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鄭州10月26日電(記者張浩然)24日,由河南省委宣傳部舉辦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商丘專場新聞發布會在鄭州舉行。
商丘市委書記李湘豫在發布會上介紹,商丘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因“商”而得名,是商人、商品、商業的發源地。商丘既是傳統農業大市,也是新興工業城市,還是國家重要的樞紐城市。2022年6月,河南省委、省政府賦予商丘建設“對外開放橋頭堡、樞紐經濟新高地”的發展定位,支持商丘融入豫魯毗鄰地區、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商丘發展迎來了重大機遇。近年來,商丘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兩個確保”,持續實施“十大戰略”,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商丘實踐取得新成效。
鄭徐高鐵與商合杭高鐵上的列車駛入商丘。(商丘市委宣傳部供圖)
李湘豫從五個方面介紹了商丘加快建設“對外開放橋頭堡、樞紐經濟新高地”的工作情況。一是深化開放合作。商丘搶抓共建“一帶一路”、中部地區崛起、淮海經濟區建設等機遇,堅持區域協同發展,將建設雄商高鐵、打造黃河故道生態廊道等7項重點事項,納入豫魯毗鄰地區合作發展清單;聚焦交通互聯、産業協作、數字共享等,與淮海經濟區9個城市簽署21份戰略合作協議,打造區域合作發展樣板。同時,商丘積極承接産業轉移,招引了福建集美數智産業園、長三角汽車零部件産業園等一批輻射帶動強的重大産業項目。商丘全力推進豫商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培育形成了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産業集群。二是注重改革創新。商丘在全省率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工程項目“雙流程”審批改革入選中國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商事制度改革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全市市場主體86萬戶、居全省第4位。商丘堅持科技創新,建成了國家級高新技術特色産業基地7家、省級高新區7家、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6家,數量均居全省第1位。三是推進轉型升級。商丘做實産業基礎,三年來累計實施重點項目1334個。做強産業鏈條,形成了食品、裝備製造、紡織服裝製鞋3個千億級産業集群,超硬材料、製冷、工量具等11個百億級産業集群。做優縣域産業特色,每個縣(市、區)都培育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主導産業。四是加快鄉村振興。商丘始終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市糧食總産量常年穩定在140億斤以上。依託柘城縣辣椒産業優勢,建成了長江以北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場,還培育了寧陵“中國酥梨之鄉”、夏邑“中國西瓜之鄉”等特色品牌。五是增進民生福祉,連續7年獲評全省“民生實事工作先進單位”。商丘不斷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在組建17家縣域緊密型醫共體的基礎上,謀劃建設了市中醫院“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市第一人民醫院“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積極推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建成鄉村孝善大食堂、社區老年助餐場所近600個。
據介紹,近年來,商丘市立足交通區位優勢,加快構建大樞紐、發展大物流、形成大産業,先後獲評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城市、國家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中國快遞示範城市、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等稱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