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國網湖北電力員工在襄城區肖衝村配網工程施工現場的一體化電桿上登桿作業。新華網發 謝朝偉 攝
“以前用傳統電桿架設1公里配網線路至少要20個小時,現在6個小時就夠了,現場施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了70%。”近日,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肖衝村配網工程施工現場,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襄陽供電公司員工許威説。得益於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一體化電桿,電網施工現在按下了“加速鍵”。
以往配網工程項目建設中,作業人員需在電桿上安裝導線緊固金具、橫擔、絕緣子等配件。但配件材料並未成套供應,作業人員只能反復登桿,影響施工進程,且存在安全隱患。為解決這一瓶頸問題,國網湖北電力歷時6個多月,研發出新型一體化電桿,目前已在國網襄陽供電公司配網線路中試運行。
新型一體化電桿採用一體化成型設計,利用電桿和相關組合件套筒相結合的方式,將電桿及橫擔、絕緣子(含交流避雷器)、滑輪組等桿上附件在工廠一次性成型完成。現在施工現場只需進行立桿放線,縮短了施工周期。
許威介紹,傳統的電桿安裝是“1人桿上裝,多人桿下忙”,現在有了新型一體化電桿,只需“1人桿上裝,1人桿下看”,以往需要6名作業人員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要2人,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機械、工序和時間,將施工成本降低了70%。
此外,新型一體化電桿優化了電桿設計,與傳統電桿相比,減少了兩根斜撐和抱箍,在工程建設中節約了熱鍍鋅防腐處理産生的能耗,減少了熱鍍鋅防腐處理對環境污染,促進節能環保,且鋼管式橫擔可起到防鳥、防築巢的作用。在社會效益方面,新型一體化電桿帶動了電桿製造行業提升産品工藝和水平,促進上下游企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産業鏈供應鏈生態圈協同發展。
國網湖北電力物資部負責人&&,新型一體化電桿實現了安全、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頻共振,對配網施工轉型具有重大推進作用,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下一步,國網湖北電力將為新型一體化電桿申報發明專利及科技創新獎,發揮採購需求帶動作用,制定詳實可行的推廣方案,做好新型一體化電桿的進一步推廣,助推湖北特色綠色現代數智供應鏈建設,助力配網施工轉型升級。(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