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飛閱長江國社@湖北融媒體炫直播新華訪談手機網欄目中心創新業務品牌活動

勞動者之歌|郭鋒:穿街過巷遞送“人間煙火”

2023年05月03日 20:50:43 | 來源:新華網

  傍晚,“飯點”到了,停在武漢市武昌區機安社區職工之家門口的一輛輛電動車陸續出動。

  穿上藍色工裝、兜裏塞個充電寶、戴好頭盔、檢查餐箱……餓了麼外賣騎手郭鋒站在電動車前,用手機點擊“上線”,片刻就被派了四個訂單,他迅速上車,向第一個取餐點奔去……

  外賣騎手郭鋒在送餐途中。新華社記者熊翔鶴 攝

  “常説一日三餐要按時吃飯,我們外賣騎手的飯點永遠做不到這一點。”直到晚上八點,晚餐高峰期結束,郭鋒才有時間停下來吃口飯。

  2016年,38歲的郭鋒辭去老家湖北荊門的工作,來到武漢餓了麼漢街站,成為一名外賣員。

  “送外賣,遠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剛開始不認識路,也不會用導航,有一次手上有七八單,不懂得怎樣規劃路線,一單送完再送下一單,結果導致後面好幾單超時,急得我團團轉。”

  郭鋒出發前核對訂單。新華社記者程敏 攝

  記不住路,多背幾遍;時間緊張,加速跑;為防潑灑,在餐箱裏放置隔板和掛鉤……6年多來,郭鋒平均每天送出五六十單,漢街站點20平方公里的街巷名稱爛熟于心,他成了片區的“活地圖”。

  穿街過巷,風雨兼程,個頭近一米九的郭鋒,拎著餐品健步如飛,臉上始終挂著笑容。“您好,您的外賣到了,祝您用餐愉快!”每送完一單,他內心便覺得踏實和快樂。

  “雖然辛苦,但我們的職責就是做好服務,按時將餐品送到每一個客戶家裏。”郭鋒説。

 

  郭鋒在檢查物品(4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之時,郭鋒沒有回荊門老家過年,而是選擇留在武漢,帶領7名外賣小哥不辭辛勞奔走街巷,為市民們送去急需的物資。在他的帶動下,站點的幾十位騎手現在仍堅持利用空閒時間到社區做志願服務。“作為一名黨員、退伍軍人,社會需要的時候搭把手、出份力,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郭鋒説。

  記者採訪了解,平日裏,郭鋒的電動車上總帶著扳手、螺絲刀等工具,別的騎手遇到問題,都會想到找他幫忙。“他就是我們的‘及時雨’。”騎手張菡説。

  2017年,郭鋒被任命為漢街站站長,負責站點內騎手的統籌調度,擔子更重了。

  郭鋒在小區裏送外賣(4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趙浩剛入職時,第一天送餐就接到了6次郭鋒打來的電話。“郭站長在後臺發現我迷路了,主動打視頻電話過來,教我認路。得知我手裏訂單太多送不過來,他又主動提出幫我送,還專門選路程遠、樓層高的訂單,把較輕松的活兒留給我。”

  同時接到多單怎麼規劃配送線路,餐品灑了怎麼處理,聯繫不上顧客怎麼辦……送外賣的技巧藏在一個個細節裏,郭鋒不厭其煩地將自己的經驗教給每一個新人。“請記著,工作中,尊重的態度十分重要,多用‘您’‘請’‘麻煩’等話語,顧客心裏會舒服很多。”

  2022年,郭鋒辭去站長職務,重新當一名外賣小哥。“比起坐在辦公桌前,我更享受走街串巷送外賣的時光,這樣也有更多自由的時間陪陪家人。”他説。

  郭鋒在一家商店核對訂單,收取要送的物品(4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日前,這位步入中年的外賣“小哥”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這些年,郭鋒欣慰看到社會發生的可喜變化,比如不少地方建起了職工之家、愛心驛站,讓外賣員、快遞員有了歇腳喝水的地方,有的商家還為外賣員就餐提供折扣和免費茶飲。“最開始時,很多人叫我們‘送外賣的’,聽著心裏有點不好受,現在大多數人會喊一聲‘小哥’,送完餐聽到的‘謝謝’也越來越多。善意和暖意,是相互傳遞的。”郭鋒説。

  郭鋒在送貨路上(4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郭鋒在一家商場店鋪取到外賣訂單物品,準備送貨(4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郭鋒(右)和同事一起查看完成訂單情況(4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記者:熊翔鶴、潘志偉

  報道員:陳田浩

  編輯:廖翊、李爭艷

勞動者之歌|郭鋒:穿街過巷遞送“人間煙火”-新華網
郭鋒欣慰看到社會發生的可喜變化,比如不少地方建起了職工之家、愛心驛站,讓外賣員、快遞員有了歇腳喝水的地方,有的商家還為外賣員就餐提供折扣和免費茶飲。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14021129586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