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飛閱長江國社@湖北融媒體炫直播新華訪談手機網欄目中心創新業務品牌活動

聚焦高質量發展丨武漢市江漢區:奮力譜寫現代化卓越城區新篇章

2023年01月15日 10:36:29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武漢1月15日電(胡誠、張潘、朱素芳)剛結束不久的武漢市江漢區兩會,向全區人民交出一份可喜“答卷”:2022年,江漢區經濟仍呈良好發展態勢,GDP規模保持中心城區前列,前三季度GDP增速排名中心城區第一……

  歷史上的江漢,是武漢城市近代化的起點。“千檣萬舶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見證了當時的繁盛。今天的江漢區,依然卓越不凡:以佔武漢市0.33%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全市近10%的GDP和財政收入,是湖北省經濟密度最高城區。近年來,江漢區“厚植優勢,補齊短板,精明增長,品質發展”,一方面做優做強商貿業、金融業等傳統優勢産業,另一方面堅持創新驅動,加速“數字化轉型”,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奮力譜寫現代化卓越城區新篇章。

  武漢市江漢區奮力譜寫現代化卓越城區新篇章。新華網發

  “首店經濟”助力,消費全市第一

  暮色降臨,武漢市江漢路步行街盡顯繁華。四處攢動的人群伴隨濃濃的煙火氣,讓這條國內知名的百年商業老街顯得愈加生動。流光溢彩中,大片歐式建築的商業門店,眾多個性化十足的概念店、體驗店、定制店、旗艦店,成為時尚潮流集聚區,吸引眾多游客來此游玩、消費、打卡。

  今年元旦假期,江漢路步行街區總客流量達98萬人次,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14%。人們明顯感覺到,街頭的人氣和煙火氣越來越旺。

  這是江漢區消費回暖的一個典型場景。

  商貿業發達自古就是江漢優勢。這裡自明朝開埠以來,便是中國著名的大商埠、華夏“四大名鎮”之一老漢口的發源地。如今,這裡仍是武漢市商業最發達、城市最繁華的中心城區。

航拍武漢市江漢區。新華網發

  今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江漢區“國家中心城市消費中心”地位愈加凸顯。

  為提振消費,江漢區多措並舉,各種時裝節、購物節、音樂節、美食節等系列主題消費活動輪番舉行,配合免費發放的電子消費券,掀起一波又一波消費熱潮。

  “首店經濟”作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正帶動江漢區不斷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推動江漢區商業消費提質升級——

  2022年,全國首家比亞迪“迪空間”、湖北首家蘋果直營店等113家知名首店,在江漢區搶灘布局,數量佔武漢市一半以上,居全市第一。江漢區越秀國金商業街、范湖萬達廣場登場運營,夜經濟指數持續領跑全市。2023年,江漢區計劃再引進150家以上知名首店和連鎖品牌。

  目前,江漢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全市第一,是湖北省首個年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千億的城區。

  “瘦身健體”蓄力,城區功能更優

  版圖面積小,人口密度大,經濟密度高,是江漢區的資源稟賦特色。

  依靠人口和功能積聚,江漢區享受到了發展紅利。但隨着人口過度密集,發展空間不足,經濟效能低下,生活品質下降等“大城市病”隱憂凸顯。

  做優主城區,有序紓解中心城區非核心功能。江漢區找到了一條“産城人協調發展”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持續推動城區轉型升級。

  開展連片舊城改造,堅決推進“騰籠換鳥”……一大批傳統製造、批發市場等傳統産業及非核心功能向外疏解。一個個工業廠房遺址,崛起各類文化創意産業園,僅紅T時尚創意街區,便匯聚了100余家文化創意設計類企業扎堆。

武漢市江漢區紅T時尚創意街區。新華網發

  一些地段好的老舊小區,政府按市場化方式收購房源,重新裝修後作為人才公寓,讓“才聚江漢工程”落地生根。江漢區委書記李湛介紹,過去幾年裏,江漢區共吸引了超過20萬畢業大學生就業。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過去老齡化嚴重的江漢區,如今年輕人口的比例上升到中心城區前三。人口結構“年輕化”,為江漢區發展增添了無限活力。

