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起伏的山丘中,大唐湖北公司屈唐光伏電站的光伏發電板一排挨着一排,一片連着一片。陽光下,藍色光伏板正將光能源源不斷的轉換成電能,流進千家萬戶,光伏板下瓜果飄香。
屈家嶺光伏電站項目位於屈家嶺管理區何家塆村附近,這裡原本土地貧瘠,土地中含石頭較多,不利於農業種植。2019年,大唐湖北公司利用何家塆、王家堡村一帶2700余畝的山地田,建立光伏發電站142.5兆瓦項目,年發電量近2億千瓦時。這家公司為充分利用好土地資源,更好發揮農光互補經濟效益,積極開展土地改良,利用挖機將土地中石頭清除,最終實現了農業機械化種植,將荒地變為良田。同時這個項目採用“政府+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推行“農光互補”,上方光伏板正常發電,光伏板下種植農作物,實現一地兩産、地企互贏,促進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為進一步保障農業經濟收益,打破“靠天收”的不利因素,切實保收增效,大唐湖北公司主動發揮央企擔當,積極調動社會資源,不斷完善配套節水灌溉設施,大膽引進省級農業合作社,積極嘗試經濟作物與傳統農作物的套種新模式。此外,公司定期組織企業開放日活動,邀請當地百姓走進場站,講解光伏發電原理及光伏區種植注意事項,開展農業技能講座,不斷提高農戶“光伏+農業”增産增收信心。
截至目前,這個項目農業種植近2000余畝,成功試種白芷、紅花、紅薯、花生、油菜、蒲公英、西瓜等蔬菜瓜果。預計今年采收季結束,西瓜畝産量可達10000斤,香瓜畝産量3000斤,南瓜畝産量達可達6000斤。何家塆村耿師傅説:“感謝大唐在我們這兒建光伏電站,不但幫助我們改善了環境,開拓了荒地,還讓我們的錢包更鼓了。”
“板上發電,板下種植”的産業互補模式,作為大唐湖北公司在新能源産業賦能鄉村振興方面的有效探索,正逐漸推廣開來,讓陽光既“産電”又“結果”,點亮企業發展之路,也照亮鄉村振興之路。(楊金柳、劉偉、陳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