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飛閱長江國社@湖北融媒體炫直播新華訪談手機網欄目中心創新業務品牌活動

人勤春早“菜籃”穩——武漢市郊蔬菜基地春耕一線見聞

2023年02月18日 10:05:20 | 來源:新華網

  初春時節,萬物復蘇。武漢東西湖區的蔬菜基地進入一年之中最繁忙的時候。農戶選種、嫁接、施肥;瓜果蔬菜發芽、生長、結果,一派生機盎然的忙碌景象。

  維農種苗生産基地佔地約300畝,每年服務農戶約5500戶。走進基地育苗溫室,一陣暖意撲面而來。一排排溫床上整整齊齊長滿嫩綠的小芽。“這裏的溫度恒定在20攝氏度左右,是種苗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維農種苗生産基地生産主管楊佩説。

  2月15日,楊佩向記者展示瓜苗。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2月是出苗最集中的時間,也是工人們最繁忙的時候。”楊佩説,目前西瓜、黃瓜、茄子等春夏季蔬果苗的訂單已訂購600萬株,預計4月之前完成交付。

  幾名工人正在溫床邊嫁接西瓜苗。他們掐去葫蘆苗的芽尖,劃開一個小口,將西瓜苗插入。操作十分精細,工人卻手指飛快,轉眼間,一托盤苗株就嫁接完成了。“熟練的工人一天可以嫁接4000株左右。”楊佩介紹説,嫁接之後的西瓜可以獲得葫蘆的優勢,長出更發達的根系,同時減少病蟲害。

  2月15日,維農種苗生産基地的工人正在嫁接西瓜苗。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在強鑫蔬菜産銷專業合作社的大棚裏,生菜翠綠、番茄粉紅,各類蔬菜長勢喜人。大棚旁,工人們正在搬運一袋袋新到的有機肥。

  “這裏是‘兩減’示范基地,我們用有機肥代替復合化肥,安裝殺蟲燈和粘蟲板減少農藥用量。”強鑫蔬菜合作社理事長趙禮強説,改用有機肥之後,施肥量增大,蔬菜長得也更慢。但産出的蔬菜品質高、口感好,更綠色健康。

  2月15日,強鑫蔬菜合作社的工人正在搬運有機肥。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武漢東西湖區是全國首批農業現代化示范區,也是武漢市重要的蔬菜産地,被稱為武漢市民的“菜籃子”。2022年全區蔬菜播種面積達23萬畝,産量達55萬噸。除了産量大,東西湖區的蔬菜産業還在種植模式、品種研發等方面探索出許多新成果。

  在維農種苗生産基地新建的“蔬菜工廠”,佔地45畝的廠房裏用無土栽培的方式種植了各類蔬菜。這些蔬菜整齊排布在培育架上,根部流動著精準調配的營養液,一塵不染的葉片翠綠舒展。

  2月15日,工作人員在蔬菜工廠採收葉菜。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目前這個工廠一天可以産出約300公斤精品蔬菜。”楊佩説,用科技的手段探索工廠化種植蔬菜的新模式,人為創造出一個穩定的生長環境,可以讓人們一年四季吃到各類蔬菜;同時,這種種植方式也更環保,減少農藥化肥等對環境的污染。

  在金色惠農生態農業合作社,試驗田裏的“迎春豌豆”剛剛收獲完畢,記者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豆莢,輕輕一捏,跳出幾粒鮮嫩的豌豆,放入口中,清甜爽脆。

  2月15日,王建兵向記者展示豌豆種子。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這一豌豆新品種是我們聯合江漢大學湖北省豆類(蔬菜)植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專家共同研發的。”合作社創始人王建兵説,“迎春豌豆”是通過對61種豆類植物選優、雜交、嫁接得來的,預計2024年大面積推廣上市。

  王建兵説,武漢老百姓過去常説“小麥黃吃豌豆”,很快不用等到秋天,本地産的新鮮豌豆就能端上春天的餐桌了。(記者萬芃琦)

人勤春早“菜籃”穩——武漢市郊蔬菜基地春耕一線見聞-新華網
維農種苗生産基地佔地約300畝,每年服務農戶約5500戶。走進基地育苗溫室,一陣暖意撲面而來。一排排溫床上整整齊齊長滿嫩綠的小芽。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14021129375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