  産業發展上,現代金融、現代商貿、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唱響增長“主旋律”。

  ——新引進6家金融總部機構,金融業“體量”增大,武漢金融城建設步穩蹄疾。

  ——新引進各類500強總部4個、外向型産業項目5個,盒馬科技、萬禦安防、萬邦數字能源、冰輪科技等一批全國性或區域性總部落戶江漢。

  ——樓宇經濟爆發“生長力”,2023年有望達到31座“億元樓”刷新經濟密度……

  經過“瘦身健體”,江漢區現代産業體系蓄力強勁,服務業增加值、金融業營業收入在全省率先突破千億元,成為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示範典型。單位面積GDP在8年間增長115%,經濟密度居全省第一。

江漢區數字經濟展示中心。新華網發

  數字經濟發力,動能轉換強勁

  把手機放在5G智慧燈桿特定位置,即可享受免費無線充電;AI停車導視系統,方便游人快速找到周邊停車場;客流攝像機可以實時掌握人流量……漫步百年商業老街江漢路步行街,滿滿的“黑科技”給人帶來別樣的新潮體驗。

  近年來,江漢區加快布局數字經濟,作為破解土地空間資源束縛的“鑰匙”。

  2022年,江漢區與長江産業投資集團達成“雙百億”戰略合作,設立30億元數字經濟産業基金,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核心産業發展;國家區塊鏈發展先導區核心承載區啟動建設;中貝通信信息産業化基地、微立方近零碳創新産業園、武漢區塊鏈融合創新産業園等一批新項目即將建成投用……

  2022年9月,國泰漢口科創中心開園,已吸引16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和項目落地,目前入駐率已近60%,其中八成以上企業來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主要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經濟等領域。

  菱角湖畔,規劃建設中的武漢首個元宇宙主題産業園,計劃引入100家元宇宙及數字文化上下游企業,力爭培養元宇宙和數字文化專業人才1000人,帶動大學生就業達3000人次。

  憑藉“網”“雲”“智”“鏈”等數字産業,江漢區數字經濟總量佔地區生産總值超過44%,轉型升級更明顯,發展動能更強勁。

  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更加秀美

  平均容積率2.58,綠地率高達38%,人均綠地面積6平方米,區域內布局多個綠化廣場和公園組群……

  從空中俯瞰武漢中央商務區,在密集的路網與高聳的建築中,“綠色基因”隨處可見。

航拍武漢市江漢區常青公園。新華網 張潘 攝

  這是江漢區城市良好生態環境的一個縮影。

  “城市的核心是人”。近年來,江漢區秉承“人民城市”理念,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根本目的。

  城市治理更智慧。日前,江漢區“全域智能運營”城市治理模式,被中國通信企業協會評為2022年“最佳創新先鋒案例”;“智慧江漢”綜合指揮中心項目初步設計入選“優秀創新應用案例”。這些都為國內城市基層治理提供了優質樣本。

  2020年,江漢區率先在武漢市推進“物業城市”改革,引入江漢城資市場化主體,探索“全域智能運營”城市治理新模式。

  2022年,江漢區“物業城市”改革擴面推進,目前,全區共有243個老舊小區納入“物業城市”整體管理服務。

  與此同時,借助“智慧江漢”綜合指揮&&,“物業城市”服務正向園林綠化、水務治理等領域拓展。如通過引入國內先進的無人清潔船、水下機器人、下風口智能設備、無人充電岸基等智能硬體,用高科技手段解決轄區內六個封閉湖泊水體自凈能力不足難題……

  以“智慧大物管”建立全域聯動機制,江漢區已形成人、機、場景“一張網”的治理新格局,城市管理數字化、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

  漫步江漢,城市繁華與詩意棲居相伴,高樓林立與藍天碧水相融。曾經的“工業銹帶”轉型為“生活秀帶”“發展繡帶”,綠色生態成為城市“名片”,城市智慧管理更精細、更便利。一個宜居、韌性、智慧的現代化江漢正在徐徐展現。

聚焦高質量發展丨武漢市江漢區:奮力譜寫現代化卓越城區新篇章-新華網
近年來,江漢區“厚植優勢,補齊短板,精明增長,品質發展”,一方面做優做強商貿業、金融業等傳統優勢産業,另一方面堅持創新驅動,加速“數字化轉型”……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79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