爭取時間、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對破産重整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問效,與殷祖古建等公司&&,協助建立古建築優勢資源“朋友圈”,探討新的合作模式,使石開工藝從破産危機中突圍與嬗變。

  重生的石開工藝通過線上+線下運營模式,形成短視頻培訓學校+大冶銅綠山文化故事+創意産品+直播(短視頻)帶貨的新銷售格局。目前,石開工藝已初步具備生産條件,原有業務團隊已陸續回歸,正着手試運營投産。未來投産後,企業有望實現年産值2000萬元。沉寂了7年的石開工藝開始“復活”。(胡曉斌、張國慶 )

【糾錯】 【責任編輯:連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