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頻道資訊

湖北頻道>資訊>正文

- 2022 -

05/09

11:04:40

農田“守望者”——記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個人丁國田

來源: 湖北日報

農田“守望者”——記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個人丁國田

2022-05-09 11:04:40 來源:湖北日報

  從良種推廣、試驗示范,到糧油作物面積穩定55萬畝、産量12.5萬噸,他為家鄉糧食作物增産增效獻智出力;從弱冠之年奔赴一線,到兩鬢斑白扎根沃野,他堅持初心不改,成為農田忠實的守望者。他,就是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個人、鄖西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丁國田。

  一本推廣筆記,記了34年

  6號到小河村查看玉米和大豆復合種植查苗補缺,7號到觀音鎮開展第三次小麥赤霉病防治,8號到關防鄉推廣“油稻輪作”……翻開筆電,工作計劃密密麻麻、清晰明瞭。

  歲月無聲,服務有痕。丁國田34年扎根一線,一個“農”字留在筆端、烙在心田。

  時光追溯到1988年,22歲的丁國田從原鄖陽地區農校畢業後,毅然選擇回到生他養他的土地——鄖西縣馬安鎮。由于當地自然條件較差,加上良種、科學種植普及率不高,糧食産量問題仍是擋道的“攔路虎”。

  “發揮所學,把産量提上去。”丁國田暗下決心要改變現狀,他向老站長提議,推廣水稻“兩段育秧”。丁國田靠著雙腿走遍25個村,踏遍無數個田埂、推廣新種子,下田地、講述新技術,但群眾似乎並不買賬,“才從學校出來的娃,會種什麼田?”“老種子怪好的,新種子還要花錢,種了有保障?”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丁國田租用種糧戶陳敬貴家3分地,劃分為十幾個棚,開展育秧試驗。浸泡“汕優63號”谷種、拌營養土、整理育秧池、撒子出苗……

  一周後,多數秧苗青青、長勢良好,但有兩棚秧苗卻纖瘦發黃。春種日頭,夏種時。看著發黃的秧苗,急得陳敬貴直蹬腳,嘴裏不停念叨:“讓你不試,你偏不信,這要是誤了時頭那還得了。”

  問題出在哪裏?他找同行分析原因,邊聽邊問、邊學邊記,分析出因使用未腐熟的農家肥,導致營養土二次發酵使秧苗“受燒”。有了這次教訓後,他便有了記筆記習慣,什麼種子、什麼配方、什麼時節播種、特別要注意什麼,他都清晰地記錄,這一記就是34年。

  藏糧于地,更需藏糧于技。丁國田深知“良種+新技術+新肥料”是提産增效的關鍵。隨後幾年,他分組分段繼續推廣“兩段育秧”和玉米地膜覆蓋等高産栽培技術,每個環節他都小心謹慎,他的試驗田將稻谷和玉米畝産分別提高了150、160余斤,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多數百姓開始接受新品種、新技術,陳敬貴更是把秧田擴大了兩倍。

  良法還需用好種。丁國田加大良種推廣示范力度,白天進村宣傳技術,晚上回到家,對照種子説明書,用鋼板印模照著刻印制作宣傳單,多次刻得手破血流,他仍咬牙堅持。丁國田總是説:“我的任務就是把良種推廣到千家萬戶,把新技術傳播到鄉間田野,讓農民種糧多打糧,有個好收成。”

  在技術員崗位磨練8年後,他成為馬安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負責人。在他帶領下,1998年,馬安站被評為湖北省最佳農技站。在馬安鎮,他一幹就是18年,當初不被認可的“小娃娃”,成了遠近聞名的“田專家”。

  2006年,他被縣農業局抽調至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參與全縣農技推廣工作,從配合參與到牽頭負責,這一幹又是16年。從小麥綠色高産高效示范、糧經飼統籌發展到紅薯等特色産業推廣,一項項新模式、新技術在鄖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他的25本筆電上清晰記載著34年的點點滴滴。

  一項農業技術,增産2357.2萬公斤

  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是鄖西縣四大主要糧食作物,玉米更是佔全縣耕地面積的45.9%。説起玉米的單産增産,三官洞蒿坪河村的陶宗文記憶猶新。“那時玉米每畝在200公斤上下,看著長勢不錯,産量就是提不上去,後來,‘丁技術’解決了難題。”

