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交投集團中國辣椒城多措並舉促辣椒全産業鏈發展-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貴州交投集團中國辣椒城多措並舉促辣椒全産業鏈發展

2024-12-06 17:32:57  來源:天眼新聞

中國辣椒城園區全景圖

  位於貴州遵義以東的中國辣椒城,其聲譽如這裡交易的辣椒一樣,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每當旺季來臨,一輛輛滿載辣椒的貨車便絡繹不絕地駛入市場,從凌晨開始,這裡的每個角落充滿了忙碌的氛圍:

  在篩檢區,工人們手握篩子,精心篩選,保證每一顆辣椒的品質達標;

  在打包&上,工人們動作迅速,將辣椒精心封裝,每一包都蘊含着熱情與能量;

  而在倉庫中,辣椒堆積如山,整齊劃一,靜待被分發至全國各地,乃至跨越國界,將這份獨特的辣味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中國辣椒城由貴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貴州交投集團)投資建設,所屬貴州交投農業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管理運營,園區總佔地面積636畝,歷經10餘年發展,如今的辣椒城手握全國最大的辣椒集散交易中心、全國最大的辣椒集散地、全國唯一的“國家級辣椒專業批發市場”和“世界辣椒加工貿易集聚區”四張“金字招牌”,已成為辣椒流通市場的一片高地。

  以辣為“引” 打造中國辣椒交易中心

  中國辣椒城與辣椒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四百年前。

  這個曾經以“經商歇旅、陸路碼頭”名噪一時的古鎮,從清朝初期開始,便見證了辣椒從田間地頭的自給自足,走向了商品市場的蛻變。

  上世紀80年代,中國辣椒城所在的蝦子鎮居民紛紛投入幹辣椒交易的浪潮。隨着辣椒在人們餐桌上的地位日益提高,“無辣不歡”的飲食風尚席捲了年輕一代,辣椒也逐步轉入交易市場。

  90年代,蝦子鎮將散佈各處的交易點匯聚一堂,鎮中心的老街因此熱鬧非凡,成為辣椒批發市場的集散地。

  但是,隨着辣椒産量的不斷攀升,老街市場逐漸顯得力不從心,辣椒的儲存問題也日益突出。市場的擁堵讓商販們苦不堪言。2002年,為了順應發展的需要,市場進行了第二次大搬遷,遷移至326國道旁,成為全國辣椒集散的重要樞紐之一。

中國辣椒城園區正面圖

  時光流轉,面對交易方式的變革、産品結構的調整以及互聯網的衝擊,2017年,蝦子鎮辣椒交易市場迎來了第三次搬遷,“中國辣椒城”應運而生。

  “這座辣椒城的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從交易中心到價格形成中心,再到金融服務中心,無一不彰顯其龐大的交易能力。”站在“中國辣椒城”門口,貴州交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辣椒城綜合部部長淳仕軍説。

  翻看歷屆辣博會舉辦地發現,總共九屆辣博會,其中有七屆在中國辣椒城舉辦。隨着這座城的魅力日漸凸顯,小小辣椒仿佛一張金色的通行證,引領着當地辣椒走向全國,連通世界。數據顯示,“中國辣椒城”市場內外年幹椒交易量50余萬噸,交易額近100億元。

  2022年,市場交易量逼近30萬噸,交易額高達72億元;2023年,交易量再創新高,達到32萬噸,交易額略有波動,約為67億元;預計到2024年,交易量將觸及35萬噸,交易額有望回升至72億元……這是一串串數字傳奇。

  中國辣椒城運營7年來,蝦子辣椒的體質增量和交易額的雙提升,展現了中國辣椒交易中心的魅力與擔當。

  借“數”轉型 建成輻射全國交易網絡

  毋庸置疑,市場上,蝦子辣椒以其過硬的質量和鮮明的特色贏得口碑,不僅紅遍全國,更香飄世界。

  這背後的重要密碼究竟是什麼?

