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公布 2通在鄂州-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3 07/22 15:52:23
來源: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公布 2通在鄂州

字體:

  近日,國家文物局發布通知,公布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其中有2通在鄂州,分別是鄂州博物館館藏一級文物宋李深之及其龔夫人石墓志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怡亭銘摩崖石刻。

  宋李深之及其龔夫人石墓志銘

  1991年12月,在鄂州西山北麓的“653”油庫工程施工中,發現被盜掘過的宋代武昌(今鄂州)尉李援的父親李深之和母親龔夫人合葬墓。該墓出土志石三方:其─為志蓋,係黃庭堅篆書“有宋李深之墓”6字,其二為《有宋李公深之墓志銘》,由張耒撰,晁補之書,其三為《宋龔夫人墓志銘》,張耒撰並書,黃庭堅篆蓋。黃庭堅、晁補之、張耒等蘇門三學士,應武昌尉李援的聘請,聚集于武昌樊山之麓,為其死去的父親李深之及母龔夫人撰書墓志銘。三學士合作實為世所罕見,堪稱墓志史上的“三絕”。且黃庭堅篆書目前為僅見。

  怡亭銘摩崖石刻

  怡亭銘摩崖石刻舊名“觀音崖”,因其石外形似猴,又稱“猴子石”。摩崖石刻高3米,寬2.8米。文字刻在一個高0.88米、寬1.7米的平面上,由序、銘、款三部分組成,從右至左直書。此銘共85字,其中序6行22字(篆書),銘5行40字(隸書),款3行23字(隸書)。銘文:“怡亭,裴鶠卜而亭之,李陽冰名而篆之,裴虬美而銘之曰:崢嶸怡亭,磐薄江汀;勢壓西塞,氣涵東溟;風雲自生,日月所經;眾木成幄,群山作屏;願余逃世,于此忘形。永泰元乙巳歲夏五月十一日,隴西李莒八分書。直上西南。”

  永泰元年(西元765年),李陽冰與裴鶠 、裴虬、李莒聚于武昌。裴鶠在觀音崖上建亭,名為“怡亭”;李陽冰用篆書書序。四人中,裴鶠、裴虬係兄弟,鶠曾任容州長史,虬曾任諫議大夫,唐大歷四年(西元769年)出任著作郎兼侍禦史、道州刺史。杜甫詩作《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中的“裴二端公”即指裴虬。李莒是唐代書法家,長于隸書,曾官越州錄事參軍,一説是唐代散文家李華的弟弟。宋人評“唐李陽冰篆,李莒八分書,裴虬為之銘,世謂三絕”。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加強我國古代碑刻石刻文物保護管理利用,國家文物局組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行政部門,梳理上報古代名碑名刻文物推薦項目近5600通,在充分聽取考古、歷史、文物、古文字、古文獻、書法等領域專家學者和各地文物行政部門、文博機構的意見,遴選形成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從戰國至清,文字種類包含漢文、藏文、蒙文、滿文、維吾爾文等20種,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處文物保護單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單位。

  《名錄》的公布,將有利于名碑名刻類的文物保護、管理、研究、利用工作。

【糾錯】 【責任編輯:劉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