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來漢留漢創新創業大學生達到205.9萬人,連續五年實現人才凈流入。在國際刊物《自然》雜誌日前發布的最新全球科研城市排行中,武漢位列全國第5、全球第11,相較2021年全球排名前進4位
2022年武漢市凈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000家、總數突破1.2萬家,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比超過27%,科技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已成為武漢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量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廖君 熊琦 龔聯康
1976年,武漢郵科院一個簡陋實驗室裏,一根長度為17米的“玻璃細絲”從科研人員手中緩緩流過。這是中國第一根石英光纖,也是引領今天以光谷為前沿的武漢光電子信息産業加速邁向萬億級規模的“第一束光”。
2022年,武漢獲批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在高新技術産業快速發展帶領下,2022年武漢地區生産總值達1.9萬億元左右,位列全國第八,以4%的增速領跑GDP十強城市。2022年底,在國際刊物《自然》雜誌發布的最新全球科研城市排行中,武漢位列全國第5、全球第11,相較2021年全球排名進4位。
2023年新春伊始,圍繞科技創新,武漢定下了一系列新目標: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3000家,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1.5%以上……“追光”35年的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又稱中國光谷)將目光瞄準建設世界級科技創新策源高地;依託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百萬在校大學生等強大智力資源,武漢加速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帶動武漢都市圈成為引領湖北、支撐中部、輻射全國、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長極。
打造人才高地:連續五年實現人才凈流入
1月31日,位於武漢硚口區的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有限公司,“90後”女博士孫清雲正全神貫注地將一種新研發的涂層材料,沉積到一件件試驗樣片上。“今年項目正式驗收後,我們會加快進行産業轉化,這種涂層材料有望將國産航空發動機空心葉片的耐高溫腐蝕性能提升2倍以上。”孫清雲説。
兩年前,從武漢理工大學博士畢業的孫清雲,收到許多省外大企業發來的邀請,提供的薪酬待遇、工作環境一度讓她心動,但她最終仍選擇入職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有限公司薄膜材料事業部。她説,在武漢學習、生活多年,熟悉這個城市,武漢也有相關的産業配套基礎,加上推出了特別實在和優惠的引才政策,最終決定留在這裡。
作為國家重點實驗室骨幹成員,孫清雲入選“武漢英才”計劃。不久前,她享受了市區兩級疊加的人才優待政策,搬進了距離單位僅3公里的人才公寓。“市場價月租要3000多元的精品公寓,只需530元就能入住。冰箱、空調、熱水器、洗衣機等家電一應俱全。”孫清雲説。
曾幾何時,武漢擁有百萬在校大學生,每年留漢就業創業的人數不到十分之一。
“留住大學生,才能留住未來。”為了扭轉人才利用率低、人才外流嚴重的局面,從2017年開始,武漢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買房租房可打八折、落戶僅靠一證、近500家企業帶頭落實大學生最低年薪標準……
2021年5月,作為經武漢市委、市政府批准的市屬國有企業,武漢人才集團有限公司高規格成立,力爭年引進高端人才1000人次,服務知名機構1000家,人才大數據庫達到1000萬量級。
隨着城市知名度躍升,投資信心和意願進一步增強,武漢展露出日益強大的吸引力。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來漢留漢創新創業大學生達到205.9萬人,連續五年實現人才凈流入。
“通過外引內培、市區多層次人才政策接力支持,企業建起了完備的人才梯隊。”武漢睿芯特種光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尤説,得益於關鍵人才的引進,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在國內率先掌握了從光纖預製件製備、稀土摻雜、拉絲到光纖測試的所有核心技術。
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選擇與武漢“雙向奔赴”。
“90後”徐華生從深圳回來,參與國內首條完全自主的氫能雙極板焊接自動化産線;“90後”曹思洋返漢後進入企業,參與國內首&超薄玻璃微納切割設備研發;“80後”程偉從海外歸來,現擔任華工激光副總工程師……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韓翼認為,武漢持續優化人才生態,越來越強的人才引力,正為科技創新提供強大支撐。
位於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的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大樓(2022年7月9日攝) 程敏攝/本刊
培育戰略科技力量:聚焦科創中心建設成勢見效
早春時節,武漢依舊寒意料峭。走進東湖高新區東部的湖北東湖科學城工地,施工建設如火如荼。在科學城核心區——光谷科學島,科創中心一期項目主樓已建至8層,高低林立的塔吊有序吊送建材。身着反光背心、頭戴黃色安全帽的建築工人奔忙在樓體各處。從空中俯瞰,科學城“一縱兩橫一環”7條骨幹道路已連網成環,100平方公里的規劃區宛如一片“菱形樹葉”,葉脈紋理日漸分明。
眼下,武漢市2023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陸續開工,東湖科學城一批科創&&及創新項目穩步推進,脈衝強磁場大科學裝置優化提升項目啟動建設,五大湖北實驗室實體化運行……東湖高新區大膽創新、勇於創新、包容創新的氛圍已成氣候,創新力量更加集聚,科技創新勢能不斷加快向發展動能轉化。
圍繞科技創新,《2023年武漢市科技創新工作要點》定下了一系列新目標,聚焦“科創中心建設成勢見效”“科技創新工程深入實施”“産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科技創新生態加快優化”四大目標,圍繞“加快推進科創中心建設”“加快培育戰略科技力量”等九個方面列出22條具體任務。