  “因為我們一定程度上掌控着中國辣椒的‘定價權’。”初冬午後,貴州省辣椒産業協會會長、貴州交投農業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付陸坐在辦公室和記者聊天談到:“辣椒城正在依託辣椒指數構建新的交易模式,借助我們足夠大的倉儲實現交易中轉,掌握定價權。”

  踏入中國辣椒城,一塊巨大的LED屏幕尤為搶眼,它不斷滾動着“全國幹辣椒價格指數”,每日更新,每週匯總,成為行業內不可或缺的信息源。

  每日清晨,全國乃至全球的辣椒商們都將目光聚焦於蝦子辣椒大市場。在這裡,買家與賣家達成的價格,會在最短時間內傳遍各地,影響着全球辣椒交易的脈搏,蝦子成為了辣椒價格的定價中心。

  這不僅為國內辣椒産業提供了便捷的信息獲取和定價基準,更以其現貨指數的價格發現功能,為幹辣椒期貨的上市提供了公正的價值參考,成為了市場的“晴雨表”。

  “每當辣椒上市季節,眾多産區的目光都聚焦在貴州,等待這裡的辣椒價格揭曉,然後才紛紛定價。”付陸自豪地介紹,“蝦子辣椒指數,已經成為指引全國辣椒交易的‘風向標’。”

  中國辣椒城之所以能夠掌握辣椒定價的“權杖”,也得益於蝦子辣椒在商海中的沉浮與沉澱,培養出了一批批優秀的辣椒經紀人,他們的足跡遍佈全國,只要有辣椒的地方,就有辣椒經紀人的身影。

  這支龐大的辣椒經紀人隊伍,將蝦子辣椒市場的輻射力擴展至全國乃至全球,吸引了600多戶涉及辣椒全産業鏈的商家入駐,辣椒交易網絡覆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觸及近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一個連接全球、深入民間的交易網絡。

客商在交易市場觀看辣椒指數

  自從中國辣椒城成為全國唯一的省部共建辣椒專業批發市場以來,“中國辣椒、遵義定價、集散蝦子、買賣全球”的格局日益穩固。

  交易區內的墻柱上,那句“買辣椒,上買辣網”的標語,見證了辣椒産業互聯網&&——買辣網的崛起。這個&&不僅將市場需求準確反饋給上下游,還通過“倉單質押”等金融産品,讓辣椒的價值流動起來,進一步增強了遵義辣椒的定價權和話語權。

  而辣椒的科研創新也無處不在,中國辣椒城將産學研“抱團”搞創新,讓遵義辣椒風味更優、“辣”動全球。

  展望未來,中國辣椒城將以“貴州支持遵義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為契機,構建“一城三園”(辣椒加工園、辣椒物流園和辣椒智慧産業園)的産業發展格局,打造遵義對外開放的窗口,成為世界辣椒的加工中心、貿易中心、價格形成中心、科研成果轉化基地、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

  因勢利導 辣椒成為鄉村振興“致富寶”

  在遵義,辣椒不僅僅是一種調味品,它已經成為了鄉村振興的“致富經”。

  這裡,貴州交投集團攜手政府搭建&&,企業大展身手,將小小的辣椒培育成了一個龐大的産業鏈,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聚集幹辣椒批發零售商家超過300家,有超過3000辣椒經紀人在園區從事交易,超過180萬戶農戶將種植辣椒作為經濟作物,一二三産涉及農民和相關人員數超500萬人,帶動遵義市辣椒種植面積達到213萬畝,鮮椒産量達到180萬噸以上,種植産值達到60億元,為帶動産業發展和促進椒農增收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成為了遵義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致富寶”。

  “早在2020年,交投農發公司通過‘産業基地+企業+&&’的模式在黔東南州從江縣加勉鄉開展辣椒産業扶貧項目,發展辣椒種植基地1000余畝,帶動全鄉20個村種植辣椒,覆蓋800余戶辣椒種植戶。”淳仕軍説,公司派遣3名農技人員常駐加勉鄉提供指導種植、施藥、田間管理、採摘等服務,全年辣椒産值達50余萬元。如今在中國辣椒城內,入駐的企業通過“飛地辣椒”和“訂單辣椒”的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工人將辣椒打包

  走進中國辣椒城區域內的遵義紅滿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辣椒的香氣撲鼻而來,生産線有序運轉。公司董事長唐捷自豪地介紹,依託自有的辣椒基地和3.8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工廠,年産值可達1.3億元。

