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丨長江大保護從點位治理向係統治理轉變-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3 07/01 09:10:01
來源:新華網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丨長江大保護從點位治理向係統治理轉變

字體:

  新華社武漢6月30日電 題:長江大保護從點位治理向係統治理轉變

  新華社記者李思遠、田中全

  綠色,是長江最動人的底色,而長江大保護就是護牢這抹底色。

  圍繞共抓大保護,近年來,長江流域各部門各省市堅持從長江生態係統整體性和流域係統性出發,多方參與,分工協作,開展了一場場保護與治理的攻堅戰。合作機制實現“順暢有效”,保護治理實現“循法而治”,流域管理邁向“協同發力”,隨著長江流域管理體系不斷完善,長江大保護從點位治理向係統治理轉變。

  漁政執法船隊從長江武漢段江面駛過(2020年12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協同聯動凝聚治江合力

  一艘艘執法船如利劍般穿入茫茫江流,水政、公安、海事執法人員仔細搜尋著每一處淺灘、水汊……這是近日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牽頭組織的打擊長江非法採砂行動中的一幕。

  長江航運公安局開展“雷霆行動”,深夜在長江武漢段打擊非法採砂(2019年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多個部門聯合開展巡江檢查和暗訪執法,推動砂石採運全鏈條管理,相鄰省份推動採砂聯合共治……長江水利委員會河道採砂與河湖管理局督查處處長劉平剛説,隨著跨部門、跨區域治砂管砂合作范圍和力度不斷加大,長江幹流非法採砂案件逐年減少,長江採砂管理由治標向標本兼治深入推進。

  長江航運公安局開展“雷霆行動”,深夜在長江武漢段打擊非法採砂(2019年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長江採砂管理由亂到治是長江大保護協同聯動的一個縮影。

  長江航運公安局開展“雷霆行動”,深夜在長江武漢段打擊非法採砂(2019年2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千百年來,長江流域以水為紐帶,連接上中下遊、左右岸、幹支流,形成了經濟社會大係統,需要協調的關係和矛盾紛繁錯雜。曾幾何時,長江深陷“九龍治水”泥淖。

  長江大保護,共字是要訣。

  近年來,長江流域上下遊打破壁壘,不斷探索跨部門、跨區域聯動機制:鄂贛湘三省共同簽署“一江兩湖”係統治理合作協議,建立跨區域協調機制、聯合研究機制和資訊共用機制;長江委會同流域19個省級河長辦建立長江流域河湖長制協作機制;長江航運公安局與沿江各地公安機關協同作戰,多地區、多警種對非法捕魚等違法犯罪打出“組合拳”。

  同飲一江水,共繪九州圖。長江水利委員會主任馬建華説,長江大保護工作持續推向深處,目前,長江流域已初步形成流域統籌、區域協同、部門聯動的長江大保護新格局。

  良法善治築牢法治支撐

  長江大保護是一個係統工程,既要“添磚加瓦”,還得“立梁架柱”。

  2021年3月1日,我國首部流域法——長江保護法正式頒布實施,通過頂層設計,為長江大保護建立起強有力的硬性約束。

  共抓大保護,從此有法可依。

  “長江保護法明確在監督執法方面建立協作機制,同時明確了各有關部門的牽頭責任,執法人員可以更好地協同守護母親河。”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胡甲均説,新法實施兩年來,長江委與公安、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部門和地方水利部門聯合執法機制更加順暢,已累計專項執法196次,出動執法人員3367人次、執法艇395艘次,形成了上下聯動、橫向配合、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對于涉及長江大保護的輿情和要案,行政執法部門與司法機關會及時聯動,共同研究制定處置辦法,提高執法辦案的品質、效率,回應社會關切。”長江水利委員會政策法規局局長滕建仁説,伴隨各項立法工作穩步推進,以長江保護法為統領、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為支撐的共抓長江大保護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的法律制度體係正日益完善。

  係統觀念尋求治理之道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園碼頭(2023年5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6月的荊江之首,水清岸綠。江畔,湖北省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園內,廠房幹凈,管道縱橫,猶如花園式街區。

  數年前,姚家港化工園備受詬病:部分企業發展粗放,園區灰頭土臉,跑冒滴漏、偷排污染現象時有發生。如今,園區處處透露著環保理念:高空設有環保監控,架起污水明管,實現污水全收集並且提標處理;企業配備專業的環保管家,精心設計流程,力求做到迴圈生産、産品耦合。

  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園(2023年5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現在,保護治理不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多是用係統觀念。環保不僅是必須守牢的底線和紅線,還成了企業優勢和競爭力的來源。”枝江市市長黃芳帥説。

  從堅持係統觀念出發,長江保護治理掀起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係統性變革。沿江各省市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態要素,實施係列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程。

  重慶將重點水域岸線、飲用水源地劃入保護紅線,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湖北推動全生態鏈修復,出臺全省流域治理規劃,推進長江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綜合治理;安徽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加大濕地係統修復力度……

  “當前長江大保護已然形成廣泛共識,通過戰略和頂層設計引領、政策和法規先行,長江流域管理體系不斷完善,長江大保護從點位治理向係統治理轉變。”馬建華説。

【糾錯】 【責任編輯:李曉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