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眾多科研成果落地開花 遵義加速打造創新高地-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推動眾多科研成果落地開花 遵義加速打造創新高地

2024-12-12 09:48:27  來源:貴州日報

推動眾多科研成果落地開花

遵義加速打造創新高地

  12月6日,記者來到遵義市播州區的貴州卓豪食品有限公司,在該公司“黔小妹”系列産品生産車間裏,濃郁的辣椒香氣瀰漫在空氣中。

  “目前,我們正忙着加工客戶的定制生産訂單。”公司技術部經理嚴文俊介紹,“黔小妹”系列辣椒産品在川渝地區廣受好評,這主要得益於公司獨有的“LSN辣椒發酵技術”。

  LSN技術,即低鹽、無添加防腐劑、無焦亞硫酸鈉的辣椒發酵工藝,結合傳統陶壇發酵與優質醬香白酒,打造出獨特的醬香辣味。這是貴州卓豪着力推進科研創新的結晶,也是遵義市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深化産學研用結合的生動案例。

  近年來,遵義市積極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建立科技創新工作聯席會議、加強部門合作、推廣科技政策等措施,有效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推動眾多科研成果落地開花。

  支持引導 激發企業自主創新動能

  今年以來,遵義市共爭取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45項,資助經費達1.82億元。這些數字的背後,是遵義市對科技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重視與投入。

  在11月21日召開的貴州省科技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遵義市共有16項科技成果榮獲2023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其中遵義醫科大學的《離子通道在多器官上皮黏膜保護及黏膜損傷疾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榮獲貴州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遵義市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今年以來,該市229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涉及項目經費12.8億元,減免企業所得稅約3.2億元。此外,該市知識産權質押融資額達1.49億元。

  遵義市大力推動企業研發活動,積極指導無研發活動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推動企業研發從“無”到“有”,助力轉型升級,2024年獲貴州省無研發活動規上工業企業科技計劃項目支持111項,激勵企業實現研發投入的突破。

  暢通渠道 促進産學研用深度融合

  近日,遵義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市級科技特派員曹雲一行到鳳岡縣何壩街道魚塘村,在貴州天潤農業有限公司林下天麻種植基地,對天麻産量進行現場測産,為當地林下天麻種植提供直觀、準確的數據支撐。“專家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這將幫助我們通過技術改進把天麻産業做得更好、品質做得更高,把林下經濟做得更好。”這家公司總經理羅松説。

  今年,遵義市選派省級科技特派員192名、市級科技特派員184名,累計組織開展技術培訓13563人次,解決具體技術問題1531個,開展技術諮詢2013次,組織農業新技術示範推廣352項,組織農業新品種示範推廣355個,培養技術能手或致富帶頭人786名,領辦、協辦企業或合作社68個。

  為了進一步夯實創新發展的基礎,遵義市鼓勵合作共建研發&&,大力推動創新&&建設。今年新增貴州省實驗室1個、全省重點實驗室2個,獲批貴州省技術創新中心3個、科學家工作站2個、科技企業孵化器2個,建成遵義市有色金屬研究院。

  12月3日,鎂合金材料貴州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工作站在遵義高新區藍輝新材料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該工作站將立足遵義高新區先進裝備製造和新材料主導産業,以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遵義師範學院、貴州藍輝新材料有限公司為依託,通過深化産、學、研協同創新,推動鎂鋁材料領域的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

  服務保障 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11月26日,湄潭三新數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湄潭智慧茶園‘生産經營’數據集”在貴州省知識産權公共服務中心系統完成登記,成為遵義市獲批的首張數據知識産權登記證書。這標誌着遵義市在數據知識産權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

  近年來,為進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遵義市陸續&&相關政策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該市檢察院、市場監管和公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協同保護的意見》,通過多部門協同開展“藍天”“崑崙”“三清”等專項行動,有效推動了知識産權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

  此外,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和遵義市知識産權局聯合建立了“中國醬香白酒主産區知識産權協同保護工作站”和“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司法保護工作站。該市還建立了16個知識産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16個知識産權援助中心(站),以及131個商標指導站,實現了市縣全覆蓋,有效激勵了知識産權的保護及利用。

  目前,遵義市擁有地理標誌産品78件,地理標誌産品專用標誌使用企業260家,有效發明專利3723件,均位居全省前列。貴州鋼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3家企業被評為國家知識産權優勢企業,貴州航天精工榮獲遵義市首家國家知識産權示範企業,“湄潭翠芽”“遵義紅”入選2024中國品牌價值100強。

  在財政投入方面,印發《遵義市建設省域副中心專項資金2024-2025年實施方案》。在省級財政資金10億元的支持下,市級統籌産業發展專項資金4億元,總計形成14億元建設省域副中心專項資金。其中,設立重大決策資金池,安排2億元用於支持科技創新團隊引領産業發展行動等重大決策,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推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26.7億元,總量居全省第二位。

  遵義市工業和科學技術局相關負責人&&,將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創新,加大工作力度,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促進産學研用結合工作不斷邁上新&階。(記者 潘樹濤 程佩佩)

[責任編輯:劉昌餘 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