  蝦子鎮的中國辣椒城不僅交易貴州本地辣椒,還集散了來自新疆、內蒙古、河南等地的辣椒,甚至引進了印度、越南、緬甸、韓國等國的辣椒産品。如今,從這裡進出的辣椒産品已經銷售到了80多個國家和地區。

  “遵義辣椒最好賣,交易區這麼空是因為5月就賣完了,供不應求!”辣都合作社副理事長付中波深有感觸。他的父輩就是辣椒種植戶,他退伍後便回來繼續深耕辣椒産業。貴州辣椒的市場價值不斷攀升,價格比其他辣椒高出4至7元,深受市場喜愛。

  力促就業 “小辣椒”托起大民生

  在遵義的辣都合作社,清晨的陽光透過樹梢,灑在幾位大姐忙碌的身影上,她們手法熟練地剪着辣椒,笑語盈盈。

  付中波,這位合作社的領頭人,眼中閃爍着對未來的憧憬。他夢想著讓更多的農民加入辣椒的行列,讓貴州辣椒的味道飄香四海,市場無限廣闊。

  辣椒産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當地就業的一大亮點。張清蘭,一個58歲的農家婦女,自從今年春節回家後,便再也沒有離開過這片熱土。她與鄉親們一起,在辣椒烘乾線上揮灑汗水,日結的收入讓她臉上洋溢着滿足的笑容。辣椒城的旺季,人聲鼎沸,最多時有2400多人在此務工,這裡也成為了鄉親們打臨工的首選之地。

  這裡,辣椒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數量接近300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辣椒産業矩陣。這些企業不僅為蝦子鎮帶來了經濟活力,更成為了吸納勞動力的巨大磁場,帶動着周邊超過1萬人投入到辣椒産業的廣闊天地。

  在這片辣椒的海洋中,就業機會無處不在。從辣椒種植基地的田間管理,到加工車間的技術操作,再到銷售團隊的市場開拓,每一個環節都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多樣化的就業選擇。農民們可以在自家的土地上種植辣椒,享受穩定的收入來源;年輕人可以進入加工企業,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而那些善於營銷的人才則可以在銷售崗位上大展拳腳。

中國辣椒城剪把比賽

  辣椒企業的蓬勃發展,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還帶動了相關産業鏈的擴張,進一步拓寬了就業渠道。物流、包裝、設計、電商等多個領域也因此受益,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蝦子鎮,辣椒産業已經成為推動就業、減少外出務工、促進家庭團聚的重要力量,讓更多的家庭能夠在家門口實現就業,享受産業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福祉。

  數據顯示,中國辣椒城圍繞辣椒加工、衍生品加工、交易等領域,不斷延長産業鏈條,吸引32家辣椒食品加工企業,6家規模以上加工企業,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紛紛落戶,形成了以貴三紅、紅滿坡等為龍頭的辣椒産業加工集群,帶動了當地村民就近就業,也吸引了來自省內外的優秀人才前來就業,吸引了當地年輕人,尤其是“90後”新一代,他們帶着滿腔的熱血和創新的思維,紛紛投身於這片充滿活力的創業天地。

烘乾線工人將鮮椒進行烘乾處理

  在中國辣椒城,從“辣一代”的堅韌不拔,到“辣二代”的傳承創新,再到“辣三代”的數字融合,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書寫着辣椒産業的發展故事。

  蔡昌遠,這位90後的“辣三代”,大學畢業後便投身家族的辣椒産業。他見證了父親如何將一家小辣椒店發展成為集種植、研發、加工和貿易於一體的企業。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他大膽創新,推出了令人矚目的“辣椒奶茶”,一上市便成為網紅飲品。他所在的遵義紅滿坡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轉型升級,産品豐富多樣,成為知名餐飲品牌的供應商,銷售網絡遍佈全國。

  從育苗到銷售,蔡昌遠通過智慧遵義辣椒雲&&,實現了數字一體化管理。在電商&&上,他開通網店,合作直播帶貨,將品牌入駐瑪特宇宙,為顧客提供更佳的購物體驗。

  三代辣椒人,各展風采,共同推動着遵義辣椒産業揚帆遠航,為促進就業創業,托起了大民生。(邱勝)

[責任編輯:劉昌餘 ]

相關閱讀