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鄖西:沙溝村美麗鄉村入畫來-新華網
新華湖北 > 信息 > 正文
2023 07/14 22:07:35
來源:新華網

湖北鄖西:沙溝村美麗鄉村入畫來

字體:

  空山新雨,草木滴翠。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關防鄉沙溝村微風習習,蜿蜒的仙河灣沿岸楊柳依依,高標準農田裏稻浪滾滾,藕魚螺共生基地荷葉田田,造型別致的鄉間民宿隱現於山水田園之間……

  圖為鄖西縣關防鄉農耕文旅·田園沙溝“醉”游人。新華網發 鄒景根 攝

  “過去這裡可是一個貧困的小山村呢。”回憶過往,沙溝村黨支部書記盧從信娓娓道來,過去村裏環境差,交通不便,産業單一,大多數村民也都選擇外出打工,大傢伙的日子並不好過。

  窮則思變。在村裏的議事會上,大家一致同意將人居環境改善作為鄉村發展的基礎工程,以垃圾分類為“小切口”,開啟村莊整治建設“大行動”。

  “召開院落會聽民聲問民意,帶領幹部群眾走出去學習取經,最終定下‘垃圾分類’方案。”盧從信談起當時的細節記憶深刻,村裏投入了近20萬元新建了堆肥房,並為350戶村民購買了近800個垃圾桶,推行“垃圾分類”管理,院落會統一群眾思想,村幹部挨家挨戶示範,引導農戶按照乾濕分類,垃圾處理中心再以“能埋的”“能賣的”“能爛的”“能燒的”四個類別處理。“兩類四分法”逐漸成為村民的共識,村裏的環境也越來越好,沙溝村垃圾分類經驗做法被十堰市推廣。

  嘗到甜頭後,沙溝村一鼓作氣,硬化道路、拆違建、治污水,持續改善鄉村環境。在此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群眾從“旁觀者”向“建設者”轉變,美麗鄉村建設熱情高漲。

  借美麗鄉村建設“東風”,沙溝村發動群眾積極主動參與特色民居改造中來,實施“平改坡”,美化外立面,打造美麗庭院。目前,已有220戶村民以投工投勞的方式參與民居改造,撬動民間資本3000余萬元。

  此外,沙溝村還圍繞“農耕文旅·田園沙溝”發展思路,深度挖掘山水、生態、物産、人文等資源,發動群眾以投工投勞的方式改水、改廁、改路,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打造“一河四帶”“一灣一景”特色田園民居景觀帶,涵蓋古坊恢復、水文化、農耕體驗和特色民宿等項目,把昔日“田園”變為游客的“詩和遠方”,沙溝村仙河灣成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一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徐徐鋪展。

  圖為鄖西縣關防鄉沙溝村仙河灣風景美如畫。新華網發 鄖軒文 攝

  既要美鄉村,也要富村民。

  “作為一個傳統村落,是發展農業還是旅游業大家搖擺不定,農文旅融合發展概念更是不明所以。”盧從信坦言,村幹部帶着村民代表外出考察,看到農田變身觀光體驗園,看到鄉村民宿一間房月收入上萬元,吃驚之餘更是“眼饞”,沙溝村行不行?

  “村裏的田園風光一點也不差”“仙河灣風景、牛心石奇觀,都能吸引客流”“我們村也要發展民宿,讓客人來了住下來”……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逐漸形成共識:依託美麗鄉村,大力發展“美麗經濟”。

  盛夏時節,在沙溝村柯家灣生態荷塘片區,“藕魚螺共生”生態種養示範基地一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景象,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游玩打卡。“這個荷塘裏大有文章。”在田田荷葉間忙着除草施肥的村民柯昌根介紹説,淺田種藕養螺,深水養泥鰍。“藕魚螺共生”生態種養集旅游觀光、農事體驗、經濟效益於一體。夏賞荷,秋捉泥鰍,冬吃藕,一地掘“三金”。2022年,全村發展“藕魚螺共生”種養80余畝,産值40余萬元。

  圖為鄖西縣關防鄉沙溝村村民“曬”豐收。新華網發 徐光意 攝

  統一規劃,高標準打造,沙溝村引入農旅融合項目,發動群眾共建特色産業,先後發展冷水稻、“雙低油菜”、林果基地等訂單經濟1800余畝,“關防冷水米”“雙低油菜”等綠色生態品牌日益響亮。沙溝村興辦豆腐、花饃、釀酒等傳統家庭作坊15家,開辦特色鄉土農家樂20家,為300余名群眾提供了家門口就業機會。

  為了讓更多村民共享發展紅利,村裏採取“農戶+集體+村投公司”的經營模式,盤活村民閒置房屋,發展“一宅兩門、一院兩戶”農道鄉宿。

  一場陣雨後,沙溝村村民王緒江的農家小院更顯清凈、樸素、淡雅,在此游玩的河南游客趙婷用鏡頭定格下這一美麗瞬間:一方院子,一半詩意,一半煙火。

  “我家民宿運營以來,累計實現經營收入4萬餘元。”王緒江介紹,原本在外務工的他,看到村裏越建越漂亮,便和妻子決定留在家鄉發展。在村裏“共同締造”院落會上,王緒江對“一宅兩門”農道鄉宿非常感興趣,便將自己家閒置的兩間房入股給村裏發展鄉宿,自己也變身成為村裏的“股民”。

  在沙溝村,像王緒江一樣選擇盤活閒置房屋,發展農道鄉宿的群眾有16家,他們在運營公司的統一管理下,已上線途家、美團、愛彼迎、小豬等10余個網絡&&。截至目前,沙溝村已累計接待游客1.7萬餘人次,各類經營收入達140萬餘元,戶均增收1.4萬餘元。

  圖為鄖西縣關防鄉“高顏值”民宿“扮靚”和美鄉村。新華網發 鄖軒文 攝

  此外,沙溝村還鼓勵農民利用自有院落空間及資源資産,發展小果園、小菜園、小養殖、小池塘、小商店、小餐館、小作坊等“七小業態”。如今,沙溝村以建設鄉村旅游為重點,豐富“吃、住、游、購、玩”等休閒元素,強化産業鏈延伸,形成了集文化休閒、鄉村度假、休閒農業等多元業態為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

  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萬餘元,村集體收入40萬餘元。

  鄉村之美,美在風景,更美在風尚。

  “團結友愛、維護公共秩序、保持村容村貌整潔、紅白喜事簡辦……”在沙溝村,村規民約戶戶張貼、家家熟悉、人人遵守。從社會治安到村風民俗,凝聚着全體村民對價值認知和行為規範的共識。

  村裏還廣泛開展鄉風文明、身邊好人評選活動,評選出群眾身邊的“五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好少年”等先進典型60余名,評選“五美家庭”“平安幸福人家”等示範戶24戶;在村級公示欄、文化廣場等醒目位置懸挂“紅黑榜”,用身邊事教育引導身邊人,形成見賢思齊、擇善而從、崇善向上的良好風尚。

  “沙溝村已連續10年未出現信訪事件,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村、文明村、平安村。”盧從信説,沙溝村先後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湖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湖北省衞生村、湖北省休閒農業重點園區等榮譽稱號。(鄒景根、徐光意)

【糾錯】 【責任編輯: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