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産業”向新而行——六盤水高質量推動新型工業化觀察-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抓大産業”向新而行——六盤水高質量推動新型工業化觀察

2024-12-29 10:12:12  來源:貴州日報

建設中的貴州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

  遠景儲量達844億噸,探明儲量241.6億噸,保有儲量230.19億噸——這是六盤水作為“江南煤都”的豐厚家底。

  30余種礦産資源中,煤炭資源量佔全省近三分之一,煤層氣資源居全省首位,金、石膏、玻璃用砂岩資源量均排全省前三位——這是六盤水“富礦精開”的底氣所在。

  60年前的“三線”建設,10萬建設者從祖國各地來到來到貴州西南高原,在大山深處造就一座能源重鎮——這是六盤水新型工業化的歷史源頭。

  歷史並未遠去,使命仍在接力。當前,大抓産業、主攻工業,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大抓招商、抓大招商,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中,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推進高質量發展,烏蒙高原的工業明珠依然耀眼。

  六盤水推進“富礦精開”、建設“六大産業基地”的思路清晰——鞏固煤炭産業“一個領先地位”、加快煤電和新型煤化工“兩翼延伸”、堅持全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三化發展”、實現能源保障産供儲銷“四位一體”。

  將能源及能源化工作為首位産業,聚焦打造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全國重要的資源精深加工基地和西南地區煤炭保供中心,六盤水的新型工業化棋局,正處精彩時刻。

  産業:從無中生有到向新而行

  11月11日,雙元鋁業二期(技改)項目完成,第一罐鋁水下線。該項目的工藝技術、裝備、環保、生産能力均實現行業領先,鋁水供應能力翻一番,最大程度滿足了下游企業對各類原料産品的需求。

  作為六盤水水城經濟開發區鋁産業鏈“鏈主”,六盤水雙元鋁業有限責任公司技改及擴能項目預計明年建成投産,屆時可年産原鋁21萬噸以上,帶動鋁産業完成産值規模200億元以上。

  鋁産業是六盤水水城區的主導産業。“找準定位,奠定了鋁産業發展第一次飛躍的基業。”水城經濟開發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負責人説,通過組建鋁産業集群發展研究專班,全面分析鋁産業發展的布局和形勢,水城區精心編制了鋁産業發展規劃。

  為破解鋁型材項目招引瓶頸,水城經濟開發區組建貴州水城亮星鋁業投資有限公司,建設年産6.5萬噸鋁合金棒生産項目,就地轉化40%左右的電解鋁,吸引了下游鋁型材企業入駐搭建橋梁,邁出水城區鋁産業集群發展“第一步”,為水城經濟開發區“煤—電—鋁—材”全産業鏈發展奠定了基礎。

  以亮星鋁業為貿易&&,雙元鋁業建立鋁産業供應鏈業務共享管理體系、産業發展“資金池”,通過整合各下游鋁加工企業人員力量,對上下游倉儲、物流、財務、銷售等進行集中管理,提高了産業鏈運行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增強了市場抗風險能力。

  目前,水城區已經聚集起上下游企業50多家,實施項目近60個,已構建起一個轉化率高、下游産業鏈長的鋁産業集群。

  大抓産業、主攻工業,“無中生有”的鋁産業高質量發展,已向外界證明:六盤水已經走過“一煤獨大”的時代,産業培育走上“脫煤向新”的路子。

  “近零排放”綠色發展,讓焦煤資源裂變升級,20余種附加産品漸次落地,在六枝特區,貴州美錦煤—焦—氫項目構建起“煤—焦—氣—化—電—建材—氫能源”完整産業鏈,一批延鏈補鏈企業緊隨而來。

  向高新技術攀登,首鋼水鋼72A簾線鋼産品上市填補了省內産業空白;綠色發展前進,盤江新光每發一度電僅需269.99克標煤;智能化生産邁進,在發耳煤業主礦區,發耳煤業通過國家首批智能化示範煤礦驗收……

  産業向新而行,科技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是關鍵之舉。在貴州盤江電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展示區,精煤、焦炭、煤焦油、液氨、二甲苯、非芳烴、LNG、氫氣等産品,展示着煤化工産業一步步從粗放生産走向精深加工、由精深加工走向科技創新的蝶變。

  經過多年發展,天能焦化公司形成了煤炭洗選、焦化、化工産品精深加工以及廢水、廢氣、廢渣、廢熱回收等9條完整的循環經濟産業鏈。

  項目:從“鏈主”引領到遍地開花

  12月12日,貴州能源水城2×66萬千瓦燃煤發電項目開工儀式在水城經濟開發區舉行。根據規劃,項目採用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技術,供電煤耗269.97克/千瓦時,優於行業標杆水平,並同步按照超低排放標準建設高效煙氣除塵、脫硫和脫硝設施,實現煤炭資源高效清潔利用。

  大抓産業,主抓工業,六盤水提出,擦亮“江南煤都”名片聚“財氣”,堅持“立足煤、做強煤、不唯煤”,走好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路子。

  在六盤水市盤州市盤南産業園區,盤南2×660MW低熱值煤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這個總投資55.07億元的低熱值煤發電項目,規劃建設2×660MW高效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脫硝、除塵設施,是貴州省“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重點建設項目。

