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面對新冠疫情的持續衝擊、世界經濟的持續疲弱,過去一年,我國經濟仍然實現同比3%的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階。這殊為不易的成績,是我們開拓前進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黃金更寶貴。2023年,我們面對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動蕩不安的外部環境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在加深。然而,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變,人民的信心正不斷增強。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新華網推出融媒體欄目“強信心·走進百企”,通過深入的採訪調研、豐富的融媒形式,與您一同見證廣大企業開拓進取的蓬勃活力,見證中國人民拼搏奮鬥的堅定信心。
新華網武漢6月17日電題:有了金鋼鑽,攬來瓷器活 湖北谷城的工業強縣夢
趙夢琪、阮班明
谷城縣位於鄂西北山區,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説。雖是山區縣,但谷城工業經濟底子厚實,産業門類較為齊全,已經形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資源再生利用、紡織服裝、輕工食品飲料、綠色建材、電子信息、現代化工等7條特色工業産業鏈。
圖為航拍湖北省谷城縣。新華網發
“谷城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産業體系,補短板快轉型,強弱項促提高,乘勢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産業特色化,全面提升經濟發展質效。”谷城縣委書記黃克立&&,現在,谷城縣工業生産總值正奮進千億元大關,新興的化工園區産值和硅産業鏈産值即將突破千億元,工業強縣夢正在鄂西北山區展翅騰飛。
循環經濟助力 廢金屬變成“金疙瘩”
圖為湖北新金洋公司再生鋁産品發貨場景。新華網發
近年來,湖北新金洋資源股份公司生産的鑄造鋁合金、變形鋁合金等産品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每年能“吃”進25萬噸廢鋁,“吐”出20萬噸鋁合金,相當於節約100多萬噸原生鋁礦。
“過去,大家看不上眼的破爛,經過再生技術,變成了搶手貨,預計今年産值能達到15億元,同比增加20%。”董事長王進在車間邊忙着調度生産邊説。
在襄陽金耐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大量回收的廢鐵經過熔煉、鑄造、加工“重生”成球墨鑄鐵鑄造橋殼,不僅供給本地車企,而且出口國外。
目前,谷城擁有再生資源工業生産企業25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80余家,形成年回收利用各類再生資源200萬噸的産業規模,每年從“垃圾堆”裏淘出綜合産值上千億元。
在湖北工業地圖上,武漢-襄陽-十堰汽車及零部件走廊帶橫貫東西,廢鋼鐵、廢鋁、廢鉛、廢塑料的回收利用數量巨大,為谷城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企業發展循環經濟提供了廣闊空間。
以駱駝蓄電池為核心的再生鉛産業鏈,以新金洋為核心的再生鋁産業鏈,以三環車橋、三環鍛造為核心的廢舊鋼鐵産業鏈,以鵬威管業為核心的再生塑料産業鏈等蓬勃發展,構建起以資源循環利用産業為主導,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綠色建材、污染治理三大産業為輔的綠色産業體系。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綠色産業示範基地等稱號紛紛落戶谷城。
“我們仍在不斷擴大循環經濟朋友圈,把銅、鎂、鋅等有色金屬吸納進來,建設全新的再生有色金屬産業園,實現循環經濟再跨越。”湖北谷城經濟開發區負責人胡霞貴説。
鏈式思維打造産業集群“增長極”
在吉利硅谷二期車間,一堆堆硅泥,經過初洗、精煉、鑄錠等工序後,身價成倍增長,成為每噸能賣到30萬元左右的高純多晶硅。
吉利硅谷是谷城引進的投資體量最大的工業項目,包含硅材料的全産業鏈、清潔能源等,建成後可年産6N太陽能級多晶硅50000噸,産值100億元以上,實現工業硅、多晶硅、拉晶、切片、光伏組件製造“由硅到電”的全硅産業鏈條。
圖為吉利硅谷二期車間高純多晶硅生産線。 新華網發
谷城縣委常委、副縣長梁河橋説,為招大引強,谷城成立了吉利硅谷項目工作專班,從2021年底簽約至今,已幫企業解決2280余個難題。企業三期40000噸項目正紮實推進。
吉利硅谷成功落地投産釋放出強大磁力,吸引了一大批硅産業企業到谷城投資興業。
去年,湖北潘達爾硅基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開工建設年産60萬噸硅基新材料項目。如今,一期基本完工,即將試産,二期預計今年10月份建設。
興發集團投資50億元在谷城建設年産30萬噸RTV硅橡膠及配套項目,一期即將投産。
此外,谷城&&優惠政策,大力扶持工業、農業、現代服務業領域的17條特色産業鏈發展,汽車零部件、再生資源、紡織服裝等3大産業成為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産業集群。其中,再生鋼鐵産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再生資源産業園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
“工業企業由點到面擴展,形成上中下游完備的産業鏈條,再組成産業集群,申報建設産業園區,成為引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谷城縣科技經信局負責人魏發兵説。
科技賦能“金剛鑽”攬來“全球活”
“我們打破技術封鎖,成功研製商用車帶臂轉向節,産品出口美國、墨西哥、巴西、德國、荷蘭、比利時、印度等國家。”湖北三環鍛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世金説,該公司生産的中重型商用車轉向節國內市場佔有近六成,國際市場佔有率超三成。
圖為湖北三環鍛造公司3D打印增材焊補智能機器人。新華網發
一家超光模具企業,40%的産品通過電商銷售,海外訂單增多後又專門建起一個出口型加工廠;石花酒、藍溪茶、盛康豆瓣醬、金盆嶺食用菌等一大批農副産品也“駕雲出山”,出現在國外人的餐桌上……
今年,駱駝集團、三環鍛造、三環車橋、金耐特機械、洪伯車輛等企業計劃研發超過1000個擁有核心競爭力的新産品。
谷城不斷優化創新體系和創新環境,推動工業企業提質增效。滾動修訂《關於全面加快科技創新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谷城每年拿出4000萬元財政資金支持企業科技創新,以此撬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年投入研發資金11億元左右。
目前,全縣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76家,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22.3%;院士專家工作站總數達16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37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
谷城連續5年榮獲湖北省科技創新先進縣(市),並被評為湖北省首批創新型縣(市),入圍國家級創新型縣(市)建設名單。
“有了金鋼鑽,攬來瓷器活。通過科技創新、模式創新,我們的優質特色産品暢銷全球,發展實體經濟信心十足,衝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也更有底氣。”谷城縣縣長涂世平&&,今年,全縣工業總産值將突破800億元,縣域經濟的旺盛活力,必將為襄陽都市圈高質量發展和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