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秋意正濃,行走在鄉間,遍地斑斕的豐收色彩。清晨,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黃梅縣供電公司柳林供電所外勤班長邵新喬帶着班員前往老鋪村,開展例行的線路巡視。鄉村振興路上,那些景致不同,風物各異的鄉村,鋪展開來又是怎樣的一幅畫卷?答案,似乎藏在了大別山脈的鄉村畫集裏。
一幅名曰,業興農豐 生活很甜
9月,老鋪村村民吳文峰承包的300余畝魚塘喜獲豐收,與銷售點&&送貨時間、排期、安排起網……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當當,臉上卻總是挂着笑。“初步估計,畝産可達到2800至3000斤。”
“現在養殖比原來可是省心多了,溶氧和溫度都是在線監測,開關增氧機也是用手機控制。”吳文峰點開“塘管家”,興致勃勃地講起了他的“養魚經”。
近年來,數智養殖在這片現代化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悄然興起,為養殖産業安上了“智慧大腦”,村民在家門口就可實現致富增收。
在“中國板栗之鄉”羅田,30余家板栗加工企業開足馬力,一條條自動化流水線將金燦燦的板栗“送”到了全國各地。將軍故里紅安,新出土的“紅安苕”整齊列隊,進入智能化車間,其貌不揚的“土坨坨”轉眼間成了“金疙瘩”,薯粉、粉絲、薯片、曲奇……“豐收節”當天,簽約訂單2億余元。
生産越智能,越需要可靠的電力保障。為滿足當地特色農業快速發展的用電需求,近3年以來,黃岡供電公司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累計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1659.8千米、0.4千伏線路2718.52千米,新建及改造配電變壓器1880&;定期組織“鄂電紅馬甲”進村入戶,檢查各類用電設備,指導農戶安全、科學用電。
一幅叫做,客迎八方 這裡很美
國慶假期,黃梅縣五祖鎮東山問梅村景區推出的飛天鳳凰、無人機表演、Cosplay巡游、國風舞蹈、武戲精粹、經典黃梅戲等演藝節目,不僅喚來了十里八鄉的村民,還引來了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3日,武漢的趙先生一邊逛着夜市一邊説:“比起大城市,我更喜歡到鄉村逛一逛,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鄉村旅游攻略”在社交媒體上熱傳,團風的牛車河、麻城的茯苓窩、武穴的希爾寨等美麗鄉村也被列進不少攻略線路中。“農家樂”“小集市”“風情展”也跟着“火”了一把,將民宿開在英山桃花衝附近的蔡老闆,今年暑期就迎來了一個“小高峰”,他家民宿經常提前一週就訂滿。
這些“煙火氣”十足的鄉村都是屬地供電所的重點關注對象。五祖供電所所長桂席兵説:“每到節假日,總要提前組織人員到景區去看看才放心,都成條件反射了。問梅村是全電景區,安全用電一刻也不敢馬虎。”據悉,“十一”期間,黃岡市共出動“鄂電紅馬甲”1200餘人次,指導整改問題隱患60余處。
一幅題為,村網共建 日子很暖
節日期間,蘄春縣赤東鎮同心村臍橙園裏也是格外熱鬧,帶着孩子前來體驗“採摘樂”的游客與酸甜多汁的臍橙“杠”上了,幾個家庭還默默地來了場“看誰摘得好、摘得多”現場比拼。同心村距離高鐵蘄春南站8公里,距縣城10公里,便利的交通,助燃了這個省級生態村的集體經濟,蘄艾、五金加工、泡菜廠、手工製鞋、苗圃基地……一進村,眼中一步一景,耳中機器轟鳴。
赤東供電所所長詹清鐵定期會到同心村裏“轉轉”,同村幹部叨叨嗑。“主要是跟蹤村裏産業發展,現在都是電氣化加工,好提前掌握負荷增長情況,有些需要村裏配合的事情,也一併溝通了。”同心村是“村網共建”的示範點,涉電事宜全部納入了鄉村協商議事內容。白學雲是這個村的網格員,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上的“便民服務群”,如果有涉電的信息,就馬上答疑解惑,有時還會推送一些政策解讀、安全用電提醒。村委會主任宋傳華説:“我們有任何用電問題,都能夠及時答覆和辦理。”
近年來,同心村共計新增&區5個,新增配電容量900千伏安,倡導綠色節能,為“農光互補”項目提供幫扶20余次。
同樣融入鄉村治理的還有紅安縣華家河鎮山&村的電力愛心超市。這個村331戶居民都是超市的“會員”,隨時可憑參加村裏集體活動攢到的“積分”到超市兌換所需的生活用品、五金工具等。超市還為本土的“紅安苕”加工企業搭建産品展示、宣傳、銷售的線上&&,企業還“贊助”産品在超市售賣。
2022年以來,黃岡供電公司通過“村網共建”聯合村組建立安全防護體系,共同治理電力設施安全隱患點185處,服務農産品加工等小微企業和鄉村産業項目800余次,助力村民建立“陽光銀行”1.2萬餘個。
原來,用心着墨的鄉村,當真各美其美。有滋有味的生活當如是。(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