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河南省周口市大數據産業園5號樓的“周口市人才之家”,成了眾多專家才俊的聚集之地。在這裡,他們可以會客研討、路演課題、參加論壇、閱讀休憩。
“人才之家旨在打造黨委&&服務專家的實體化陣地、為人才創新創業賦能的&&、促進人才交流合作的&&,給廣大專家人才提供更加快捷的辦事體驗、更加優質的服務感受、更加舒心的交流環境。”周口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路培果説,近年來,周口市圍繞建設區域創新高地和人才中心戰略目標,全鏈條引進優秀人才、全周期做好人才服務、全市域打造一流生態,形成了機制向活、政策向優、服務向暖、氛圍向好的高品質人才環境和人才工作良好態勢。
築起政策“金&”
在“周口市人才之家”信息&&的顯示屏前,點擊“人才工作”單元,這方面的理念、思路、體系、工程一目了然。
路培果説,周口着力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奮力建設人才發展高地,厚植創新創業沃土。塑造了人才工作新格局,在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中,設立正處級單位周口市人才工作服務中心,進一步強化了人才工作力量配置。2023年7月,周口市人才集團掛牌運營,在運用市場化手段開發和配置人才資源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初步形成了“黨委政府+市場主體+行業系統+用人單位”的“四輪驅動”工作格局。
升級了人才政策新體系,在全面實施“1+21”一攬子人才政策基礎上,又實施“1+21”人才政策升級版。探索了招才引智新模式,常態化暢通事業單位招才引智“綠色通道”,全面落實用人單位自主權;創新實施“博士專項計劃”,採取“常年報名、雙向選擇、統籌安排”方式,不受編制限制,實行“人到編入、隨到隨辦”。實施了工作考核新舉措。針對人才工作考核針對性不強、指標不精準、分類不合理等問題,研究&&了《周口市人才工作考核辦法》,根據各地各單位承擔的人才工作職責,差異化設置定性和定量考核指標,科學配置指標權重,使人才工作重點更加突出、目標更加明確、結果更加“保真”。
實施“鳳歸”工程
“身為一名出生在周口的人,時刻關注家鄉的變化,‘鳳歸周口’工程激起了我回鄉創業、奉獻家鄉的熱情。”廣西華仁醫學科技集團董事長季風説,其在周口投資的華仁興港項目已經落地。華仁醫學主要聚焦藥物研發、細胞治療、健康管理等領域的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與周口生物醫藥産業高度契合,2022年周口市委人才辦得知季風有返鄉創業的念頭後,專程前去拜訪,介紹市裏人才引進政策和“鳳歸周口”工程。在季風回鄉投資的過程中,周口市的領導多次專題協調項目選址、項目建設、證照辦理等事宜,很快促成了項目落地。
周口是人口大市、教育強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周口籍在外人才這一人才資源“富礦”,以實施“鳳歸周口”工程為抓手,逐步實現了人才回歸、智力回鄉、資金回流。據周口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巴兵介紹,周口建立了在外人才信息庫,摸清了人員底數,分地域、分行業、分層次整理歸類,將重要人才信息編印成冊,為精準匹配對接在外人才提供了信息支撐。依託駐外機構、異地商會等組織,設立了駐外人才工作站,延伸回歸網格。市縣兩級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設立駐外人才工作站36個。&&《周口市駐外人才工作站建設管理辦法》,規範工作站管理運行。開通了在外人才返鄉熱線,暢通聯絡渠道。市縣兩級設置28部熱線電話,接受處理在外人才返鄉創業就業諮詢,為在外人才返鄉就業、投資興業、項目合作牽線搭橋、提供幫助。2023年以來,連續舉辦“周口籍專家人才創新成果推介對接活動”,促成12個人才技術項目落地。周口還&&《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服務周口籍在外人才實施方案》,進一步壓實主要領導責任,市、縣兩級領導班子成員明確&&人才對象近900名,並通過走訪慰問、座談交流、電話、微信等方式加強了經常性&&。
打造惠才品牌
在周口市産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工作的孟媛媛是周口市通過“博士專項計劃”引進到周口工作的。剛來時其丈夫彭軍輝在上海市水産研究所工作,小兩口兩地分居、生活非常不便。孟媛媛向市委人才辦提出申請,希望將其丈夫安置到周口工作。市委人才辦根據彭軍輝所學專業,協調周口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予以接收,今年初小兩口終於在周口團聚,併入住了人才公寓。
據介紹,周口市聚焦打造“六個無憂”服務品牌,重點解決人才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讓人才有了認同感、獲得感,滿意度顯著提升。
一是辦事無憂。2023年7月,總面積1300平方米的“周口市人才之家”揭牌啟用,集“線下”一站式服務窗口、交流洽談、會議論壇、休閒聯誼等功能於一體。啟用以來,共舉辦座談、會議、論壇、聯誼等活動30多場次,接待、服務各類人才2500多人次。開發“線上”一站式人才服務&&,推出“周口英才碼”,實現人才服務事項“零跑動”,人才優惠待遇“一碼通”。
二是安居無憂。全市規劃建設人才公寓4500多套,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副高以上職稱人才可免費租住三年。中心城區人才公寓按照“拎包入住”標準建成550套,297人已入住。博士、碩士購房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補貼,雙方同時符合條件的可疊加。同時,將人才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高了15萬元。
三是生活無憂。引進人才子女入學按照“就近入學、應入盡入”的原則,由教育部門統一安排保障。配偶安置按照“對等安置”標準,解決人才兩地分居困難。對引進的博士、碩士按照每月2000元、150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貼,連續發放三年。
四是社交無憂。推出“周口市青年人才聯誼活動”,舉辦“周口青年人才節”,舉辦青年夜校、相親交友、讀書分享、節慶聯歡等活動,受到青年人才的關注和歡迎。
五是創業無憂。周口市創新中心掛牌運營,配套建設的100套人才公寓同時交付,為入駐人才提供租金減免、資金扶持等孵化服務。
六是就業無憂。連續兩年舉辦“在周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累計動員組織500余家市內用人單位,提供崗位2.4萬個,近4000名在周高校畢業生達成就業意向。開發“周口英才”線上招聘程序,為各類人才來周留周就業搭建“線上”&&,目前已發布産業人才需求9800多個、技術合作需求100多個。(周祖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