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頻道>正文

湖北孝感“雙修”重塑老城區
2021-11-01 10:09:58 來源: 湖北日報

  閱讀提要

  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孝感出臺“城區‘雙修’實施辦法”,將40平方公里老城區劃分為17個片區,分期開展生態修復與功能修補。孝感投資155億元,歷時3年綜合治理,讓老澴河重現一河碧水;謀劃137個重點項目,補齊老城區基礎設施短板。

  10月23日,孝感老澴河北岸廣場,全省首屆社區運動會在這裏開賽。

  李又華和老伴一大早就來到現場。今天有漿板賽,老兩口都喜歡這個運動。

  李又華家住城西社區,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老澴河邊上。家門口能有這樣的活動,3年前,李又華做夢都不敢想。

  “那時的老澴河一潭死水,臭氣熏天,人們躲都躲不及,更別説來這搞活動了。”李又華感嘆説。

  生態修復,功能修補,老澴河重現一河碧水。李又華也告別棚戶區,搬進河邊新家。

  17個片區“雙修”——

  激活老城“微細胞”

  槐蔭河穿城而過。沿河修建的槐蔭公園,像條綠絲帶,攔腰將孝感新老城區分開。

  伴隨城市重心東移,新老城區落差加大。“從槐蔭河向東看像歐洲,向西看像非洲”略有些誇張,卻也道出了老城區市民的酸楚。

  熊咀社區黨委書記汪少洪深有感受。熊咀位于槐蔭河西側,原是城郊村。城區東擴,讓熊咀成了城市一部分,周邊相繼建起商住小區、高檔酒店。“外面看像城市,裏面還是老樣子,私房多,違建多,道路窄,公共服務設施少。”汪少洪説。

  人居環境差,城市功能也受到制約。規劃多年的北京二路、熊咀二路,貫穿熊咀社區,因徵地拆遷難,遲遲無法修通。“這兩條路打不通,周邊4條主幹道就無法串聯成網。”孝南區廣場街道辦幹部潘漢橋説。

  在老城區,熊咀不是個例。有的更糟,還有社區存在“一人巷”“二人巷”,還有街道保留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木板房。

  發展新城,不能忘了老城。讓所有市民共用城市發展紅利,需要改造老城;城市集約化發展,需要重塑老城。

  2018年,孝感出臺“城市‘雙修’實施辦法”,將40平方公里老城區劃分為17個片區,分期開展生態修復與功能修補。

  老城改造翻開新的一頁。不再“零打碎敲”,堅持一個片區一個規劃、一個投資主體;不再“打補丁”,以功能再造、環境再造、基層治理再造為重點,補齊老城生態、功能短板。

  2019年,熊咀片區率先啟動。除熊咀社區外,相鄰的九真社區也包括在內,面積1.42平方公里,涉及1303戶、2702人。潘漢橋介紹,該片區的重點是功能再造,包括擴建小學,新建幼兒園、鄰里中心、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養老中心、停車場、綠地廣場等。

  10月28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改造中的熊咀片區。

  歷經一年多建設,往日城中村已不見蹤影,安置區8棟回遷房已封頂,北京二路、熊咀二路也已拉通。

  “明年9月,社區居民就可以搬進新家了。”潘漢橋説,3年改造完成後,這裏將會形成一個新型城市社區。

  一年改造一條主幹道——

  暢通老城“血脈”

  與“城中村”一樣,老城區主幹道也沒踏上城市發展節奏。

  孝感老城區主幹道有“九縱六橫”,看看有代表性的兩條——

  槐蔭大道,孝感最早的城市幹道。長期以來,這條進出城的重要通道雙向僅4車道,車流量大,通行率低,“平常亂,高峰堵”;管線沒入地,雨污沒分流,“天上蜘蛛網,地下一團麻”。

  城站路,曾是孝感最繁華街道。沿線商業店鋪、企事業單位、商住小區密集,由于近10年沒有升級改造,市政配套設施已嚴重老化滯後。“公共廁所少,過街通道少,公園綠地少。”孝感市人防辦幹部朱濤説。

  主幹道是城市“血脈”。“血脈”不暢,城市難有活力。

  推進片區“雙修”的同時,孝感啟動老城區主幹道升級改造。

  2018年,交通大道改造率先啟動,歷時4個月完成;

  2019年,孝感引進北京新合作商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實施城站路地下空間開發;

