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濱“船”説-新華網河南頻道
2024 08/22 11:36:48
來源:經濟參考報

淮濱“船”説

字體:

  記者近日在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採訪了解到,經過數十年的創新發展,當地造船業實現了從傳統造船向現代化造船的轉型發展,淮濱縣也已成為河南造船業的領跑者。

  從早期的水泥船到如今的水上超跑,從“船貸”助力航運“遠航”到淮濱中心港開通多條集裝箱航線……淮濱造船産業的蓬勃發展為河南發展內河航運,打造通江達海航運大通道能力的快速提升提供了堅實支撐。在河南淮濱縣通過船舶運輸即可實現“箱通世界、貨運全球”,當地造船業發展大有可為、未來可期。

  淮濱縣造船産業集聚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郝源 攝

  從水泥船到水上超跑

  淮濱縣地處淮河中上游,豫皖兩省交界處,南望大別山,北接黃淮大平原,淮河干流橫貫其中,享有“淮上江南”之稱。這裡向來有“中原出海大通道”的美譽,自古以來沿淮居民下河能駕舟,上岸會造船,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淮濱縣萬隆船舶修造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閆尚義如今已是淮濱造船界有名的技術“大拿”。

  他回憶道,“80年代因為鋼材緊缺,造船不得不尋找替代品。水泥船雖然笨重,但是好在能節省材料,且保養費用低,製作手法簡單,缺點是遇到磕碰時候容易出問題。當時製造的水泥船最大可以載貨150噸,長度達30米,水泥船船殼最厚的地方約12厘米,後面還要挂四台柴油機。長江內河航運使用的水泥船很多都是産自淮濱縣……”

  “十里河畔十里船,銀花紫電滿河灣,造就鐵龍走江淮,雄姿赳赳出海關。”閆尚義告訴記者,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着鋼材逐漸增多以及技術的進步,當地企業開始製造鋼制貨船。

  “行情好、天氣好的情況下,船廠每個船&一年可以做三艘船,一般三個多月就能造好一艘60多米的鋼制貨船,滿載排水量能達到2000多噸。”做好的貨船主要銷往長江沿線地區,一般用來運鐵礦石、糧食等大宗商品。

  “跑得快、船型好看、價格也有競爭力,許多安徽、江蘇、湖北的外地客戶都來淮濱定制貨船。船廠的回頭客很多,很多購買船舶的老船東口碑相傳。”閆尚義説。

  在淮濱縣游艇産業孵化基地,河南金隆諾寶船艇有限公司園區廠房大門口,一艘售價高達2000萬元、即將發貨的十多米長的乳白色游艇矗立在庫房門口,其流線型的船體和優美的船身向每一個到此考察的客戶展示着船廠精湛的造船工藝。

  河南金隆諾寶船艇有限公司擁有玻璃鋼、鋁質、鋼質三種船型的建造生産資質。

  “我之前在江蘇鎮江工作,淮濱造船業良好的招商引資條件與營商環境吸引了我,從2019年起便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淮濱縣的廠區,把游艇的生産、管理、技術團隊全部從江蘇帶了過來。”辦公室裏,公司總經理包清茂向記者介紹起自己投身造船業的經歷。他告訴記者,淮濱工廠佔地15畝,主要生産高附加值的船艇,包括多種尺寸的游艇、遠海釣魚艇、水上超跑等。

  記者在工廠內的水上超跑生産線看到,幾位師傅正在進行最後的噴漆打磨,根據客戶喜好進行專屬化外觀定制。據了解,此種船型一經推出便在市場上引起強烈反響,目前銷售火爆,去年賣了110多條,今年訂單已經排到年底。

  “在淮濱製造的游艇主要銷售給國內外景區,也有個人消遣娛樂使用。由於質量可靠,性價比高,船艇已遠銷到緬甸、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墨西哥等國家。”包清茂&&,公司製造的船艇已經獲得了一批海外客戶的信任和認可。藉&國家大力發展內河航運和造船業的東風,公司會進一步加大在當地工廠的投入。

  一把焊槍鑄匠心

  “精益求精是對工作的要求。在淮濱從事造船焊工,一定要用好自己的手、眼、心,真正做到對自己焊接的船負責、對船廠負責、對船東負責。”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河南省勞動模範祁瑞説。作為淮濱縣造船産業集聚區的一名女焊工,她在當地造船廠一幹就是近三十年的時光。

  祁瑞告訴記者,焊船是個辛苦活,冬天鋼板上滴水成冰,夏天鋼板上能烙熟雞蛋。俗話説“幹一行愛一行”,即便在這種條件下,她仍然持之以恒地刻苦鑽研電焊技術,虛心向老師傅們學習。

