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兵: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糧食增産增收-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3 12/03 15:50:56
來源:新華網

王立兵: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糧食增産增收

字體:

  新華網武漢12月3日電(連迅、陳周璇)為期3天的第23屆荊楚糧油精品展示交易會1日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期間,武漢輕工大學黨委書記王立兵做客新華網訪談間,就高校如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如何讓群眾吃飽吃好、如何助力鄉村振興等話題分享感受。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手裏有糧,心裏不慌。湖北是産糧大省,武漢輕工大學在助力湖北穩定和提高糧食産量方面,做出了哪些成績?

  王立兵:保障糧食安全,要在增産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糧食增産增收、減損增效是踐行大食物觀、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作為新中國最早培養糧食行業專門人才的學校,武漢輕工大學緊密圍繞糧食安全、健康中國、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精準對接“現代農産品加工”等湖北省萬億級支柱産業創新需求,堅持在供求側與需求側兩側協同發力,為守穩荊楚糧倉、建設農業強省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節糧減損方面,針對長粒米加工過程中易産生碎米難題,武漢輕工大學通過設備升級和工藝更新,開發出新的加工工藝,讓碎米率大幅降低,日處理2000噸稻穀的工廠每年可節損增産成品大米12000噸。針對小麥過度加工問題,學校開發出基於回添法和粉碎法的全麥粉生産裝備、技術及工藝,既減少了小麥加工損失,又提升了全麥粉營養及品質。學校開發的糧倉垂直熱皮層定向控溫儲糧新技術,解決了糧食倉房四週垂直熱皮層糧溫不易控制的行業共性難題,有效實現全周期糧食低溫(準低溫)儲藏目標,平均儲藏每噸糧食的經濟效益增加96元。

 主持人:現在我們不但要讓群眾吃飽,更要吃好。武漢輕工大學在讓群眾吃好方面,有哪些探索?

  武漢輕工大學黨委書記王立兵(右一)向媒體介紹學校參與開發的食品。新華網連迅 攝

  王立兵:武漢輕工大學主動適應新時代人民群眾膳食需求由“吃得好”“吃得飽”向“吃得安全”“吃得營養健康”加速轉型變化趨勢,提出並踐行“大食品大營養大健康”學科發展戰略,積極運用營養科學、生物工程、智能裝備技術整合提升傳統涉糧學科,在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領域形成了獨特學科優勢。

  如,稻米油一直以來被稱為“米糠油”,且之前加工設備和工藝水平不高,在口感、色澤等方面均不及其他植物油。但稻米油含有維生素E、活性脂肪酶、谷維素和植物甾醇等多種油溶性活性物質,富含人體必需的油酸和亞油酸,其含量分別達42%和38%左右。武漢輕工大學何東平教授團隊突破了米糠穩態化保鮮及品質提升關鍵技術,開創了稻米油高值化加工創新集成技術,提高了米糠處理量和谷維素、甾醇等營養物質保留率,推進米糠制油利用率從10%提高到45%以上,使稻米油品質與營養價值得到很大提升。目前這一技術在湖北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和益海嘉裏(武漢)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等應用,可年産10萬噸高品質稻米油。

  再如,學校王學東教授團隊聚焦麵食綠色加工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開展武漢熱幹面“美味化”技術研究,開發了富硒熱幹面、紫薯熱幹面等新産品。相關技術成果在武漢常青麥香園公司得到廣泛應用,企業實現良性快速發展,已建設連鎖店1300余家,位居全國熱幹面實體店之首。

  主持人:武漢輕工大學在湖北鄉村振興工作中,如何發揮自身科教優勢,助力企業和農民增收?

  王立兵: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武漢輕工大學以鄉村振興為己任,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科技、智力和組織優勢,全方位助力湖北鄉村振興。

  武漢輕工大學助力糧企建設的生産加工中央監控室。新華網發(武漢輕工大學供圖)

  一是加快現代農産品加工、畜禽高效養殖、健康食品研發、農村産業規劃等科技成果轉化。學校先後與全國50余個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100多家湖北省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簽訂校企聯合科技攻關協議,2022年學校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達到8250萬元。學校構建了以農産品加工技術創新為引擎的農業增産和農民增收價值鏈條,扶持了國寶橋米、奧星糧油、安琪酵母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與湖北荊門、襄陽、孝感、恩施等地區協同打造“中國農谷”“中國有機谷”“中國糧油機械之都”“世界硒都”。

  武漢輕工大學充分利用湖北省優勢硒資源,獲批目前全國唯一的硒産業領域研發專業中心“國家富硒農産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攻克了富硒植物種質資源培育、富硒食品創制與功能評價等方面的多項“卡脖子”技術。學校培育形成一批有發展潛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助力湖北恩施州硒産業綜合總産值從2016年的381.91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831億元。

  二是發揮食品優勢學科特色。學校以富硒科技賦能荊楚糧油,打造湖北富硒糧油品牌,賦能菊花、水果等傳統特色産業,提升農産品附加值和競爭力,促進農民增産增收,推進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

  三是積極向農業縣市區派出科技和管理專家。近5年武漢輕工大學先後派出省級農業科技特派員、“三區”科技人才、“科技副總”“院士專家企業行”等多種形式累計200餘人次,搭建了校地合作常態化人才交流機制,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外部智力支持。如由學校與湖北五豐糧食機械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基於上吸風勻壓低碎碾米技術的自動化功能實現”成果,解決了不同米種採用上吸風碾米機加工過程中工藝參數如何控制及現有上吸風碾米機自動化程度低、加工質量不穩定的問題,降低稻米加工增碎率,減少成品米加工電耗。新設備單&産量較同型號産品增加50%,合作企業降低加工成本25%,新增産品銷售額20%。

  四是組織學生廣泛參與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利用學生深入農村開展社會實踐機會,開展農業科技普及、農産品公益宣傳和“助農”網絡銷售活動。近3年學校已開展各類鄉村振興社會實踐30余次,圍繞農村産業發展開展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和各類學科競賽,獲獎70余項。其中國家級15項,為鄉村特色發展提供新思路,培養了一批大學生返鄉創業人才。

【糾錯】 【責任編輯:趙夢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