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湖北南漳:柑橘出深山 群眾共致富-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3 12/07 09:53:16
來源:新華網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湖北南漳:柑橘出深山 群眾共致富

字體:

  新華網武漢12月7日電 題: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湖北南漳:柑橘出深山 群眾共致富

  李曉笛、龔良傑、唐國姣

  “滴滴”的喇叭聲響徹山谷,一排載滿柑橘的大貨車開動引擎,在漫天的絢麗煙花與眾人目光中,從湖北南漳巡檢鎮峽口社區出發,把南漳柑橘運往五湖四海。

  “橘鄉美如畫·醉美金南漳”南漳縣首屆柑橘文化旅游節開幕式現場。新華網發劉江 攝

  這是日前“橘鄉美如畫 醉美金南漳”南漳縣首屆柑橘文化旅游節啟動時的一幕。據悉,每年從巡檢鎮運出的柑橘達1.8億斤,産值約2億元,出口創匯達300萬美元。

  莽莽荊山,為何此地柑橘盛産?

  “緣於我們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巡檢鎮農技中心主任熊永年介紹,巡檢峽口被荊山環抱,形成獨特的高山盆地,沮河水穿境而過,峽門口水庫傍依,終年氣候濕潤,四季溫差適中,日照充足,生態環境優越,是發展柑橘産業的理想之地。

  南漳柑橘種植歷史悠久,産業起步較早。同治四年版《南漳縣誌》物産篇就記載有南漳柑橘種植記錄。上世紀70年代,巡檢鎮開始大力發展柑橘産業。1991年,“柑橘之父”章文才院士赴峽口柑橘生産基地考察、指導,並題詞“多种經營,小康農村,樹橘樹人,富國富民”。

  南漳巡檢橘農迎來豐收季。新華網發劉江 攝

  “我們最大的優勢是群眾發展柑橘産業的積極性高。”巡檢鎮鎮長陶勇軍介紹,10年前巡檢柑橘銷售還處於被動局面,價位低,市場不景氣。經過市場培育和品種改良,目前巡檢柑橘年均價位已達到1.3元,且市場供不應求。

  “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中海坐鎮指導柑橘生産,把南漳柑橘發展潛力挖掘出來。”南漳縣柑橘協會會長張道剛介紹,去年以來,專家工作站共組織技術培訓8場720餘人次,編制《南漳柑橘種植實用技術手冊》,在老果園改造、品種改良、病蟲害綠色防控、標準化省力化種植等方面,為橘農提供全面種管指導。

  “目前果園安裝的單軌運輸車有120&套3800多米,新建儲藏保鮮庫房500立方,減少勞動強度,也提升了柑橘品質。”張道剛説。

  走進襄峽果樹有限公司,工人們忙着對柑橘進行清洗、分揀、封裝。“我們巡檢人對橘子感情深,大夥都願意把橘子種好,把産業發展好。”公司負責人吳明常説。

  吳明常是當地柑橘産業發展帶頭人之一。這些年來,他帶頭改良品種,帶動周邊20余戶橘農改良550余畝,建起柑橘加工廠,年銷售柑橘16000多噸。

  分揀後的巡檢柑橘,被搬上貨車,運往五湖四海。新華網發劉江 攝 

  和吳明常一樣,致力南漳柑橘産業高質量發展的,還有張道剛的兒子張輝耀。2016年,張輝耀放棄高薪工作,返鄉創辦了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並通過“互聯網+産品”的銷售方式,為鄉親們尋找更多的致富路徑。

  去年,張輝耀與漢三村合作,新建了50畝標準化試驗田試種新品種。“目前小範圍推廣了果凍橙,産量2萬斤左右,現在已經供不應求了。”張輝耀説。

  據統計,經過數十年發展,巡檢鎮現有柑橘種植面積4.5萬畝,先後引進了“南豐蜜桔”“太甜碰柑”“果凍橙”等優質品種,通過對現有橘樹進行嫁接和改良,發展了橘、橙、柑、柚四大類十多個品種,培育了“南漳柑橘”“漫雲”“峽口”等一大批特色標誌産品,其中“南漳柑橘”榮獲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巡檢柑橘遠銷國內11個省市,出口蒙古和俄羅斯等國家。

  高標準改擴建“四好”農村産業路,一條條水泥路直達果園、通組到戶。劉江 攝 

  小小柑橘,成為山區百姓的致富果,更讓巡檢的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南漳縣深度推動農旅融合,將巡檢柑橘、桑蠶,東鞏香菇、吊瓜等特色産業發展,與漫雲古村落、峽門口水庫、東鞏鴛鴦湖、玉印岩、指山岩等自然人文景觀,串點成線、串珠成鏈,打造集旅游觀光、採摘體驗、休閒娛樂等為一體的鄉村共富引領帶,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文旅融合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巡檢鎮黨委書記祝佩強介紹説,全鎮有12個村3800多戶農戶、15000人發展柑橘産業,橘農人均收入可達到15000元。柑橘産業還帶動鄉村旅游,30多家農家樂、12家賓館,年均接待游客3萬餘人,旅游綜合收入達3000多萬元,巡檢鎮真正走上了一條産業發展的小康之路。

【糾錯】 【責任編輯:肖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