  “仰角焊、立角焊、橫焊、平焊、立體焊等技術我都很熟練。在淮濱造船廠內焊接的船舶焊縫都要通過超聲波等多重檢測,保證全艙無漏點才行。”祁瑞&&,到目前她已焊接了百餘條鋼制貨船。

  “我之前一直用左手工作,後來勞累過度,左手經常疼。左手不行,那就改用右手。我就一直練、一直練,直到兩隻手都能熟練開展焊接工作。”祁瑞自豪地説。

  作為淮濱各大造船廠為數不多的女性焊接工人,祁瑞不僅自己技術過硬,還帶出了一批擁有出色焊接技能的徒弟。“只要年輕人想學,我就會竭盡所能傳授技藝,我已經帶出三十多名優秀焊工。”由於技術過硬,祁瑞還相繼被武漢、南京等地聘請過去對焊接學員進行技術指導,被同行們稱讚為“焊接女神”。

  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地滿足船東在淮濱開展船舶購建、裝修、運營等業務的資金需求,當地金融機構開發了多種船舶抵押貸款,可有效降低船舶從業者的融資成本,破解了船舶經營戶的資金短缺難題。

  “一條鋼制貨船一般造價要三百萬元左右,淮濱開展的船貸業務一般銀行能夠給船東貸款50%左右。淮濱農商行對持有相關證件的船主,經市級海事部門登記後,即可在淮濱辦理船權抵押貸款,當地形成了‘走訪調查—船主申請—第三方評估—海事局備案—保險公司投保’的五位一體授信模式,船貸相關業務為評估公司、海事局和保險公司之間架起了一座連接貸款客戶和農商行的綠色通道。”多年從事水上運輸業的淮濱縣盛源船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閆俊辰告訴記者。

  據介紹,船舶建造資金主要來源於民間借貸和船廠墊付,建造成本高、還款壓力大是困擾船東多年的難題。淮濱縣當地的船貸業務因具有“放款快、額度高、少費用”的特點,受到廣大船東歡迎。當地多家銀行積極適應市場需求,深入了解沿岸船民需求,實行“船東+航運公司+海事局+銀行+保險部門”五方聯動,完善了船舶建造融資&&,造就了具有淮濱特色的船舶貸款模式,支持了當地船舶航運業快速發展。

  通江達海 中原揚帆

  據了解,淮濱中心港位於豫皖兩省交界,是“豫貨出海”的門戶,也是牽手中原進入長江距離最近、船閘最少、到達沿海時效最快捷的港口。自2022年1月開航,淮濱中心港便成為淮河內河航運界的一顆“新星”。目前,淮濱中心港開通了多條集裝箱航線,貨物包括鐵礦砂、板材、紡織品、農副産品、戶外傢具等。坐擁淮河主航道的同時,通過淮河淮濱段航道升級,淮濱中心港未來可以通行3000噸以上的船舶。

  淮濱縣臨港産業集聚區(造船園區)工會主席王威告訴記者,淮濱造船業全面帶動了當地機械製造、電力、物流、培訓、服務等相關産業的發展。

  “目前淮濱縣具有年造船舶500艘以上的生産能力,帶動就業1.5萬人,年産值達30億元以上,是河南省重點培育的20家特色裝備製造園區之一。”王威説。

  “河南省作為長江排名前列的航運大省,近年來船員培訓的熱度很高。全信陽市船員數量一萬人左右……在淮濱縣,學員可以學習到內河航運駕駛、輪機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位於淮濱縣的信陽市豫淮船員職業培訓學校校長付德江説。

  淮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縣政府副縣長田懷玉告訴記者,水運具有運量大、能耗小、成本低、佔地少、污染小等獨特優勢。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支持淮濱縣打造河南省內陸臨港船艇裝備製造基地,為淮濱縣造船産業發展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目前,淮濱造船産業發展呈現出強勁態勢,淮濱縣正圍繞內河船舶和游艇製造兩大主導品牌,致力於造船專業園區在規模、産業鏈、技術上實現突破。

  “隨着淮濱造船産業的不斷壯大,為了改變淮河碼頭分散造船的現狀,淮濱縣還謀劃建設內陸臨港船艇裝備製造基地,主要建設船體聯合車間、分段裝焊車間、舾裝綜合車間、拼裝船&、船舶下水滑道及港池等。淮濱縣將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努力實現産能和技術的再升級。”田懷玉&&,目前,周邊地區正在形成通江達海江淮幹線水運大通道,通過加快沿線港口優化布局、協同增效,推動內河航道擴能升級、連線成網。未來,淮濱縣將一手抓造船企業資源整合,一手抓上下游重點企業招引入駐,推動船艇建造、修造、配套鏈式發展,全力打造淮河流域最大的船艇製造基地。(記者 馬意翀)

【糾錯】 【責任編輯:谷婷婷 王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