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心育桃李 滿園吐芬芳—— 記“新時代的貴州人”朱啟平-新華網
新華網 > 貴州 > 信息展播
2025 01/08 16:32:56
來源:畢節試驗區雜誌社

傾心育桃李 滿園吐芬芳—— 記“新時代的貴州人”朱啟平

字體:

朱啟平老師帶領學生們一起晨讀

  擁有堅定的目標、堅韌的意志、堅強的決心,這樣的形容用在朱啟平身上,真實而生動。

  “教育,承載着為每個人提供出彩機會的重任。它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個性的培養、情感的關懷和潛能的激發。我想讓更多的孩子像當年的我一樣,通過教育改變人生。”榮獲貴州省“最美勞動者”“新時代的貴州人”等稱號的畢節市第一中學教師朱啟平眼裏滿是真摯的情感。

  頑強拼搏 追逐夢想

  朱啟平出生於1988年,他的家在大山深處的畢節市七星關區大河鄉官代河村岩口組。

  家境貧困的朱啟平從讀初一開始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自己掙學費和生活費。採摘藥材、撿廢品、做服務員、搬運水泥……他想盡一切辦法賺取收入。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朱啟平連續三年參加高考,憑藉頑強的意志,在2009年以畢節文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北京師範大學!

  在校期間,朱啟平牽頭創辦了貴州岩口愛心支教隊,每年暑期帶着支教志願者們回到家鄉支教。他的支教故事得到各界的關注,當地政府在岩口修建了一所公辦希望小學,北京師範大學也在此建立了“暑期社會實踐基地”,極大地改善了山區孩子們的學習環境。

  大學畢業後,朱啟平放棄了在省會城市重點中學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回到家鄉,來到畢節市第一中學任教。

  傾情傾力 投身教育

  在教學上,朱啟平以其獨到的教學理念和實踐,為學生的成長鋪路。他堅信,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成功的關鍵。朱啟平倡導課前預習,提高課堂參與度;重視作業對知識鞏固的作用;關注考試質量分析,鼓勵學生經常“復盤”。

  朱啟平特別重視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有一名基礎薄弱、厭學的轉學生,成績總分295分,朱啟平通過觀察,表揚該生懂禮貌,慢慢激發了他的學習動力。在朱啟平的義務補課和學科指導幫助下,該生的成績慢慢變好,高考時取得了602分的好成績。

  深耕歷史教學,朱啟平精心培育學生的元認知、結構化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在他的課堂上,氣氛活躍而又嚴謹,使歷史不再是枯燥的記憶,而是一次次激發思考的探索之旅。

  在11年的教學生涯中,作為班主任的朱啟平帶領學生在各類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特別是在2016屆、2017屆、2019屆畢業班中,文綜高考平均分和及格率均居畢節市第一名。

  在教育科研方面,他也碩果纍纍。2024年,朱啟平獲評全國“基層就業卓越獎”。此外,他獲評省級骨幹教師、優秀科技輔導員等省級榮譽6項。他還完成了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碩士的學業,並在2024年考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博士,成為目前畢節市基礎教育領域唯一一個在讀博士。

  朱啟平在和學生們在教室討論。陳熠熠 攝

  學生最愛的“啟平哥”

  始終堅守教育初心,做有溫度的教育。

  每當有學生過生日,朱啟平都會精心挑選北京師範大學的明信片,為他們撰寫一張獨一無二的生日賀卡,寫滿心得體會和人生感悟,他已為學生們寫下1658張生日賀卡。

  朱啟平鼓勵學生在作業、周記中寫下他們的境況、心情等,這是孩子們的“心語”。朱啟平也悉心回復他們“心語”。他還通過書信與學生深入交流,至今,他已回復了273封信。

  有一個學生在信中寫到:“啟平哥,我家很窮,有時候好迷茫……”朱啟平在回信中説:“物質貧困不可怕,怕的是缺乏改變的勇氣。有困難,找啟平哥。”此後,朱啟平每個月資助該生400元生活費,並不斷指導、關懷他,直到他考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朱啟平和妻子李秋菊相識、相愛於北京師範大學,家在四川省的李秋菊跟隨朱啟平的腳步來到畢節,在畢節市第一中學任化學教師。在妻子的支持下,朱啟平累計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40餘人,資助金額達6萬元。如今,夫妻倆每個月都還在對一些學生進行資助。

  朱啟平説:“我對教育這份職業始終心存敬畏感和甜蜜感。我最想對同學們説的是:無論你的成績好壞、家庭貧富,你的人生都是有價值的,你不需要被外界定義,你要發自內心地認可、悅納自己,好好地愛自己!”(陳熠熠)

【糾錯】 【責任編輯:李濤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