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9月30日電(連迅、毛爽)湖北省鄂州市臨空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暨全市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活動日前在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招商展示中心舉辦。來自我國航空貨運領域專家學者、企業界代表近200人齊聚一堂,共話鄂州臨空經濟發展大計。
據悉,本次論壇按照“加快推動産業和城市雙集中高質量發展”思路,以“聚焦港産城 打造大樞紐”為主題,以“港-如何打造具備國際影響力的航空貨運樞紐”“産-如何打造以供應鏈為主導的臨空産業集群”“城-鄂州臨空如何服務武鄂黃黃一體化發展”三個子議題展開研討。11位專家學者交流分享國內外臨空經濟發展最新趨勢、成功經驗、合作成果,探討前沿熱點問題,擘畫鄂州臨空産業發展藍圖。
鄂州花湖機場距武漢市中心76公里,1.5小時飛行圈可以覆蓋中國90%的經濟總量、80%人口和五大國家級城市群,於2022年7月開航投運。自2023年4月1日開通首條國際貨運航線以來,鄂州花湖機場國際貨運量已突破萬噸大關,國際貨運航班也已突破100架次。
湖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愛國致辭。新華網發
湖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愛國指出,臨空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優質要素和高端産業聚集,産業鏈和價值鏈深度融合,輻射和帶動作用強勁,具有高附加值、高時效性。鄂州依託亞洲第一個專業貨運機場——花湖機場發展臨空經濟,對於落實中央、湖北省委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推動湖北成為新時代內陸發展“前隊”,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説,目前,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都越來越重視臨空經濟的新動力源作用。鄂州依據樞紐經濟發展理念進行全局謀劃,依託花湖機場吸引全球資本、技術、勞動力、信息等高端生産要素聚集,構建“港-産-城”一體化發展模型,打造開放&&助推臨空經濟區國際化,未來將有望發展成為全球航空大都市。
聯合領航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蔣莉&&,湖北提出的“武鄂黃黃”同城發展及武漢大都市圈發展戰略,加上武漢九省通衢的交通樞紐位置和鄂州花湖機場作為亞洲第一的全貨運機場的建成,武漢作為國家物流大樞紐區位優勢已經形成。鄂州身處物流大樞紐區間,依託花湖機場謀劃臨空産業發展,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據介紹,根據規劃,到2025年,鄂州花湖機場將開通國際貨運航線10條左右、國內航線50條左右,貨郵吞吐量達到245萬噸,形成輻射全國、暢達全球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花湖機場將打造“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即1日達全國、2日達周邊國家、3日達全球主要城市。鄂州花湖機場將與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共建,構成湖北航空客貨“雙樞紐”格局。
圖為簽約現場。新華網發
本次活動由湖北省社科聯與鄂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共集中簽約臨空經濟重大項目44個,總投資2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