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協常務委員彭育園: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 不斷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4 02/01 19:20:29
來源:新華網

湖北省政協常務委員彭育園: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 不斷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

字體:

  新華網武漢2月1日電(連迅、陳周璇、陳凌)在2024年湖北省兩會召開之際,湖北省政協常務委員、湖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彭育園接受新華網專訪,介紹了自己的提案《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不斷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以下為訪談實錄:

  新華網: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統籌安排、一體部署。在2024年湖北省兩會上,您在提案中提出要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不斷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請介紹一下提案提出的緣由?

  彭育園:湖北省雖是科教人才大省,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仍存在以下主要制約:

  一是統籌不充分,組織融合尚需破冰。近3年湖北&&9項相關分類政策,政策內容零散分佈、條目不多、統籌不夠。全省未制定系統規劃,也沒有建立專項工作機制,對政策制定和工作推進缺乏組織保障。

  二是機制不健全,資源融合尚需破壁。湖北高校專利平均轉讓和許可率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省屬高校預算普遍偏低,教育的基礎支撐未充分釋放。人才吸引力總體不強,人才的主體功能尚待激活。科技成果很多,但轉化承接水平不高,科技的引領作用未有效發揮。

  三是抓手不牢固,路徑融合尚需破局。目前湖北産教融合型企業為135家,遠少於江蘇613家、廣東1223家,“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載體不多、抓手不牢,融合發展呈現自發性態勢。

  四是區域不協調,空間融合尚需破圈。教育科技人才等資源主要集中於武漢,全省分佈不均衡。武漢有湖北65%的本專科高校,全部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前瞻性科創&&,3成以上人才資源。中心城市科教人才力量“走出去”存在體制機制障礙,跨區域融合缺乏動力。

  圖為湖北省政協常務委員、湖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彭育園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連迅 攝

  新華網:針對這些問題,您在提案中提出了哪些解決建議?

  彭育園:一是強化一體統籌思維,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組織融合。二是錨定“兩個引領”,即以湖北高質量發展和先行區建設的現實需求為引領,以“預見”為引領,促進“三位一體”戰略融合。三是聚勢提升三個要素,即教育教學、人才和科技創新資源三要素,驅動“三位一體”資源融合。四是打造四個應用場景,即重點産業推進場景、重大科技項目推進場景、“一體化”示範區推進場景、區域協同推進場景,夯實“三位一體”進路融合。

  新華網:作為湖北省“雙一流”建設高校,湖北工業大學如何發揮自身科教優勢,為湖北省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不斷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貢獻自身力量?

  圖為湖北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工程學院學生在做實驗。(湖北工業大學供圖)

  彭育園:湖北工業大學對接湖北省高質量發展,助力湖北省推進新型工業化、打造製造強國高地戰略。

  一是優化專業布局。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數字、新能源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重點産業,學校增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智能製造工程、大數據管理與應用等10個新工科、新文科專業,同時對傳統專業升級改造。學校實現90%的專業與湖北省十大重點産業、過五千億支柱産業緊密對接,7成以上畢業生留在湖北就業。

  二是強化創新能力培養。通過實施學科競賽“六個一”(指一生一賽,一院一基地,一月一賽,一院一指導團隊,一攬子激勵政策,一批經費)工程,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教育融合,學生創新能力得到提升。我校在2022年中國高教學會學科競賽排行榜中居全國第16位。

  三是深化産教融合。學校以現代産業學院為抓手,組建了芯片、智能製造、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數字藝術等現代産業學院,推進多主體協同育人。學校在襄陽、麻城等地組建了16個産業研究院,打造了一批教育、研發於一體的協同育人實踐&&。

  圖為湖北工業大學智能製造産業學院學生在實驗室備賽。(湖北工業大學供圖)

  新華網:湖北工業大學在引才育才、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新探索?

  圖為湖北工業大學特高壓交直流實驗&&。(湖北工業大學供圖)

  彭育園:大學之大,在於有大師。湖北工業大學不斷加快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步伐,實施四大改革,即教師分類考核改革、職稱評審改革、績效工資改革、南湖學者計劃。學校將2023年確定為人才隊伍建設年,激發人才活力,設立人才引進特區,高層次人才質量數量雙提升。近4年,學校引育國家級專家人才15人次,省級專家人才68人次,他們在科研、教學等各方面不斷迸發出創新活力。

  科技成果“不能轉”“不敢轉”“不願轉”“轉不快”一直是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痛點和難點問題。湖北工業大學作為國家改革試點單位,實行了五大改革措施,完善五項配套辦法,激活科研成果轉化原動力,更好服務湖北省經濟發展。

  一是實施職務科技成果統一賦權,解決因職務科技成果權屬導致的科技人員“不能轉”“無權轉”問題。二是固定收益分配比例,激發科研人員主動轉化成果的積極性,解決“不願轉”的問題。三是優化國有資産管理方式,簡化成果轉化程序,解決職務科技成果“轉不快”的問題。四是推行“先轉化後收益”模式,解決科技成果因企業資金困難無力承接的問題。五是建立健全盡職免責制度,打消學校管理層和科技人員擔心成果轉化“秋後算賬”顧慮。

  圖為湖北工業大學師生在做實驗。(湖北工業大學供圖)

  學校還採取加強政策激勵、搭建校地合作&&、大力實施“百名博士進百鄉入百企工程”、建設成果中試熟化&&、建強成果轉移轉化服務能力等配套辦法。雖然賦權改革在湖北工業大學推出的時間不長,但有效釋放了存量的活力,調動了增量。現在,到産業行業找企業的痛點、搞轉化成為學校一種新風尚。

【糾錯】 【責任編輯:張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