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人工心臟”助力 武漢63歲患者重獲新生-新華網
新華湖北 > 正文
2023 06/08 16:10:05
來源:新華網

國産“人工心臟”助力 武漢63歲患者重獲新生

字體:

  患者吳先生術後恢復良好,比出勝利手勢。新華網發

  新華網武漢6月8日電(連迅、鄒亞琴)日前,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植入了國産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的吳先生(化姓),順利從重症監護室轉到普通病房,開始進一步康復治療。

  63歲的吳先生來自武漢市。由于患有缺血性心肌病這一終末期心臟病,吳先生的心功能僅達到正常人的1/3水準,隨時猝死風險很大。去年10月,吳先生突發心梗,但治療後效果並不理想。他心功能很差,呼吸極其困難,幾乎不能平躺,且病情迅速惡化,發展成為缺血性心肌病。僅半年時間,吳先生就因反覆心衰住院3次。

  今年3月,吳先生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醫院心血管外科就診。全面檢查後,醫生發現吳先生病情不容樂觀:其左心室收縮功能明顯降低,心臟擴大,左心室射血分數僅23%,只達到正常人的1/3。吳先生心臟近乎“罷工”,生命岌岌可危。更糟糕的是,吳先生長期心衰,肺淤血伴有大量胸腔積液,而且肺部感染嚴重,並不適合做心臟移植手術。

  由于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差,吳先生陷入了絕望。經過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心血管內科、超聲影像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專家反覆討論,並對其右心室功能、呼吸功能、肺動脈壓力和阻力等指標進行詳細評估後,治療團隊給出了給吳先生植入“人工心臟”的建議。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學科帶頭人、首席專家王志維教授介紹説,“人工心臟”是在患者原有心臟的心尖處植入一個“泵”,這個“泵”通電後會高速運轉,通過一根人造血管將血液泵入主動脈送向患者全身,從而維持患者人體血液迴圈。這樣,患者幾近衰竭的心臟就可以“歇口氣”,得到休息。

  “人工心臟”植入的位置和角度十分重要。最優方案是對著二尖瓣口、平行于室間隔。在對吳先生實施“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超聲影像科等專家反覆評估確認,最終制定了植入方案。5月31日,在麻醉科、手術室的通力配合下,心血管外科王志維、吳智勇、阮永樂等手術團隊耗時2小時,為吳先生植入了“人工心臟”,並順利開工運轉。

  術後第1天,吳先生拔除氣管插管。術後第2天,吳先生開始正常進流食。術後第6天,吳先生可以下床活動進行踱步鍛煉,並順利轉到普通病房進一步康復。

  “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首次為患者實施國産第三代‘人工心臟’手術。”王志維説,此次使用的國産最新一代左心輔助係統,係我國自主研發産品,重量僅180克。這一産品裝置沒有實體軸承,可減輕對患者血液成分的破壞,降低患者術後出血和血栓並發症的發生率。

  據王志維介紹,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約有1300萬名心衰患者,其中終末期心衰患者佔6%。對這些患者而言,藥物治療和常規手術治療基本無效。在心臟移植供體緊缺的情況下,植入“人工心臟”為心衰患者增加了一種選擇。目前“人工心臟”主要是左心室輔助裝置,只針對于左心衰患者使用,並不適用于所有心衰患者。且左心衰患者植入前,還需要評估右心室功能、肺部情況等一係列指標。

【糾錯】 【責任編輯:連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