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飛閱長江國社@湖北融媒體炫直播新華訪談手機網欄目中心創新業務品牌活動

“小事警察”胡永鵬:群眾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動力

2022年01月07日 17:07:32 | 來源:新華網

  1月4日中午12點,天空中飄起濛濛細雨,武漢的氣溫比前一天降了5度,可胡永鵬顧不上凍手,他從派出所裏打來一桶水,將剛剛找回來的自行車仔仔細細擦洗了一遍,又去買了一把新鎖將車鎖好。這是他近幾日為群眾找回的第3輛自行車。

  自參警以來,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區分局(鋼城分局)紅衛路街派出所民警胡永鵬忠誠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莊嚴承諾,依託精湛的視頻偵查手段,積極為群眾尋人找物、破案追贓,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讚許。截至目前,他累計收穫群眾致謝錦旗230面。因工作成績突出,先後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嘉獎7次,獲評“荊楚楷模”“武漢楷模”“全市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稱號。

  16倍播放速度 細微之處尋找蛛絲馬跡

  2021年8月13日凌晨,青山區建設二路某品牌手機店23部高檔手機被盜,總價值25萬餘元。接到報警,胡永鵬立即着手追查嫌犯蹤跡。

  案發正值深夜,影像十分模糊。胡永鵬用16倍速度回放,發現兩個一晃而過的人影十分可疑。順向追蹤,果然,這兩人正是盜竊手機嫌犯。當晚,兩人便被抓獲歸案,被盜手機全部追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胡永鵬的視頻偵查工作,始於2012年。當年,已經46歲的他主動申請,從武漢市公安局特警支隊調到青山區公安分局八大家派出所,成為一名刑偵民警。

  他將視頻偵查作為方向。經過不斷努力,他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

  “老胡是我們特意挖過來的。”同為視頻偵查民警出身的紅衛路街派出所所長張福寶,希望胡永鵬的技術有更好的發展和傳承。2020年9月,他和所支部成員商量後,專門騰出一間辦公室,成立胡永鵬工作室,並配備2名民警、4名輔警。“這樣可以集中資源,給打擊破案提供支撐。”張福寶介紹。

  青山區建設二路某商場是青山區最大的商業體,一度電動車被盜警情高發。“他事無巨細地調取監控追蹤電動車,破了不少案,我們配合得非常好。”商場保衛部負責人夏經理介紹,經過強有力的打擊整治,商場電動車警情大幅下降,至今已有80多天沒發案。

  環衛工人遺失的工資、群眾夜跑遺落江邊的手錶……大到電動車,小到郵票,胡永鵬都曾幫忙找回。據統計,胡永鵬先後為群眾找回物品1500余件。

  “有事就找老胡” 成了轄區群眾的口頭禪

  “對當事人來説,一部手機、一把傘、一頂帽子,再小的物品都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他們來説,這就是‘大案’。”熟悉胡永鵬的都知道,他基本以所為“家”,“每天來,看到的都是胡師傅忙碌的身影。”徒弟葉青説。

  “胡警官比親人還親!為了幫我找車,他早上、中午兩頓飯都沒吃。”儘管已過去大半年,家住八大家花園社區的許婆婆,仍對胡永鵬冒雨幫她找車的事感動不已。

  一米七的身高,衣着簡樸,始終面帶微笑,熱情又憨厚,多年來,他這頗具親和力的形象,溫暖了許許多多緊急求助的群眾。

  愛找胡永鵬幫忙的,還有所裏的同事。“有事找到胡師傅,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去年5月,社區民警陶建雄接到責任區一個村子反映,村門口的垃圾桶連續丟了三個。

  陶建雄找到胡永鵬,胡永鵬踏勘現場後,回所調看監控,追到了附近一垃圾回收站。原來,是站內工人誤以為垃圾桶沒人要,將其帶了回來。

  “老胡做人比較隨和,做事和認真,我們沒事的時候,都喜歡到他辦公室坐坐。”陶建雄説。

  傳承紅色基因 將群眾放在心上才會被高高托起

  胡永鵬的父親年輕時是一名軍人,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然而,立下赫赫戰功的父親最終選擇深藏功名,回家務農。

  胡永鵬從小最喜歡學父親站軍姿、走正步,聽他講戰場上革命前輩的故事。父親的言傳身教讓胡永鵬深受軍人氣概的熏陶,他將案件和群眾求助,當成是衝鋒號,不管大小、不管什麼時候,他都會立即行動,鍥而不捨地展開追蹤。

  共事才兩個月的治安民警劉斌清楚記得,11月1日早上8時許,轄區一面館店主報警,稱面館被盜,損失200余元。接到報警後,胡永鵬立即展開調查,僅用一個小時,便將嫌犯抓獲。“人不年輕,但是有年輕人的那種幹勁和衝勁。”劉斌説。

  “老胡經常深夜接到電話就回單位了,工作我是支持的,就是為他身體擔心,因為走了太多的路,他的腳上長滿了繭。”談起丈夫,妻子尹九紅十分心疼,她用家用棉和無紡布為他縫製了專用鞋墊,讓老胡走路舒服一點。

  為破案追贓,老胡常常實地走訪查監控、看地形、尋線索,許多巷子、小路無法開車,他就用“鐵腳板”一步步地走,最近四年,他已經磨破了15雙鞋。“每年為他買得最多的,就是鞋子。”尹九紅説道。

  腳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

  “鞋子破了可以補,衣服舊了可以換,群眾的心寒了,就熱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每天,胡永鵬和徒弟輪流在工作室值守,為求助者留“一盞燈”。轄區群眾喜歡稱呼胡永鵬工作室,為“永不熄燈的工作室”。(記者熊琦)

“小事警察”胡永鵬:群眾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動力-新華網
為破案追贓,老胡常常實地走訪查監控、看地形、尋線索,許多巷子、小路無法開車,他就用“鐵腳板”一步步地走,最近四年,他已經磨破了15雙鞋。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4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