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鐘祥市位於漢江中游,版圖面積4488平方公里。鐘祥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世界文化遺産明顯陵所在地和世界長壽之鄉。
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470年,鐘祥因境內的長壽人口眾多,縣名由石城改為萇壽縣。公元551年,文字改革去“萇”字草頭為長壽縣。經考證,鐘祥是中華民族第一個用“長壽”作為縣名的縣,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長壽之鄉。
公元1531年,出生於長壽縣的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取“鐘聚祥瑞”之意,將長壽縣改為鐘祥縣。從公元470年——公元1531年,長壽縣的歷史長達1061年。鐘祥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到新中國成立,縣名更改達七次之多,但延續最長的還是長壽縣。縣名更易換新,長壽現象依存。千百年來,長壽文化積澱深厚。鐘祥市境內與長壽相關聯的地名比比皆是。如:長壽河、長壽店、長壽村、百歲村、百歲橋、鬍子山、萬壽岩等等。
2008年6月,鐘祥被中國老年學學會認證為第一批“中國長壽之鄉”;2015年5月20日,國際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專家委員會在歐洲馬耳他共和國(聯合國老齡所所在地)召開會議,審議投票通過了中國湖北鐘祥為世界長壽之鄉;2020年9月28日,鐘祥通過聯合國老齡所五年屆期覆核,獲頒“世界長壽之鄉”新證。
目前,鐘祥市現有100歲以上長壽老人118人。
申建國 攝
鐘靈毓秀的獨特區位
鐘祥地處祖國版圖腹心,是江漢平原和鄂北崗地結合部。母親河漢水自北向南縱穿全境。河東有大洪山,河西有大荊山。地貌形成由平原向丘嶺、山崗有序的梯級延伸。全市4488平方公里版圖形成了獨立的小氣候。土地廣袤富庶,氣溫四季分明。據史料記載,鐘祥大多數年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人類理想的宜居地。
優質豐沛的生命甘泉
水是生命之源。鐘祥的水源既豐沛又質優。全市主水源一江三庫,中小型水庫堰塘星羅棋佈。可利用的地面水為500億立方,人均5萬立方。人均擁有量是全國的20倍,是世界的4倍。相關科研機構對鐘祥市城區及各鄉鎮的飲用水源進行了全面檢測:水樣中限值元素Cd(鎘)、Cr(鉻)、Pb(鉛)、Zn(鋅)符合國家一類水質標準,有益元素Sr(鍶)、Se(硒)等則達到了國家天然礦泉水標準。境內還有27處冷熱礦泉,均為富Sr(鍶)、Se(硒)弱鹼性水,其中PH值平均為7.3,硒元素達到1.23,適合於富硒飲用水開發。
肥沃廣袤的富硒土壤
鐘祥4488平方公里版圖面積,其中富硒土地超過二分之一。據相關科研機構對全市各個鄉鎮的土壤全面抽查檢測,鐘祥土壤中限值元素Cu(銅)、Pb(鉛)、Ni(臬)、Cr(鉻)、Zn(鋅)等含量符合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的一級標準。有益元素硒、鎂、鐵、磷等元素與我國土壤背景值相比要高出20%-50%,土壤中富含硒和磷是鐘祥兩大特色。據專家考察,鐘祥的長壽高齡老人,主要分佈在磷礦區域和富硒土壤地帶。即豐樂、長壽、胡集、磷礦、郢中、柴湖、石牌、舊口等鄉鎮和街辦。
千年傳承的養生美食
在鐘祥這塊風水寶地上,所産出的農林牧副漁土特産品,款款優質,品品健康。千百年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健康養生美食系列産品:皇家禦膳盤龍菜、養生降“三高”的米茶、營養豐富的豆製品、野生天然的葛根粉、有機米、富硒果、食用菌,還有富硒純正的芝麻、菜籽油等等,堪稱“壽鄉八珍”。這些養生健康食品,滋養着世世代代壽鄉鐘祥人。
據相關科研機構專家深入探研,鐘祥人的長壽與食用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優質食品有密切關係。他們將鐘祥大米樣品與非長壽鄉的大米相比,鐘祥大米中對人體有益的銅(cu)、鋅(zn)、鎂(mg)、硒(se)等微量元係分別是非長壽鄉的1.75倍、1.57倍、1.58倍和3.41倍。這就充分證明鐘祥大米與鐘祥的長壽水平有密切關係。在鐘祥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飲食歌謠:早上一杯蜂蜜水,晚上一碗葛根湯。養生豆食家家有,爽口米茶勝琼漿。皇家禦膳盤龍菜,小酌一杯慢品嘗。長壽米麵作主食,富硒蔬果保安康。
積澱深厚的長壽文化
鐘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3000年之久,文化底蘊豐厚,長壽文化源遠流長,歸納為悠久純樸的敬老文化、異彩紛呈的福壽文化、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延年益壽的養生文化……這些長壽文化與鐘祥的人口長壽密切相關。千百年來,鐘祥民風純樸,敬老美德代代相傳。(中共鐘祥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