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能帶走的城市文化名片
——“貴陽禮物”品牌IP為文創産業發展添活力
從貴陽旅游回到四川成都,王淇還沉浸在一款名為“釀小匠”53度醬香型白酒的回味中。“不是我愛喝酒,只是單純喜歡這個酒瓶的設計。”她説。
“釀小匠”是王淇從“貴陽禮物”首家形象店(青岩店)淘來的伴手禮。它呈方磚狀,磨砂材質,瓶身由浮雕的儺戲經典面具角色組成,有儺公、儺母、關羽……“當時就被這些酒瓶吸引住了,色彩搭配明亮,面孔眉目生動,而且方便攜帶,拿起來手感很好。”
王淇越看越喜歡,索性帶走了一個套盒裝,“裏面有多瓶採用不同儺面具包裝的白酒,我會把這些酒瓶一直珍藏在家裏,每次欣賞都能想起在貴陽的快樂旅程。”
“醉翁之意不在酒。”像王淇這樣,對酒瓶設計感興趣而下單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上架不到兩個月,‘釀小匠’已經成為店裏的爆款旅游商品,其中外地游客貢獻了超八成的消費。”“貴陽禮物”首家形象店(青岩店)店長黃曉蕾説。
“貴陽禮物”是貴陽産控集團旗下貴陽市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陽旅發集團)圍繞“爽購”重點打造的品牌IP,是唯一冠名“貴陽”的官方伴手禮。通過深入挖掘貴陽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地域特色,整合文創、非遺手作、老字號、農特産品等資源,以創意賦予新意,推動貴陽市文創和旅游商品産業高質量發展。
“釀小匠”文創産品。
作為“貴陽禮物”品牌的重要載體,首家形象店地處國家5A級旅游景區青岩古鎮,在售商品包括以“儺”為靈感的“釀小匠”,還有花溪牛肉粉、黔鳳辣子雞、修文獼猴桃,以及本土特色明信片、陽明文化文創産品、苗族銀飾、蠟染、開陽富硒茶等一系列帶有“貴陽符號”的旅游商品。自7月20日開業至今,“貴陽禮物”首家形象店(青岩店)已接待市民、游客10余萬人次。國慶假期,該店開展活動30余場次,累計接待游客3萬人次。
有流量,更要有質量。“我們希望進店的旅游商品不僅要有別出心裁的設計,還要對貴陽文化內涵有深刻的理解。”黃曉蕾介紹,7月,貴陽旅發集團圍繞“貴陽禮物”品牌,開展了首屆貴陽市“貴陽禮物”文創大賽,“大賽共徵集近500套千余件作品,不僅要求具有鮮明的貴陽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更強調作品的創新性、實用性和市場潛力。”
據了解,“貴陽禮物”不僅提供旅游商品,在“貴陽禮物”首家形象店(青岩店),還設有貴陽禮物、主理人區、酒旅融合、助農特産、文創飲品、大明秀場等區域,游客可通過沉浸式劇本演繹,深入了解産品文化內涵和設計理念,感受別樣的文旅購物體驗。“比如,游客來到大明秀場,不僅能觀看演出,還能參與劇情與演員互動,或是參加品茗、蠟染等特色體驗活動。”黃曉蕾説。
“以前來青岩,大多是為了吃青岩豬腳,吃完隨便逛逛就回家了。”市民馮女士説,隨着“貴陽禮物”這一品牌IP的到來,青岩古鎮的旅游消費業態變豐富了,“前不久,我在‘貴陽禮物’店裏還體驗了一次做扎染,學到了很多相關知識,過程有趣又有意義。”
據了解,貴陽旅發集團圍繞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在旗下青岩古鎮景區開展服務標準化提升建設,同步組建工作小組,制定《“貴陽禮物”品牌運營實施方案(初稿)》,對店內業態區域優化調整,對老字號、非遺類等貴陽特色屬性強的産品進行陳列優化。同時,聚焦首店經營,圍繞沉浸式演藝、劇本游戲、非遺體驗、文化市集、商品促銷體驗內容開展超50場次營銷活動,深入推廣貴陽本土文化。同時,開展“貴陽禮物”走出貴陽活動,入駐集團旗下系列酒店,為客人提供具有貴陽特色的優質伴手禮。
游客打卡“貴陽禮物”首家形象店(青岩店)。
同時,圍繞“貴陽禮物”構建了“自有媒體+全員營銷+官媒+産品銷售渠道+新媒體短視頻渠道”等矩陣式營銷體系,內容覆蓋創意視頻、直播帶貨、直播互動、達人探店、玩法攻略播報等創新形式,持續發布新品信息、促銷活動和品牌故事,不斷提高“貴陽禮物”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
接下來,貴陽旅發集團將進一步完善《“貴陽禮物”品牌運營實施方案》,以“貴陽禮物”為統領,逐步整合貴陽貴安各類旅游商品資源,完善旅游商品産業布局,助推大青岩文化文創産業集聚區建設;不斷釋放本土優勢和獨特魅力,進一步強化人才體系,建立文創産業人才庫,引進直播帶貨、渠道拓展、門店運營等旅游商品專業人才,加強與&&企業、手工藝人、非遺匠人、優質設計師團隊合作;建立准入、品控、售後、門店標準;構建集産供銷、上下游、線上線下為一體的産業生態。
此外,還將依託“爽爽貴陽”城市品牌,深化“爽購”與“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游”等場景聯動,通過産品定制、氛圍植入、聯名活動、聯合宣傳等方式,逐步推動“貴陽禮物”産品或形象展示進景區、進賽事、進演藝、進展會、進酒店、進交通。推進跨界合作,圍繞産品聯名、主題活動、銷售渠道、營銷宣傳等方面,加強與行業優強主體合作,提高品牌影響力。(記者 楊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