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尋根炎帝系列專家訪談|方勤:挖掘荊楚文化內涵 推動長江中游文明研究-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3 06/12 16:31:19
來源:新華網

2023尋根炎帝系列專家訪談|方勤:挖掘荊楚文化內涵 推動長江中游文明研究

字體:

  近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説,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由多種文化互相碰撞、交流與融合而形成。長江中游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形成發展起着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挖掘荊楚文化內涵,進一步推動長江中游文明發掘、研究和傳播,對於當今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方勤介紹,公元前5000年前後是中華文明形成的關鍵期,湖北大洪山區域是這一時期長江中游文明起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地點。位於大洪山北域的湖北隨州是炎帝故里,有一批新石器時期的考古發現,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等農耕工具,還發現了面積較大的房屋村落。例如金雞嶺遺址作為目前隨州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規格相當高,還有屈家嶺、石家河這些新石器時期的遺址也輻射到了隨州區域,這些環大洪山的考古發現揭示當時的文明程度跟炎帝時代是吻合的。可以説,以隨州區域為代表的這一時期的長江中游文明,對中華文明的起源有着重要作用。

  禮樂文明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州的曾侯乙編鐘則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是至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雄偉、最龐大的樂器。方勤説,曾侯乙編鐘被譽為音樂學的“百科全書”,它的發現改變了世界音樂史。作為大型禮樂重器,編鐘在古代社會有重要禮儀象徵作用,通常會在天子或諸侯宴享、祭祀祖先、將士凱旋等場合奏響,不同等級和身份的人使用編鐘的規格也不同。

  文物承載着燦爛的中華文明,傳承着厚重的歷史文化。方勤介紹,除了編鐘,隨州一帶還出土了大量曾隨時期的文物。例如鑄造工藝複雜精美的青銅尊盤、被稱為“古代冰箱”的銅鑒缶、代表我國古代天文學高超發展水平的二十八星宿圖衣箱等,這些都是了不起的發現。

  曾侯乙編鐘的出土發現曾引發業界對於“曾國之謎”的探尋,曾國是方勤的研究對象之一。方勤介紹,曾國作為當時的中央王朝周王朝分封在南邊的諸侯國,是周王朝經營南邊的一個橋頭堡,在楚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介紹,從隨州葉家山墓地等考古發現來看,曾國是當時較大的一個諸侯國,曾國與當時的楚國同處長江中游區域,它與楚國經常有一些交流和分分合合的戰事。它們地域相連,文化上相互交融和影響,共同促進了荊楚文化的發展,可以説曾隨文明是荊楚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多種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才形成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

    圖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方勤。

  據悉,1991年,22歲的方勤從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湖北,從基建考古工作起步,歷經考古研究所、文物管理委員會,一直耕耘在考古一線。2013年,他開始擔任湖北省博物館館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青年時期的方勤就曾埋下“初心”:要在有生之年,盡全力挖掘、研究、推廣長江中游文明。他曾在採訪中説,對於考古人來説,一個遺址需要一群人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付出和探索。但這是一生不捨的事業,更是一種使命。

  近日,癸卯年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將在湖北隨州舉辦。方勤説,尋根節代表了大家對祖先的敬重,對文化的傳承,是向海內外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好的載體。一方面可以對炎帝文明及以曾隨為代表的青銅文明進行進一步的傳播,另一方面也可推動學術界對荊楚文化、對長江中游文明進行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文字:吳文華 視頻:劉生輝、李昌碩)

【糾錯】 【責任編輯:連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