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養老服務體系質量的高低,關係着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如何建立健全“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一起來看鹹安的探索實踐。
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社區老人最愛“打卡地”
12月5日上午9時許,在鹹安區長安社區新華清苑小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人們三兩圍坐在一起,拉着家常,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
每天早上,許多社區老人將孫輩送去學校、買好菜,就陸續來到新華清苑小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這裡的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日,可為老人們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娛樂、健康講座、居家養老政策諮詢等服務,逢年過節還組織老人一同開展活動慶祝。
記者在該日間照料中心看到,一樓大廳充當了“小超市”,擺放有各類日用品、農副産品,方便老人就近購買,且售價低於市場價。二樓是社區老人活動的“大本營”,有唱K設備、娛樂室、休息室等;老人若是累了,還可以在舒適的床舖上午休或享受足浴。
“讓老人們既不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又能享受到專業化的養老服務。”咸寧愛心通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軍説。
鹹安區民政局黨組成員黃輝宇介紹,這棟日間照料中心屬於公服用房,小區業主共同擁有産權。2020年改造建成後,委託給專業公司運營,是專門為居住小區及周邊老年人設立的綜合性老年服務中心。這裡規模雖小,但功能齊全,設施完備,非常切合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實際需求。
“感謝你們提供了這麼好的活動場所!”當天,年過七旬的董細先奶奶剛一走進大門,就握住王軍的手,樂呵呵地説。
“我們老人的要求並不高,只要能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和姐妹們嘮會嗑就行了。”75歲的晏金娥奶奶獨自一人生活,幾乎每天都要來這裡打卡。
目前,該日間照料中心平均日接待人次30人次以上,許多社區老人成為“常客”。
社區嵌入式康養中心
“家門口”的“養老樂園”
在長安社區,悅華長安康養中心同樣辦進了社區老人的心坎裏。
這間悅華長安康養中心位於長安社區衞生服務站內,整個建築面積2000余平方米,外觀顯得十分“氣派”。與常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不同的是,這裡集特色照護、醫療康復、便民服務於一體,配有專業醫療團隊照料長者。
“人員、設備均按醫院標準設置,但卻有着與之不一樣的溫馨。”咸寧城發悅華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區域經理章浩銳説道。
據介紹,該康養中心三樓特設老小孩成長中心—認知症照護專區,可為剛需照護家庭緩解照護壓力,由於衞生服務站就在“一步之遙”,老人們平日取藥、看病走醫保也很方便。
與此同時,中心內設棋牌室、親子活動室、手工室等功能區域,開設剪紙、塗鴉、手工製作等娛樂活動,定期組織志願者團隊開展文娛表演等多種活動,豐富老人精神生活。
悅華長安康養中心自今年9月底正式運營,目前接待有4位失能老人,護理價均價在每月2000至3000元左右。
李敏老人是這裡的第一位“客人”。由於家族遺傳疾病,上了年紀後,李敏的小腦供給功能開始失調,産生行走困難,從此坐上了輪椅。李敏的家距離悅華長安康養中心幾百米之隔,得知中心運營的消息,便抱着試一試的心態住了進來。
“護理員隨叫隨到,把我當家人一樣照顧。”李敏緩緩説道,有時想家了,還會專程將她送回家去。
“把養老服務‘嵌入’社區,意味着老人不必離開原來熟悉的生活環境。”黃輝宇介紹,這種創新養老模式,集中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三者的優勢,有效解決了群眾接送、跑腿難題,儼然成為老人們“家門口”的“養老樂園”。
公建民營養老
醫養結合養老變“享老”
“這裡就像家一樣,我享清福啦!”自從7月份住進鹹安區社會福利院,76歲的楊開健爺爺沒有回過一次家。
鹹安區社會福利院位於鹹安區向陽湖鎮寶塔村,距離市中心城區僅約1.5公里,總建築面積約12000㎡,設置醫養床位294張。
福利院由鹹安經發集團、咸寧城發悅華養老服務公司組建養老運營團隊,面向全社會收住失能、半失能及其他有需求的老人。
該福利院共有三棟綜合大樓,分別用於醫療服務、行政辦公和老人個性化養老等。記者在醫療服務綜合樓一樓看到,指示牌上寫有中西醫藥房、檢查室、治療室、心理諮詢室等指引。
採訪當天,楊開健正樂呵呵地和“室友”晏國和爺爺一起在活動室下象棋。他患有帕金森疾病十餘年了,退休過後,由於女兒難以時時陪護,楊開健主動住進了福利院。他笑談,他的退休金足夠支付每月3000余元的護理費用,每天做做室外活動,唱歌、下棋,非常愜意。
77歲的晏國和是一個月後住進來的。原本還較為抵觸離家,現在也改觀了,“吃得好住得好,一切都很值得。”
數據顯示,鹹安區常住人口60.8萬,其中60歲以上人口占比兩成;全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2080餘人。
近年來,鹹安區通過新建、改建、改造、資源共享等方式,夯實醫養基礎條件,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效——
區政府投入7000余萬元啟動區福利院、區第三福利院2個醫養結合項目;對大幕鄉衞生院、汀泗橋鎮中心衞生院的富餘房屋進行改造,打造集養老、護理、醫療、康復四位一體的示範性醫養結合機構;衛健部門先後爭取近6億余元分步實施衞生補短板項目,提升區、鎮、村三級公辦醫療機構基礎設施水平。
目前,鹹安持續構建養老、孝老、敬老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質效,推進醫養結合,讓老人養老有“醫”靠,養老變“享”老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記者 張歡 特約記者 胡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