  2016年,全縣大面積種植玉米,在總體耕地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增産增收?丁國田深入農戶,走進玉米田調研,發現農戶每畝地種植玉米在2000-2500株之間,很難超過3000株,並且都是稀植大穗品種,看著玉米棒子個頭大,實質軸子粗、籽粒淺。

  新品種、新技術推廣迫在眉睫。他著手在玉米生産重點鄉鎮三官洞林區蒿坪河村開展玉米單行“一穴雙株”增密技術示范推廣。

  這麼密,會不會授粉結籽?會不會倒伏?多數農戶還是持懷疑態度,更有個別阻攔推廣。為了打消群眾顧慮,丁國田索性住在村上,租了陶宗文的兩畝地辦起“田間課堂”。“應用抗倒耐密中穗型品種,每畝地玉米種植密度比傳統種植增加1000株以上;玉米在7-9葉時進行化學控制,防倒伏;改‘一炮轟’施肥方式為底肥、苗肥、穗肥分期追施。”他每天在農戶的田埂上來來回回,耐心向農戶講解“一穴雙株”增密技術要點、操作規程,在示范的每個環節,他親自把關,現場操作,手把手地給鄉親傳授技術。

  功夫不負有心人,技術沒有白傳、汗水沒有白流。當年8月,示范田塊玉米長勢喜人、碩果累累。他組織種植農戶現場觀摩,現場學習的李大發感慨地説:“我種了一輩子的玉米,沒見過玉米栽這麼密,還長這麼好、産量高,這技術管用”。經測産,平均每畝單産536.8公斤,比當地傳統方式種植增産126.61公斤。僅此一項技術,使該縣玉米增産2357.2萬公斤。

  從事農業工作的34年裏,丁國田先後組織推廣“雙低”油菜、玉米等新品種30多個,玉米增密寬幅雙株等高效栽培技術20余項,爭取實施糧油項目20余個,示范推廣面積達41.5萬畝。

  一入“農”門,終身為農

  “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能推廣農業技術我覺得很幸運。”34年裏,丁國田走遍全縣286個行政村,專心示范促推廣,有時在示范田裏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日積月累下來,過早地落下了胃病不説,眼結膜也開始萎縮。“每到下午4點後,眼睛就像糊了一層紙,模糊不清,長期靠吃中藥緩解。”

  多年來,變化的是他眼鏡鏡片的厚度,從400度增加到850度,不變的是他對新品種示范、試驗的熱度,哪怕身體想“罷工”,咬咬牙,不給別人説,一樣能挺過。

  2018年8月,丁國田牽頭在離縣城40裏路遠的觀音鎮黃土梁村開展華試1號、雅玉青貯8號等10種玉米新品種種植試驗。頂著烈日,在連續開展幾個小時測産測量後,他的雙眼充血嚴重,胃病一同復發。當夜,氣候突變,風雨交加,他捂著胸口輾轉反側,心裏想著試驗田裏的玉米能否經受風雨“考驗”。第二天一早,他忍著胃疼,約上同事直奔基地,只為獲取對比試驗的“一手資料”。

  丁國田一心撲在工作上,對于家人,他更多的是自責和愧疚。1999年5月31日,丁國田進村推廣玉米高效種植技術,剛剛回到單位,接到弟弟來電:母親病危。他趕忙放下手中的活,急忙奔回家,但留給他的是終生遺憾,身在家鄉卻未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2015年年初,妻子做肺葉切除手術,他照顧一周後,便奔波于春播春耕的忙碌中。年末,同樣是在農技推廣一線,而錯過了與父親的最後訣別。父母在家就在,父母的最後時光,自己不能守護在身旁,這是他心中難以愈合的傷。

  34年的忘我工作,得到組織的肯定。2013年丁國田被鄖西縣委評為“百佳共産黨員”;2014年被十堰市委組織部、十堰市農業局列為“十堰市基層人才百人計劃農技專業技術人才第一層次人選”;連續6年被縣農業農村局評為“全縣農業工作先進個人”;2021年被農業農村部評為“2021年度全國糧食生産先進個人”。

  56歲的丁國田,雖然頭髮已然花白,眉頭的溝壑拖拽著疲憊的身軀,但對于農技推廣工作,他依然孜孜不倦、念茲在茲。

  “現在農業生産經營方式在改變,需要農技人持續在一線加強對農民的指導培訓,以技術革新推動農業增産增效。”丁國田一直在農技推廣路上深耕著、奉獻著。

  丁國田,正如他名字那樣,為國守好一方田。(鄒景根、付書傑)

分享至手機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3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