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飛閱長江國社@湖北融媒體炫直播新華訪談手機網欄目中心創新業務品牌活動

鏖戰,在長江口岸抗疫保暢最前沿 ——記默默鎮守“水上國門”的長江引航人

2021年11月20日 09:08:48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武漢11月20日電 題:鏖戰,在長江口岸抗疫保暢最前沿——記默默鎮守“水上國門”的長江引航人

  他們不是醫護人員,卻同樣“白衣執甲”,每天與新冠病毒面對面。

  他們不是防疫工作者,卻長年與外籍人員打交道,日夜奮戰在長江口岸抗疫保暢的最前沿。

  在長江這一特殊的抗疫戰場上,400多名長江引航員始終堅守在中國“水上國門”——長江引航第一線,擔當着穩外貿、保暢通、保民生的重任。

  過險關、闖“紅區”,直面多重風險

  今年深秋的一個下午,長江引航中心一級引航員董書增開始了他的引航任務。

  當天他要引航的是一艘長約300米、吃水12米的利比裏亞籍礦砂船。這是一艘水上“巨無霸”,裝載着約10萬噸鐵礦石,引航線路是從上海寶山到江蘇江陰黃田港6號碼頭。

  外籍船舶&&長江,遵照中國法律必須由中國引航員進行引航指揮,並懸挂中國國旗。因此,引航員被稱為“水上國門第一人”。

  “全副武裝”的引航員坐交通艇出征。新華網發

  白色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橡膠手套、消毒酒精……當引航艇到達交接水域,渾身裹得像“粽子”的董書增,開始通過船側的軟梯向甲板上攀爬。

  這艘船甲板距離水面高度在10米以上,引航員只能借助船外的軟梯和舷梯作為登船工具。在攀爬過程中,航行的船舶、身上的防護服、救生衣及沉重的引航包,都讓引航員面臨更多風險。

  引航員攀爬軟梯登船如同過險關。新華網發

  這十幾米軟梯,是引航員必須闖過的第一道關卡。“遇到惡劣天氣,水面掀起大浪,梯子左右搖晃,稍微沒有抓牢就容易掉下去。”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爬上甲板後,按照防疫要求,引航員不能坐電梯,只能從室外的樓梯上駕駛&。爬過7層樓梯上到駕駛&時,董書增已經滿身大汗。這時,他又要面對下一個險關。

  外籍船舶進港,在進行檢驗檢疫前,引航員第一時間登船引航,這意味着與可能潛藏的新冠病毒“零距離”接觸。長江引航中心主任程學仨告訴新華網,疫情發生以來,承擔着沿江85%鐵礦石、83%電煤和90%外貿貨物運輸引航重任的長江引航中心“抗疫專班”,直面疫情大考,專門執行高風險引航任務。400余名長江引航員全力以赴,分批輪流參加“抗疫專班”,白天黑夜輪軸轉。

  “蒸桑拿”、戰極限,累倒了也要挺住

  長江是世界上通航密度最大、航運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之一,也是我國進出口貿易、煤電油、鐵礦石和糧食等生産生活物資運輸的“生命線”。長江水上安全運輸,關係到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國家戰略的順利實施。

  長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之一。新華網發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在長江引航這一特殊戰場上,這群肩負着穩外貿、保暢通、保民生重任的勇士,苦戰背後是一次又一次對自身生理極限的挑戰。

  引航中,為了減少如廁、降低風險,他們盡可能控制飲食,累了只能在甲板上打個盹……

  引航員從容指揮船舶靠碼頭。新華網發

  一次引航十幾個小時下來,防護服裏面的衣服濕了幹、幹了又濕,宛若“蒸桑拿”。

  數月鏖戰,引航員們一個個“瘦身”不少。

  夜間引航更考驗引航員技術和經驗。新華網發

  二級引航員張蕾給新華網採訪團隊講述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歷。

  “今年夏天,有一次我跟高級引航員楊君榮師傅負責引航,天氣特別熱,船上空調效果又不好,我倆從上海上船,經歷了十幾個小時,全身濕透。快到碼頭的時候,楊君榮師傅突然虛脫,一下子癱坐在地上。我趕緊接過楊君榮師傅的班,先把船舶穩定好,確保航線,又勸師傅到甲板外面去喝點水休息一下。楊君榮師傅當時臉色蒼白,卻對我説,“小張,你先別管我,先顧着船舶安全,這才是最大的事。”

