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相親直播暗藏陷阱,良偶未覓反遭損失-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4 02/27 10:07:46
來源:新華網

警惕!相親直播暗藏陷阱,良偶未覓反遭損失

字體:

  半月談記者 劉佳敏 叢佳鑫

  短視頻&&上的相親直播間悄然興起,一些“紅娘主播”長期在直播間為適婚男女舉辦線上相親直播會,成為網友熱議的相親新模式。這一相親模式具備良好的發展趨勢和拓展空間,但目前也存在少數主播引誘相親嘉賓“刷禮物”、嘉賓身份造假、遭遇詐騙後維權難等情況。監管部門和&&應進一步完善直播相親活動的規則,明晰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給相親參與者營造更加誠信、公平、安全的相親服務環境。

  “直播相親”淪為“相親陷阱”

  “直播相親”,是指“紅娘主播”開一個直播間,嘉賓輪番開音頻或視頻見面,因便捷、高效、選擇範圍更廣,這種線上相親方式受到許多年輕人關注。但是,當前有一些相親直播間串通個別嘉賓一唱一和,以“相親交友”的名義不斷欺騙其他嘉賓刷禮物,導致前來擇偶的嘉賓不但沒能覓得良緣,反倒蒙受了財産損失。

  設置套路“請君入甕”,誘導男嘉賓衝動消費。半月談記者蹲守相親直播間發現,通常而言,女性在直播間裏有一定的自主選擇空間,而男性大多是被動的等待者。因此,主播會抓住男嘉賓急於婚戀的心理,引誘男嘉賓“刷禮物”,助力自己心儀的女嘉賓留下來和自己“連麥”,從打招呼、表白到交換&&方式都要刷禮物,男嘉賓在不知不覺中陷入“相親陷阱”。

  打着“網絡相親”的幌子實施詐騙。“紅娘主播”和相親女嘉賓聯手誘導男嘉賓不斷刷禮物,男嘉賓花費數萬元獲得女嘉賓的&&方式後卻慘遭拉黑。還有不少詐騙分子瞄準直播相親嘉賓這一群體,通過偽造個人信息的方式實施精準詐騙。以“相親直播”“詐騙”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索發現,相關案例多達23起。2022年5月,甘肅省一“00後”女性胡某在某短視頻&&的相親直播間虛構個人相親信息,吸引單身男士添加好友,詐騙錢財6萬多元,後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網紅”客串相親女嘉賓,吸引流量圈錢帶貨。在相親直播間裏,經常能發現“美女嘉賓”的身影,她們大都容貌姣好,條件俱佳,引得男嘉賓紛紛刷禮物博好感,而點開這些女嘉賓的個人主頁,發現她們都是小有名氣的“網紅”博主,以帶貨為主業。以直播相親為噱頭,這些“帶貨主播”們不斷吸引着關注和流量。但是,由於並未涉及直接的財産糾紛,很難認定此類女嘉賓存在法律過錯。

  監管治理亟待補齊

  業內專家認為,直播相親出現一系列亂象,背後凸顯出&&對相親直播間的監管存在漏洞。

  &&規則設計誘導消費。半月談記者發現,在大部分相親直播間裏,女嘉賓的數量明顯少於男嘉賓,經常出現“一對多”的相親模式,即一個女嘉賓和多位男嘉賓同時相親。男嘉賓只有通過不斷“刷禮物”戰勝競爭對手,才能拿到女嘉賓的&&方式。這些禮物最終大部分都落到&&手中,只有部分真正能夠進到主播乃至女嘉賓的口袋裏。相關&&為了自己的抽成和流量,會對“主播誘導消費”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個人相親信息真假難辨。直播相親具有一定的自發性,相親嘉賓主動上傳個人信息,其中摻了多少“水分”很難知曉。在緣分一線牽的網絡上,“紅娘主播”只能對姓名、學歷等基礎信息進行審核。對此,北京市盈科(呼和浩特)律師事務所律師烏日罕&&,現有法律規定沒有直接要求&&或主播審核相親嘉賓的個人信息,但是國家網信辦發布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第七條第一款中含有“互聯網直播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主體責任”“健全信息審核”等內容,所以&&應當對相親嘉賓的個人信息負有審核義務。

  交友行為難界定,一旦遭遇詐騙維權難。湖北賦兮律師事務所律師尚滿慶認為,一些通過刷大額禮物獲得女嘉賓&&方式的男性可能最終並未“喜結良緣”,甚至遭到拉黑刪除。他們想要找主播和&&退款,但是由於主播提供的只是居間介紹服務,一旦直播結束,男嘉賓和女嘉賓順利相識,錢貨兩訖,很難認定主播和女嘉賓之間存在“串通”“勾連”的情況,受害者只能放棄維權,自認倒楣。

  直播相親需規範細化&&規則

  網上直播相親,“成人之美”,值得鼓勵,但亟須細化短視頻&&規則,規範直播行為,必要時依法啟動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追責程序,讓違法侵權的“紅娘主播”“相親託兒”等付出法律代價。

  一是直播&&應進一步完善直播相親規則,細化審核責任。烏日罕&&相親是以婚戀為目標的,與普通交友直播有本質的不同。如果明確為相親直播間,那麼&&應當承擔對主播的管理責任、對用戶的信息審核責任、風險提示責任、個人信息保護責任、協助維權責任等。尤其要細化&&審核責任,以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可以設置或制定一些規範和標準,嚴格把關參與相親用戶信息的真實性,並以關鍵詞屏蔽等方式進行監督。針對違反相關規定者,要設置不同程度的處置,比如限流、關停、封禁等。

  二是規範線上婚戀服務市場,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山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司文濤建議,應加強直播相親活動的審核監管。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主管部門從主辦活動主體、內容、程序等方面制定規範標準及相應的約束措施,嚴格實行直播相親活動信息登記上報制度,確保直播相親活動處於可管可控狀態。同時,應加強部門聯動,市場監管、民政、工信、公安等相關職能部門積極主動作為,形成協同機制,及時督促&&履行實名制,對各&&上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打擊。

  三是基層政府為適婚青年提供更多婚戀交友的機會和&&。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王向賢認為,基層政府可以積極搭建交友&&、培育社會組織,組織跨地區青年聯誼活動,提供更多婚戀交友的機會,並且推進移風易俗,降低單身青年婚戀成本,宣揚正確的婚戀價值觀。

【糾錯】 【責任編輯:余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