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剛剛建成的湖北省武穴市中心水廠的中央控制室,碩大的屏幕上實時顯示着水壓、流量、水質等各項生産數據。工作人員對制水流程進行全自動巡檢,確保這座數字水廠與現實水廠“分毫不差”。
“數字孿生水廠可以讓我們更加全面了解水廠的一個整體構造,源水、出廠水質,生産藥耗,生産電耗等等,這些參數都需要我們在生産中把控好,所有的工藝水質的基測全部都會在這裡實時監測,增強了水廠生産安全性。”武穴市農村飲水安全管理辦公室主任周智軍介紹,這座水廠佔地84畝,設計建設規模6萬立方米/日,水源取自武穴市荊竹水庫和大金水庫。
武穴市農村供水中心水廠近期(2025年)建設規模為6.0萬噸/d,遠期(2035年)預留2.0萬噸/d,由兩個中型水庫作為水源地共同供水,新建管線總長50公里。水廠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的要求,結合數字孿生、5G、物聯網、雲計算及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圍繞水質達標、安全生産、高效節能等生産、運營和管理目標,搭建了生産設備、管線等設施的三維場景,將水廠實時運行信息、日常管理信息進行智慧管控,確保其科學、高效、安全、智慧運行。
武穴市水廠及管道新建工程是湖北省農村飲水提標升級重點項目,總投資5.1億元,總工期36個月,主要作為武穴東城區的第二水源、火車站工業園的主要水源,以及武穴市沿江鎮(街道)和梅川、四望等地的補充水源,直接受益人口24萬人。
從“喝水難”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武穴市以農村供水規模化發展為主攻方向,農村供水工程覆蓋面由局部到全域,保障能力由弱到強,賦能鄉村振興。
在武穴市余川鎮王憲村,新改造的村級水廠竣工並通水運行,“保水源 享健康”6個大字鑲嵌在木質水車之上,園內假山林立,風景如畫,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鄉村美景躍然而現……
王憲村位於武穴市余川鎮西北部,全村現有18個村民小組、22個自然垸、人口3006人、683戶。王憲村水廠始建於2014年,日供水300噸。以前,此水廠制水工藝落後、設施老舊、水源水質不穩定。今年,武穴市統籌上級補助、安飲、移民等各類資金對王憲水廠進行標準化改造。水廠管理員幹國勝在家裏通過手機就可以檢測到水質、水壓、水量、PH值、余氯、濁度等各項指標。
“以前下大雨過後,居民家裏自來水就有點渾濁,現在,水質經過設備過濾後,十分清澈。”王憲村黨支部書記胡際輝説。
如今,走進王憲村,一條條平坦的柏油路穿村而過,一座座農家小院綠樹掩映,一股股甘甜的自來水流進百姓家……
截至目前,武穴市在余川鎮已經完成了王憲、砌石、幹仕三個村的村級水廠改造工程。預計明年底前,全市將完成 10余處農村供水新建改造工程,可惠及居民30萬人。
水潤民心,水興則萬物興。武穴市將持續抓好供水保障等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着力提高供水工程運行管理水平,推動供水工程運行規範化、監管智能化、服務高效化,讓乾淨水、放心水、致富水惠及群眾生活。(郭佔軍、劉飛、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