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6月21日電題:鄉村振興在行動丨湖北武穴:傳承龍舟文化 培育鄉風文明
李曉笛、耿文輝
“咚咚咚”“嘿呦”“咚咚咚”“嘿呦”……日前,在湖北省武穴市的豐收大港,數十條龍舟在河道上破浪前行,龍舟上的槳手們在鼓手的節奏下齊聲吶喊,揮動木槳;河岸上,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觀眾忘情地喝彩,為槳手們加油……端午時節,這樣的場景在武穴市河道上不時精彩上演。
坐落於湖北東部、長江北岸的武穴市,劃龍舟的傳統已傳承數百年,奮勇爭先、不甘落後的生活態度早已融入武穴人民的血脈。近年來,武穴市市委市政府把安全和秩序擺在第一位,積極引導這一民俗活動有序開展。如今劃龍舟已成為各鄉鎮鄉風文明的一面旗幟,成為全民參與、老少咸宜的的民俗活動。
圖為武穴群眾在河道上劃龍舟。新華網 李曉笛攝
全民“玩”龍舟
武穴市境內水網密布,現有總水面145.67平方千米,佔總面積12.14%,是一座美麗的水鄉。
因水系發達,自古以來,船就是武穴百姓出行的工具之一,劃龍舟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水鄉百姓的民俗活動項目。
“我每年都參加,今年已經是第十年了!”武穴市龍坪鎮大杜灣村民杜宏介紹,他所在的龍舟有55個人,全是一個村灣的村民,最年輕的20來歲,最大的超過60歲。
在武穴,劃龍舟活動在端午節前幾週就已開始謀劃,沿河的鄉鎮村灣都將其視為等同農曆新年的大事。
“必須全力以赴,畢竟有這麼多觀眾看著我們。”在杜宏看來,龍舟劃得好不好,快不快,直接關係到自己村灣的形象,因此大家都很賣力。
劃龍舟的人樂此不疲,看龍舟的人津津有味。河岸邊,以村灣為單位豎起了一個個涼棚。涼棚下的男女老幼一齊緊盯河面,每當代表自己村灣的龍舟奮勇當先時,大家一齊喝彩,氣氛堪比一場激烈的球賽。端午期間每逢農曆雙日,劃龍舟盛況會從日頭持續到日落。
“武穴人愛劃龍舟、看龍舟,不僅僅是因為好看好玩。”武穴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雷世達説,奮勇爭先、不甘落後的生活態度和人生哲理,早已融入了武穴人的血脈,根植於樸素的鄉土習俗中。
圖為武穴群眾在河道上劃龍舟。新華網 李曉笛攝
小小龍舟承載文化與鄉愁
劃龍舟因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我國相沿成俗,經歷千年的傳承與發展,端午節劃龍舟的習俗在各地皆有傳承。
雖然劃龍舟在各地形式上略有不同,但其中承載的文化與鄉愁是相通的。
在武穴,劃龍舟都是以村灣為單位參與的,靠水的村灣基本都有龍舟,一些大的村灣甚至有數條。武穴市石佛寺鎮胡羅玉村75歲的村民楊雲鋼介紹,村灣裏的龍舟都被精心保存在專門的倉庫或祠堂內,臨近端午節會拿出來仔細打理一番再下水。
“劃龍舟是我們年年的傳統,我年輕時候也劃過。”楊雲鋼説,大家都知道劃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被一直傳承下來的習俗,他對端午劃龍舟的認知也是來自村灣裏老人口口相傳的故事。
一代代武穴人就是在這樣的傳統中熱鬧地迎來端午節,同時因為村灣裏劃龍舟的召喚,每逢端午節,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會不遠萬里回到武穴參加龍舟賽。
“莫問車票多少錢,我要回家劃龍船。”武穴市花橋鎮劉常村村民鄧國兵專程從廣東回鄉參加劃龍舟活動,他説,劃龍舟就是他們回鄉游子一場團聚的動力。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吳成國認為,作為端午三大民俗活動之一,如今賽龍舟的寓意已經從最初的去厄運、攘災異、祈求保祐、事事如意演變為守護城市記憶、留住美麗鄉愁、培育鄉風文明,傳承優秀文化。江河奔流,綿延不絕,火爆武穴的端午龍舟賽,體現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和平性”。
圖為東坡廟會·2023武穴市端午節傳統龍舟賽。新華網發 余濤攝
現代龍舟培育鄉風文明
如今,武穴傳統劃龍舟已轉身成為現代化的競賽活動。6月18日,“東坡廟會·2023武穴市端午節傳統龍舟賽”在武穴市武山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行,這是武穴首次舉辦高規格的水上體育賽事。
比賽現場,一艘艘龍舟如同離弦之箭,在鼓手的鼓點聲、槳手的吶喊聲和觀眾們的加油聲中衝向終點。
組委會介紹,雖然比賽賽制並不複雜,僅設一項男子500米競速賽,但報名的選手和領隊達千餘人,最後選定800人參賽。觀眾人數也是達到“萬人空巷”的級別,足見劃龍舟在武穴人心目中的重量。
有序的賽會秩序表明,武穴市多年來積極引導“文明劃龍舟”的努力已開花結果。
據悉,因為劃龍舟有天然的競技和競爭屬性,多年前武穴百姓自發舉行的劃龍舟活動會不時發生口角、鬥毆等事件。
“我們把安全和秩序擺在第一位。”武穴市石佛寺鎮鎮長汪青青介紹,每年在武穴市市委市政府整體部署下,各鄉鎮都會對劃龍舟活動進行指導。活動前安排參加人員體檢,活動開始後會有救生船和救生員常伴左右,河岸上安排有工作人員維護秩序和做好醫療保障。每艘龍舟上至少有一名黨員領導幹部,保障各村灣龍舟之間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文明競賽。
經過多年的培育,大部分群眾在思想上發生了積極轉變。“現在大家都很享受劃龍舟的感覺。”石佛寺鎮機車下村村民胡恒鋼説,兩艘龍舟相遇,比試一下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吸引觀眾的喝彩,輸贏已經不重要了。
“我們通過舉辦龍舟賽,進一步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的文體生活,展示‘千年廣濟 多彩港城’文旅品牌。近年來,武穴市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以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突破口,在潛移默化中讓文明新風‘飛’入尋常百姓家。”武穴市委書記胡昊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