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飛閱長江國社@湖北融媒體炫直播新華訪談手機網欄目中心創新業務品牌活動

聚焦高品質發展|武漢:名副其實的“濕地上的城市”

2022年11月03日 08:40:03 | 來源:新華網

圖為武漢長江與城市濕地風光。新華網發 鄒幼勤 攝

  新華網武漢11月3日電(肖進安、夏國燕)11月5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將在武漢舉行。以綠為脈,以水為魂,以文為韻,武漢這座“濕地之城”,將向參會者展示其靈動、多彩的生態底色。

  在武漢,濕地是穿城而過的長江和漢江,是星羅棋布的湖泊,是珍稀瀕危水鳥的棲息地和越冬地,更是人們家門口的一灣鄉愁。在春天百花爭艷的城市公園,在夏日荷葉田田的湖岸荷塘,在秋天悠悠揚揚的江畔蘆葦蕩,在冬日候鳥紛飛的江邊洲灘,人們和濕地相遇,欣賞濕地之美,享受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時光。

圖為東湖國家濕地公園老鼠尾景觀。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供圖

  武漢是中國中部中心城市、長江中遊特大城市,也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綜合交通樞紐和歷史文化名城,常住人口1300余萬人,是全球43個“國際濕地城市”之一。

  “國際濕地城市”申報標準十分嚴苛,其中包括必須至少擁有一處國際重要濕地,且行政區域內濕地率在10%以上,濕地保護率不低于50%。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作為人口數量超過千萬的“國際濕地城市”,不僅國外絕無僅有,就連國內,也只有合肥和南昌人口接近千萬。

圖為沉湖國際重要濕地。新華網發 魏斌 攝

  時間回到10年前,2013年,沉湖濕地成功申報國際重要濕地。此後,武漢先後晉升了5個國家濕地公園,包括東湖、後官湖、藏龍島、安山、杜公湖等,加上2007年獲批的金銀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武漢成為我國唯一一個既擁有國際重要濕地,又擁有6個國家級別濕地公園的省會城市。

  2017年,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成立了野生動植物與濕地保護管理處,武漢濕地保護有了專門的政府機構。2018年,武漢市政府出臺了《武漢市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這標誌武漢濕地進入全面保護階段。

圖為武漢月湖風光。新華網發 鄒幼勤 攝

  2019年,在獲得《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舉辦權後,武漢市成立了由市人民政府市長任組長的市創建國際濕地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衝刺“國際濕地城市”的創建。

  2021年,武漢大力推進“濕地花城”建設,通過修復濕地生態、建設濕地公園、打造花漾片區等工作,描繪“江風湖韻、山清水秀、樹茂花繁、人在園中”的山水園林新畫卷。

  從2010年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出臺《武漢市濕地自然保護區條例》,到2022年6月獲得“國際濕地城市”稱號,通過不斷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城市與濕地相融共生,久久為功,武漢市濕地生態功能、生物多樣性以及管護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武漢境內江河縱橫、百湖密布,擁有165條河流、166個湖泊。同時,武漢擁有5個濕地自然保護區,10個濕地公園,濕地面積為16.25萬公頃,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8.9%。武漢是國內擁有國家級濕地公園最多的省會城市,濕地遍布全市13個行政區。

圖為天興洲的黑鸛。新華網發 魏斌 攝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武漢市棲息著野生動物432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6種,包括青頭潛鴨、東方白鸛、黑鸛、白冠長尾雉、中華秋沙鴨、卷羽鵜鶘、黃胸鹀、烏雕等17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生長著維管束高等植物408種,其中包括野菱、野蓮等4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武漢沉湖濕地是地球上同一緯度湖泊群中唯一一處典型淡水湖泊和沼澤濕地,被專家譽為“濕地水禽遺傳基因保存庫”。作為全球九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路線的重要站點,沉湖最多時有8.5萬只冬候鳥。

圖為沉湖內的候鳥群。 新華網發 魏斌 攝

  自2014年在長江以北的黃陂祁家灣首次發現巢穴以來,青頭潛鴨這個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瀕危動植物紅皮書的極危物種,2022年5月在長江以南的東湖高新區豹澥湖再次被發現,種群數量達110余只。而作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黑鸛,已連續9年在天興洲越冬,記錄到的最大數量達38只。這些珍稀動物的繁殖和棲息軌跡證明武漢濕地生態狀況日趨穩定。

  武漢地處4000年前形成的古雲夢澤,滄海桑田使得武漢成為“一座濕地上誕生的城市”。如今,武漢已然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濕地之城,豐富而獨具特色的濕地資源,成為推動這座人口千萬級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品質發展的比較優勢,也彰顯著武漢生態宜居的英雄城市形象。

圖為武漢漲渡湖濕地。新華網發 張斌 攝

聚焦高品質發展|武漢:名副其實的“濕地上的城市”-新華網
以綠為脈,以水為魂,以文為韻,武漢這座“濕地之城”,將向參會者展示其靈動、多彩的生態底色。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55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