  盤南低熱值煤發電項目計劃於2025年年底投産發電,年利用小時5000小時,年發電量66億千瓦時。項目以泥煤、矸石等低熱值煤為主要燃料,每年消耗低熱值煤超過360萬噸,低熱值煤摻燒比例達70%。項目建成投産後,將在六盤水打造“風光水火儲”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中發揮重要作用。

  去年底動工建設以來,貴州能源集團水城區煤—焦—化—電循環經濟基地項目各項工作在加緊推進。貴州能源水城煤電化一體化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畢遠會説,項目投産後,可實現年産焦炭200萬噸、焦油8.7萬噸、粗苯2.6萬噸、硫酸2.9萬噸、天然氣1.86億立方米、發電量83億千瓦時,預計年産值可達75億元。

  在六枝特區,計劃於明年年底建成投産的貴州金蘭盛錦166萬噸/年硝基水溶肥生産項目,依託當地“鏈主”企業貴州美錦華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的煤—焦—氫項目産生的合成氨,生産複合肥料。

  硝基水溶肥項目負責人王毓國説,該項目建成後可以實現合成氨“不落地”,合成氨從美錦的車間通過管道直接來到該項目生産車間,生産成本大幅削減。

  總投資15億元的州貴州三強碳基新材料生産項目,是貴州美錦煤—焦—氫項目産業鏈下游企業。據三強碳基副總經理高瑀介紹,一期項目建成達産後預計年産值約30億元,利稅約1億元,帶動就業約400人,二期將根據市場行情,延伸産業鏈,擬建設色母粒、增塑劑等項目。

  六盤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佘祖銀説,煤及煤化工是六盤水主導産業,2024年,六盤水深入推進“富礦精開”,預計釋放煤炭産能600萬噸/年,原煤産量預計完成8000萬噸、增長5.24%。

  作為全國百強縣和“江南煤都”的主煤倉,盤州市擁有貴州三分之一的煤炭産能。依託資源優勢,盤州市正圍繞煤炭及其上下游産業存量進行優化改造,加快推進能源産業發展,走好“煤—電—焦—氣—化”新型工業化發展路子。

 招商:從資源保障到以商招商

  在六盤水高新區貴州兆為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年産5000噸新能源材料(碳酸鋰)項目廠房內,含鋰廢渣、鍺廢渣、難選低品位銅尾礦、鎢鐵尾礦等大宗工業固廢在歷經數道工序處理後,搖身一變成為電池級碳酸鋰産品。

  立足當地豐富的含鋰尾礦,六盤水高新區主動融入“電動貴州”戰略機遇,2023年成功引進貴州兆為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年産5000噸新能源材料(碳酸鋰)項目,以含鋰尾礦為主要原料,生産電池級碳酸鋰。

  “沒有落後的産業,只有落後的産品和技術。”在貴州兆為新材料科技公司總經理蘭立華看來,與礦石法碳酸鋰生産工藝相比,基於含鋰尾礦提取的電池級碳酸鋰材料,鋰資源整體回收率達85%以上,高於礦石提鋰行業平均80%的回收率,同時,産品純度和粒度指標達到並優於電池級碳酸鋰材料行業標準。

  聚焦煤及煤化工優勢主導産業,延鏈補鏈,今年,通過以商招商,六盤水引進山西盛義信公司,投建貴州(盛義信能源)盤州煤焦化綜合能源循環經濟項目,投資額達309億元,引進水城煤焦化電一體化項目等一批重大招商項目,投資額達198億元。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六盤水新增産業到位資金246.57億元,年度目標任務完成率94.84%,排名全省第一。

  立足資源富集和工業基礎深厚的區域優勢,六盤水編制了煤化工、新材料、能源等12條重點産業鏈“一圖三清單”,精心編制煤化工及“四化”産業招商項目,2024年,有近10個精包裝項目成功落地。

  大抓招商,抓大招商。“以商招商是很重要的招商方式,是一種市場化程度非常高的招商行為。”佘祖銀説,六盤水正加大向外引資力度,積極引進優強企業落戶,在延鏈、強鏈、補鏈中推動産業協調發展。

  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2.4億元償債資金,盤活了六枝特區佳順焦化剝離的低效資産。投資約100億元的貴州美錦“煤—焦—氫”綜合利用示範項目,為當地煤炭産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2024年,六盤水通過招商引資盤活閒置廠房56.2萬平方米,閒置土地4440.96畝,盤活低效閒置項目147個,投資額974億元。

  通過以商招商引進山西美錦、山西盛義信、貴州能源集團等頭部企業,盤活長期停産停建的六枝路喜園區焦化項目、原宏源煤焦化循環經濟項目、原鑫晟煤化工項目。

  “清晰掌握産業鏈‘鏈主’企業在哪,招商引資的目標對象在哪,做到一手抓大型龍頭企業,一手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六盤水市工信局副局長李振華説。

  李振華説,堅持最完備的前期手續、最先進的設備工藝、最嚴格的環保能耗和最完善的産業鏈條,這“四最”是當前六盤水構建新型工業化體系、賦予傳統産業新生命力的重要思路。(記者 冉斌 岳振 孫勤)

[責任編輯:吳雨 黃勇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