  在長江引航“抗疫專班”,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從全國勞模姚澤炎,到新一代引航員楊旭輝、董書增等,為鎮守國門“衝鋒在前、不怕犧牲、勇於擔當、默默奉獻”的長江引航精神,在他們身上一代代薪火相傳,譜寫了一曲曲長江抗疫的動人篇章!

  正是他們日夜鏖戰在長江口岸抗疫保暢最前沿,引領一艘艘中外巨輪進出長江,保障一個個港口晝夜不停作業,確保了這條水上“生命線”的安全暢通。

  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長江引航中心共引領中外船舶5.2萬艘次、10.1億噸,同比增長1.1%和5.3%,其中優先保障運輸煤電、成品油、鐵礦石和糧食船舶7406艘次,載貨20563萬噸;重點保障3708艘次集裝箱班輪及時進出長江。

  舍小家、為國家,無怨無悔守國門

  引航員逆行而上、一往無前,每一個壯舉的背後,是一個個小家庭的默默付出和堅強支撐。

  女教師姚葉丹是高級引航員陳學思的愛人。兩個孩子她一手拉扯大,家裏大事小事都是她一手操辦,自己有個三病兩痛,丈夫也是最後一個知道。

  很多時候她也怨,想跟丈夫吵。但當丈夫一身疲憊脫下身上的衣服,露出被防護服捂出的一塊塊斑痕時,她心疼得不行,哪忍心再責備。

  “90後”二級引航員張蕾的妻子鄭有紅,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大寶今年5歲,二寶才一歲半。張蕾忙工作,兩個孩子和家裏的事全“甩”給了鄭有紅。鄭有紅生二寶坐月子,大的哭、小的鬧,她手忙腳亂,身邊又沒人照顧,幾乎要崩潰。

  帶兩個孩子還要工作,鄭有紅每天累得不行,二寶3個月大時自己就沒奶了。最難的是孩子生病,都是鄭有紅一個人照顧,感覺獨力難支的鄭有紅常常處於崩潰邊緣,有時在電話裏衝丈夫大發脾氣:“什麼事都指望不上你,有老公和沒老公一個樣!”

  吵歸吵,鄭有紅從未拖丈夫後腿,還怕丈夫擔心家裏工作分心,她給丈夫打電話更多是“報喜不報憂”。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讓引航員們感到欣慰,但更多是愧疚。

  説起引航員,長江引航中心黨委書記張銅寧內心同樣充滿愧疚。根據防疫需要,長江引航中心自今年8月中旬以來,實行全員專班運行模式,引航國際船舶的引航員實行14天連續專班工作、7天集中隔離和7天居家健康監測運行。該模式下,專班引航員實行對班工作制,平均每班只有一半力量投入引航一線,人員捉襟見肘,只能滿負荷運轉。

  在“14+7+7”封閉管理模式下,引航員與家人見面機會很少,更別提照顧家庭。“每次看到引航員渾身裹得像粽子一樣出征,想到他們克服着種種不為人知的困難,就很心疼他們。”説這話時,張銅寧這位精幹的漢子幾欲落淚。

  引航員擔負着“把世界引進中國,把中國引向世界”的重任。新華網發

  深秋時節,長江下游江面遼闊,大大小小的貨輪往來穿梭,一片繁忙,引航員的身影活躍在一艘艘過往船舶的高大船&上。他們淡定指揮,從容引航,匯成了長江黃金水道上的一道美麗風景線。(胡誠、趙夢琪、柳孝智、金校)

鏖戰,在長江口岸抗疫保暢最前沿 ——記默默鎮守“水上國門”的長江引航人-新華網
他們不是防疫工作者,卻長年與外籍人員打交道,日夜奮戰在長江口岸抗疫保暢的最前沿。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1403112807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