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百余專家打造思政授課“夢之隊”
2022-01-11 08:29:57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舉全校之力合開一門課,備課會堪比“華山論劍” 武大百余專家打造思政授課“夢之隊”

  2021年12月30日,武漢大學舉行集體備課會現場。曹海鋼攝

  12個學院百余名專家學者打造思政授課“夢之隊”,這是武漢大學推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教學大改革的一個縮影,也是武漢大學在教學組織上第一次嘗試舉全校之力合開一門課,更是國內高校探索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的又一創新。近日,課程改革集體備課會上15個專題首席專家團隊逐一登臺説課,師生代表們當起答辯評委犀利點評。一門課為何引起大動靜?背後又有怎樣的考量?

  多學科思維碰撞 備課會堪比“華山論劍”

  “富起來的中國,能否就此躺平?”“如何用3D思維講內容,用5D方式實現最大效果?”

  冬日暖陽,武漢大學珞珈山上,一間大教室內,多種觀點碰撞,氣氛格外熱烈。

  武漢大學第一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全覆蓋集體備課會上,來自不同學院的專題團隊進行著備課交流和思想碰撞。

  如何全方位重塑教學設計,充分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略高度、全新視野、歷史思維和原創貢獻。武漢大學正在“下一盤大棋”,在全國高校率先創新探索具有“武大特色”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

  法學院院長馮果團隊負責“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的建設;電子資訊學院院長龔威團隊負責“習近平關于科技強國戰略重要論述”專題的建設;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團隊負責“習近平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專題的建設;基礎醫學院劉萬紅團隊負責“習近平關于健康中國戰略重要論述”專題的建設……武漢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15個專題及思政課特聘教授團隊“陣容豪華”,按照設計,這一門課要實現對武大本科生授課的全覆蓋。

  “要讓一流科學家講身邊的科技創新故事!”

  龔威教授團隊已有5位“國字號”人才進行多輪備課準備,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院士表示還不夠,他當場表示,不僅自己要帶頭講,還要發動更多院士、校內外大專家登臺。

  15個專題集體備課“聯合行動”,各專題教學團隊不僅展示精心的教學設計,更從各學科專業角度提供了豐富的案例資源,“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畢竟“胸有成竹”,各專題普遍重視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比較視野、體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重視教學重點落腳到學生的關切點,希望通過深化學理闡釋、推動話語融通轉化,增強課程的親和力與感染力。

  在此之前,已有一場場“頭腦風暴”。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洪傑文表示,院長強月新首席專家領銜的教學團隊高度重視課程建設,通過多種形式,聯合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進行多輪交流備課,才到集體備課會上“華山論劍”。

  “課堂上運用的單個微視頻最好不要超過2分鐘。”“大三的學生有基礎,有些內容不能重復。”“三節課要解決哪些問題?”“如何直面敏感問題,心中是否已有答案?”聽課的師生代表們,圍繞教學內容設置等熱烈討論,互相啟發。

  思政課不能搞高光亮點的盆景,要建成堂堂精彩的風景

  如何講好思政課,幫助年輕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時代思政人使命在肩、責任重大,各高校也在不斷探索。作為全國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明確提出自我改革,講好“大思政課”,必須使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同向同行。

  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沈壯海坦言,這次武漢大學下定決心深化課程改革,就是要開出名師領銜的思政課、高度專業化的思政課和堂堂精彩的思政課。

  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羅永寬介紹,除了“聯合備課、聯合授課、聯合實踐”之外,武大正以大思政的新思維、廣視野,探索教學模式改革:在“用什麼教、教什麼”的資源問題上努力實現供給側創新;在“怎麼教”的手段問題上強化教學方法創新;在“誰來教”的問題上推進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力爭通過改革創新,建設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思政課,也以此探索帶動思政課課程群的新一輪教學改革。

  120余位不同學科專家學者共上一門課,沈壯海表示,武大此舉決不搞“盆景”“小組唱”,而是要建成堂堂精彩的“風景”“大合唱”。為此,各專題團隊深度挖掘各學科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政資源,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産生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協同效應。

  如何增加學生抬頭率,讓學生有實在獲得感?武漢大學副校長徐業勤認為,專題化教學強調體現政治性與專業性結合的優勢,課程定位就是要開出高度專業化的思政課,避免淺表化和形式化。

  舉全校之力共建思政課,開門辦大思政

  課程所面向的大三學生已上過多門思政課,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儲備相對豐富,要求必須以“大思政”理念謀劃課程建設,融合各學科優長講出課程應有的政治高度、理論深度、專業精度,結合社會現實有效回應學生問題、引發深度思考、消除思想疑惑,真正讓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深入人心。

  如何保證課程探索開設的過程中不偏向,保證課程的“思政課”屬性?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全程聽課後特別強調,課程建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升教學效果,要以培養學生對黨的政治認同為教學目標,也要重視考核方式的導向作用、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

  共識形成、新程已啟,舉全校之力共建思政課,係列改革在珞珈山陸續縱深推進:

  ——推動專業課教師和思政課教師“人員雙向流動、內容雙向供給”,打造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共同“磨課”機制,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之間常態化交流機制。

  ——以項目建設為切入點,遴選課程思政示范案例、示范課程、示范專業、示范學院,推出一係列可推廣的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典型經驗和特色做法。

  ——開設新的全校性選修課“中國共産黨歷史”“中國精神”等,對接思政課教學內容,延展思政課教學空間。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在協同建設中不斷産生全方位育人的綜合效應。

  按照開門辦思政的理念,武漢大學接下來還計劃積極吸納社會各界代表性人物走上思政課大講臺,邀請一批時代楷模、道德模范、英雄模范、改革先鋒、青年榜樣,以及一些重大事件、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參與者、親歷者、制定者等為學生上思政課,真正發揮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關鍵作用。(記者 李偉)

相關新聞

關注新華網公眾號

下載新華網客戶端

分享至手機

武大百余專家打造思政授課“夢之隊”-新華網
近日,課程改革集體備課會上15個專題首席專家團隊逐一登臺説課,師生代表們當起答辯評委犀利點評。一門課為何引起大動靜?背後又有怎樣的考量?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1403112825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