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作辦公室對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第十三批)擬合格名單進行公示,其中貴州省共61個生産基地入圍,分別是遵義1個、畢節30個、銅仁9個、黔西南5個、黔東南7個、黔南9個。
這是“黔菜”出山不斷向前邁進的又一重要歷程。
在此之前,貴州蔬菜歷經數年,實現了從“提籃小賣”到“百萬噸出山”的轉變,産業種植也朝着更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蔬菜産量2663.4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1%。從農産品集貿市場價格來看,今年以來主要監測蔬菜月度價格環比漲多跌少。
種得好,方能走得遠。貴州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為種植優質蔬菜提供了天然保障。2023年,貴州蔬菜規模躍入全國第一梯隊,成為我國南方夏秋季蔬菜主要供應大省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正是貴州蔬菜省外銷售的主要目標市場之一。當貴州出産的“乾淨菜”“優質菜”走出大山,找準目標市場,便走出了一條産銷兩旺、穩定、可持續、能帶動的“鮮達”之路。
找準單品,闖市場先懂市場
前不久,黔南州龍裏縣灣灘河鎮的豌豆尖進入采收季節。小小豌豆尖劃分為4個等級採摘分類,打包後送進冷庫保鮮,再由冷鏈車送往機場,豌豆尖轉乘飛機飛往香港,幾個小時內就能端上粵港澳的餐桌。等級最高的“豆貝”在行情最好時能賣到近180元一斤。
早在2016年,“龍裏豌豆尖”就成功申報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2017年,灣灘河鎮獲得“中國豌豆尖之鄉”的稱號。高標準種、高標準收,精心培育下,龍裏豌豆尖打出了響亮名號,成為粵港澳、北上廣地區的“搶手貨”。
近年來,龍裏縣通過招商引資、政策優惠、政府引導等方式,重點培育了6家豌豆尖種植企業、4家合作社、8家家庭農場帶頭髮展豌豆尖産業,與粵港澳大灣區、上海等市場建立訂單銷售,推動龍裏豌豆尖“入滬進灣”。
市場需要什麼,我們就種植什麼。
發揮好貴州蔬菜“乾淨・優質”的核心價值,圍繞市場需求,各地紛紛打響“黔菜”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打造出貴州菜心、湄潭香蔥、惠水佛手瓜、鎮寧小黃姜、龍裏豌豆尖、仁懷豌豆尖等地方特色産品品牌,緊盯粵港澳大灣區、上海等市場需求,以“需”定“産”。從找市場,闖市場,到懂市場,為貴州蔬菜産業構建起一條綠色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精心布局,打通出山越海通道
“十四五”時期,貴州省農村産業革命蔬菜産業發展領導小組編制《貴州省蔬菜産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了我省蔬菜産業的産業定位,即: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以高山高原産地為基本特徵,以綠色為底色,以市場為導向,建成全國重要的夏秋蔬菜基地、調補省內和周邊省區的冬春蔬菜基地、適度規模的城鎮保供蔬菜基地,建設全國以“乾淨・優質”蔬菜為標誌的産業強省。
抓住此機遇,一場為豐富粵港澳“菜籃子”的蔬菜産業布局,正逐步展開……
時下,黔東南州麻江縣萬畝直供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基地的秋冬蔬菜陸續迎來豐收。村民們忙着採摘、打包,發往粵港澳市場,日均發貨量4萬斤。
在黔西南州安龍縣德臥鎮坡告村,貴州蔬菜集團的1200畝菜心基地展開大規模采收,採取邊種邊管、邊采收的模式,當地的菜心將在近期源源不斷地銷往粵港澳,産量最高時單日可達30噸。
而在黔南州都勻市墨衝鎮良畝村,當地的白花菜、白菜也在為銷往東部市場作準備。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市場需求,這裡種植了茄子、節瓜、苦瓜、南瓜、豇豆、西紅柿、西葫蘆、白菜、花菜、西蘭花、香細菜、豌豆、菜苔等10余種精品蔬菜,保障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新鮮蔬菜送往大灣區。
今年以來,為持續推進蔬菜品牌化建設,我省圍繞菜心、韭黃、香蔥等特色産品,持續開展“黔菜廣進”“黔菜入滬”品牌産銷推介活動。全省在推進夏秋蔬菜提質增效的同時,正在推進冬春果菜增量提質。下一步,我省將聚焦大宗優勢産品和區域特色優勢産品,創建150個示範性健康菜園,重點在黔西南、安順、黔南等地布局冬春果菜基地建設,同時加強主體培育引進,依託貴州省農發集團的優勢,打造保供有力、産銷穩定的保供外銷聯合體。
東西協作,構建穩定産銷機制
11月28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在廣州開幕。在貴州品牌農産品推介暨産銷對接會上,多家省內相關農業企業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採購商進行了現場簽約,合同金額超3.46億元。為推動貴州黃牛和黔菜入粵進灣,展會期間,貴州省農發集團還帶去了菜心、豆苗、螺絲椒、鮮牛肉等明星産品供採購商品嘗選購。
近年來,抓住東西部協作的機遇,廣東省充分利用“買全國、賣世界”的市場潛力和優勢,粵黔兩地積極搭建産銷對接&&、建立穩定供銷關係,加快品牌建設和産品創新供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建設,推動黔貨出山入灣。
2019年,在一次推介會上,廣州江楠農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燦江慷慨激昂地動員:“在座各位要勇於經銷貴州果菜産品,大膽去貴州投資。”一石激起千層浪,江南市場作為全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地區銷量最大的果蔬集散地之一,多家檔口紛紛向貴州拋出橄欖枝,自此貴州農産品便源源不斷銷往廣州,形成穩固的供應鏈延續至今。
而這僅是貴州蔬菜勇闖粵港澳的冰山一角,數以千計的貴州農産品分銷中心、批發市場檔口、超市專銷、社區網點正在粵港澳地區崛起。截至11月底,全省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認證的基地共459個,63個特色農産品拿到“圳品”認證。(記者 梁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