  2020年,投資6.5億元的槐蔭大道改造項目啟動……

  “滾動實施,一年一條。”孝感市城管執法委幹部黃鵬程介紹,主幹道改造包括道路拓寬黑化、市政設施更新提升、街道美化亮化綠化、海綿城市建設等內容。

  其中,城站路改造最受社會關注。

  在孝感城市建設史上,它創下了多個“第一”:開創了孝感城市發展向地下要空間的先河,從此孝感有了第一條地下人行過街通道、第一條地下商業街;作為孝感首個大型平戰結合地下工程,它填補了老城人口密集區“單建式公共人防工程”的空白。

  10月27日,記者探訪了改造後的城站路。

  空中“蜘蛛網”不見了,街道上人車分流、潔凈有序。“強弱電全部入地,新建了雨污分流管道,配建了4處星級公廁,新建了4處非機動車過街通道,安裝了新型路燈……”朱濤細數改造帶來的新變化。

  來到地下商業街,遇到正在巡視的新合作孝感分公司副總經理黃燕。據她介紹,商業街一期、二期目前均已開業,“290家門店,實現了100%招商、100%滿鋪開業。國慶小長假期間,每天客流量達到6.7萬人。”

  此前,新合作已成功運營多個地下商業街項目。這次進入孝感,新合作帶來了100多家合作經銷商。“他們帶來客流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理念、新的行銷方式,給老城傳統商圈注入了新活力。”朱濤説。

  155億治理老澴河——

  挺起老城“發展軸”

  老澴河,孝感“母親河”。東起府河東大堤,西至三軍臺匯入槐蔭河,全長8.6公里。

  “五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洗衣灌溉,八十年代河水變壞,九十年代魚蝦絕代。”説起老澴河,李又華又愛又恨。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工業企業扎堆老澴河兩岸,近百家化肥廠、造紙廠廢水直排老澴河;加之地勢低,城市管網不配套,老城區生活污水直排其中,老澴河污染日益嚴重,常年處于劣五類水質,多次被環保督察“亮紅燈”。

  “水跟醬油一樣,蚊蟲多的嚇死人。”李又華的家距老澴河一兩百米,常年不敢開窗子。

  群眾不滿意,城市發展也備受困擾。“它就像一條鴻溝,阻擋了城市南進步伐,讓新老城區差距越來越大。”孝感市住建係統一位幹部説。

  2017年底,孝感啟動老澴河綜合治理工程。“政府決心很大,計劃用5年時間,投資155億元,將老澴河打造成城市景觀軸、會客廳、發展軸。”孝感城鄉規劃建築設計院余佳介紹,老澴河綜合治理包括黑臭水體整治、水生態綜合治理、生態綠色廊道建設、城市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等環節。

  今年年初,老澴河綜合治理工程提前兩年完成,“安居、治污、發展”的目標基本實現。

  看安居,兩岸7000多戶居民搬離棚戶區,實現就近安置。

  看治污,河道清淤69萬立方米,兩岸16.8公里岸線完成護坡整治以及航道疏浚;西湖橋黑臭水體整治通過國家驗收。

  看發展,沿河兩岸景觀綠化74萬平方米;新建了南北沿河大道和12條市政配套道路;修復了金西門、銀南門、麻糖廠、老船廠、老碼頭、古城墻、文昌閣等人文景觀。

  “政府兌現了承諾,我們只在外面過了兩個春節。”去年7月,李又華拿到安置房鑰匙,臘月順利搬進新家。

  4月,老澴河二期工程正式開工,總投資46億元。二期完工後,孝感不僅有望恢復老澴河、澴河、槐蔭河“兩水夾城,一水中道”的水鄉園林格局,更將打通孝感城區向南發展通道,形成以槐蔭大道為軸線、東南兩翼齊頭並進的連片發展格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春保 通訊員 毛誠)

(責任編輯: 陳劍)

此稿件為延展閱讀內容,稿件來源為: 湖北日報 。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資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並提供稿件的糾錯資訊。
  • 關注新華網公眾號

  • 下載新華網客戶端

分享至手機

湖北孝感“雙修”重塑老城區-新華網
孝感投資155億元,歷時3年綜合治理,讓老澴河重現一河碧水;謀劃137個重點項目,補齊老城區基礎設施短板。
010070040010000000000000011114031128017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