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實“銅”墻 協同築就|銅仁市打造“同潤仁心”心理健康教育品牌觀察(三)-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堅實“銅”墻 協同築就|銅仁市打造“同潤仁心”心理健康教育品牌觀察(三)

2024-12-11 11:41:41  來源:貴州教育報

堅實“銅”墻 協同築就

銅仁市打造“同潤仁心”心理健康教育品牌觀察(三)

  銅仁市第二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戶外活動。

  學生在思南縣心理輔導中心做VR心理賦能訓練。

  銅仁一中初級中學“家長沙龍”活動。

  豐沃的土地,需要氣候的潤澤;健康的花朵,需要營養的滋潤。

  銅仁市教育部門在長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發現,每一位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學校和教師,更需要家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呵護,只有大家一起努力,孩子們的一顆顆仁愛、自強的心靈,才會不斷成長。

  在銅仁市,通過全社會的努力,校家協同、校社協同育人已經蔚然成風;“同潤仁心”不僅成為校家社的共識,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的品牌已然成型。

  校家協同抓源頭

  人們常説,學生的雙手,一隻牽着家長,一隻牽着教師。家庭和學校,是最重要的兩端。

  學生出現心理問題,而病灶往往在家庭。據相關調查顯示,約九成的青少年心理問題與家庭有關。

  在銅仁市的中小學,“家長學校”是&&學校和家長的一個重要&&,通過團體沙盤活動、繪畫藝術心理活動、人體雕塑、家庭情景劇等方式,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家庭教育指導,為家長也提供了健康心理成長路徑。

  銅仁一中初級中學有一個“家長沙龍”,讓家長學會通過耐心傾聽、行為引導等方式對孩子予以疏導,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是愛的港灣,從而提高自我調適能力。此外,該校通過和當地法院開設“模擬小法庭”,家長和孩子一起學法、懂法、敬法,提高依法維權意識。

  德江縣第一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裏,沙盤室、心理諮詢室、音樂放鬆室、宣泄室也可以為家長提供心理健康指導、諮詢服務。

  針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萬山區鄉鎮工作的家長李女士高興地説:“從家庭和學校兩個源頭開展及時預防,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了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銅仁市各中小學每月還開展一次篩查,按照“一生一檔”的原則,搭建“學校、年級、班級、家庭”四級預防體系,常態化開展校園和家庭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工作,有效提高了心理危機事件防範水平。

  校家協同,一起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法寶”。

  校社協同織密網

  從銅仁市教育局在銅仁婦女兒童醫院正式開設心理諮詢門診室,為全市學生免費開放,到成立銅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為全市青少年兒童免費提供專業心理輔導。應該説,社會力量已經開始發揮出社會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軍”作用。

  充分利用和發揮好社會各界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銅仁市教育局高度重視高校、科研機構、專業心理工作團體的作用。

  5月,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心理學系應用心理學專業導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健康與危機干預能力培訓項目負責人陳偉來到銅仁市民族中學,為相關各界開展專題講座。該校認證積極心理學指導師、博士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羅丹陽來到銅仁市第八中學,為萬山區帶來“新時期女生心理素能構建與積極品質提升”專題講座。

  11月6日,銅仁市學生心理健康監測中心在銅仁學院掛牌成立,各縣(區)也將成立依託高校的學生心理健康監測站,積極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測評、篩查、心理危機預警、干預等。

  在銅仁有所專注中小學生心理行為矯正的教育培訓類學校——碧江區卓悅教育培訓學校,該校以心理輔導、教官、文化藝術隊伍為支撐,從行為矯正、心理輔導、學業銜接、藝術熏陶四大路徑入手,幫助學生回歸“身心兩健”。

  “我們很欣慰地看到,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也是每一個家庭和全社會的事。”銅仁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市招生考試院院長劉君介紹,校社形成合力,共同織密心理健康的防護網,必將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潤仁心”塑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10月揭牌的銅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等及各縣(區)中心,至今為止共為上千名學生解決了各種心理難題。

  銅仁市各級各類學校建起了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校內活動、課程體系成為常規,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銅仁市社會力量正在積極行動……

  今年秋季學期以來,銅仁市教育局提出了打造“同潤仁心”心理健康教育品牌,為此,記者專訪了銅仁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冉俊華。

  冉俊華介紹,其實,銅仁市教育系統一直以來就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少學校形成了較好的做法和經驗。但是,作為一個教育人口大市,面對紛繁複雜的環境,心理問題不需要“猶抱琵琶半遮面”,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成為主流共識。因此,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同潤仁心”。

  “同潤仁心”,“同”既是銅仁市的“銅”字諧音,也是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意思;“潤”則是用科學的教育滋潤學生心靈,讓健康成長的學生今後能夠潤澤一方土地;“仁心”裏面既有銅仁的“仁”字,也是讓學生擁有一顆健康、仁愛之心的意思。“同潤仁心”是一個“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家社協同、學校(單位)負責、青少年參與”的工作機制。

  冉俊華&&,銅仁教育系統將繼續做好“梯級”建設、深入培訓專業教師、做精學校育人課程,繼續深化校家協同、校社協同育人體系,還將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校家社互動、知識競賽等活動,不斷探索更好的育人方式方法,築就心理健康的“銅”墻,護航學生陽光成長。(記者楊凱)

[責任編輯: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