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4月8日電 在湖北省政府新聞辦7日舉辦的“奮戰開門紅 市長話經濟”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孝感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華介紹説,2023年,孝感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2920億元、增長6.7%,總量和增速分別居湖北省第五和第四,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分別居湖北省第三和第二,市場主體總量近50萬戶,增長18%,增速居全省第二,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居湖北省第二、第一,為湖北省高質量發展和先行區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吳慶華説,作為武漢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孝感市堅持“服務戰略支點、建強重要節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以新型工業化為主攻方向,加快推動製造業高端化升級、數智化賦能、綠色化轉型、集約化發展。去年在湖北省工業“賽馬制”評價中,孝感居同類市州第2名,連續6年躋身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市。
同時,孝感市加快推動紡織服裝、紙塑包裝、鹽磷化工、食品加工等4個傳統優勢産業改造升級,着力推動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兩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積極布局北斗、氫能源、白激光等未來産業,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此外,孝感市堅持以供應鏈體系建設推動供需對接,主動對接融入華紡鏈、楚象、長江汽車等省級供應鏈&&,依託首衡城·華中國際食品産業新城等龍頭企業創建食品産業供應鏈&&。目前,孝感華紡鏈&&上鏈企業近2000家、數量居全省第2;首衡城日均交易量、日均交易額穩居華中第2位、全省第1位,成為全省供應鏈體系“四網”融合示範試點。
去年,孝感市簽約億元以上産業項目746個,投資額4934億元,開工406個,投産239個,均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孝感市突出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改革,加快推進楚能新能源、祉星紙業、華強方特、漢川電廠四期等重點項目建設、投産、達效。今年一季度,孝感市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34個,總投資1304億元,項目個數和總投資規模分別居全省第四、第五。此外,孝感市還突出産業鏈精準招商,深入開展招商引資“比拼躍升”行動,一季度,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57個,投資額2172億元,分別增長55.7%和27.5%。
孝感市大力推動城鎮和産業集中高質量發展,引導縣市在孝感主城區發展“飛地經濟”,提高城區首位度和産業集聚力。同時,組織實施主城五大片區100個重大産業類項目、100個城市功能類項目“雙百工程”,加快建設布局集中、産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約的實力主城、活力主城和美麗主城。
在交通體系建設上,孝感市加快構建“123+X”綜合交通體系。今年以來,已謀劃實施城建項目308個、總投資586億元,一季度累計完成投資59.8億元,佔全年目標任務的三分之一。
吳慶華介紹,孝感市以中華孝文化名城建設為抓手,推出敬老惠民“孝十條”,紮實推進崗位、學位、床位、餐位等“十位”民生實事。
孝感市按照保本運營、60歲以上階梯低價和免費原則,建成孝廚幸福食堂256個;&&“孝愛父母游孝感”政策,全市A級旅游景區對60歲以上游客免門票,已累計惠及10多萬老人;制定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能裝盡裝、願裝盡裝”,完成加裝電梯219部;實施“灣灣亮”工程,安裝路燈96168盞;加快殯葬綜合改革,力爭今年底轄區內常住居民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全免;高位推動農村寄遞物流進村工作,建成7個縣級寄遞物流共配中心和1769個村級綜合服務網點,寄遞物流進村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以“打早、打小、滅初期”為目標,建成小型微型消防站2409個。(劉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