其中圍繞“加快推進科創中心建設”提出,推動東湖科學城建設加力提速。加強與武漢新城規劃銜接,推進光谷科學島骨幹路網成形。啟動武漢新城中心片區科學社區、科學論壇等十大亮點項目,推進中心片區科創地標整體亮相和科創功能全面搭建。
“希望到2025年,東湖科學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集聚一批戰略科技人才,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企業,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重大進展,助推武漢新城世界級科技創新策源高地建設,引領中部地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形成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科技力量。”武漢市科技局科技創新協調處負責人説。
2月初,在位於東湖高新區的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本部大樓,部分辦公區域正在完成最後的施工,為即將入駐的一批企業聯合創新中心提供承載空間。
沒有既有經驗,沒有現成模式,與企業做朋友,共同探索融合創新資源、催化創新要素、構建創新生態的特色科創之路……作為武漢市重點打造的新型研發機構,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致力於推進産業創新體系建設,期待運用&&優勢和制度靈活性,持續促進武漢乃至整個湖北的科技創新事業。
“做政府不能做、高校不去做、市場做不了,但科技創新又必須要做的事情。”武創院院長李錫玲介紹,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索,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已經形成了“首席科學家+項目經理”“技術+資本”“內部跟投以及合同科研”等創新工作模式,着力打通從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到産業發展的全流程。
自2022年4月啟動運行以來,武漢産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已組建成立專業研究所7家,企業聯合創新中心10家,産學研和公共技術服務&&4家,投資轉化科技成果50項,投資孵化高科技企業30家;院士專家領銜的高水平人才團隊引進取得突破,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10個,創新創業人才130餘人;跨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取得突破,與京津冀、大灣區6家高水平創新機構或組織建立協同創新網絡;科技金融支撐體系建設取得突破,與50余家頭部基金管理機構對接合作,參與組建3隻專業基金。
“未來5年武創院還將建設不少於50家專業研究所,將吸引集聚至少50位院士,形成戰略科學家集群。”李錫玲説。
創新成果轉化:為武漢經濟發展提供“最大增量”
1月28日,春節後的首個工作日,位於武漢理工大學科技園內的“半導體熱電芯片中試&&”已全線運轉。
就在不久前,“半導體熱電芯片項目”順利完成中試,功耗低於國際行業水平的30%,已獲得國內知名光模塊廠家的批量訂單。這一切,離不開武漢市科技局兩位科技成果轉化聯絡員的“火眼金睛”。
2020年起,武漢市科技局啟動了科技成果轉化聯絡員工作,54歲的劉元林、胡文莉是第一批加入聯絡員隊伍的科技局幹部。身為武漢理工大學校友又是工科出身,劉元林很快便摸到了“門道”。
“張清傑院士團隊的項目,核心技術為高性能、低成本半導體熱電材料製備,對我國下一代光通信、無人駕駛、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至關重要。”劉元林説,由於其製造技術門檻高、製作工藝複雜、生産難度大,國內尚無廠家能夠生産。
意識到該項目的戰略意義,二人及時會同多方做好轉化聯絡,為解決項目早期融資,每天往返高校、企業和投資機構等溝通對接。項目最終獲得了市區兩級財政2000萬元的經費及相關補貼,國內第一條“半導體熱電芯片中試&&”得以落地。眼下,這一“半導體熱電芯片中試&&”芯片年産可達50萬片。
兩年多來,220名“科技紅娘”已覆蓋在漢重點高校院所和各區産業園區、重點企業,成為校地對接“聯絡員”,成果蒐集“偵察兵”,成果轉化“經紀人”,院士專家“服務員”,對接科技成果轉化項目617個。2022年武漢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300億元。
“2023年,武漢市將以‘揭榜挂帥’的方式實施10個科技重大專項,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單個項目最高支持3000萬元。”武漢市科技局局長盛繼亮介紹,擬攻關領域初步確定為新型顯示、特種光纖、航天動力系統、5G+工業互聯網、工業軟體、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動物疫苗、生物工程、碳中和等10個方面,由科技企業和高校院所組成的創新聯合體“挂帥”揭榜。
減稅降費、成本補貼、力促融資成本下行……為進一步激發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動力潛能,武漢市2023年還將繼續拿出“真金白銀”。《2023年武漢市科技創新工作要點》要求推廣“2+X”科技信貸服務體系,綜合運用政府風險補償、成本補貼、業務獎補等手段,力爭科技貸款餘額增幅不低於10%,加大對科創工作的資金支持。
科技創新蓄勢突破,動能轉換提速快進。2022年武漢市凈增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000家、總數突破1.2萬家,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比超過27%,科技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已成為武漢經濟發展的最大增量。
“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國家構建區域創新高地的重大布局,既是賦予武漢的重大使命,也是推動武漢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武漢市有關負責人&&,武漢將統籌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加大對高校院所、科技企業的支持協作,積極培育戰略科技力量,加快把武漢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